绘画在提升小学高段学生主观幸福感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30
/ 2

绘画在提升小学高段学生主观幸福感中的应用研究

桂文斌

成都市龙泉驿区龙华小学校61011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的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需要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体系来帮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并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因此,如何通过艺术教育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绘画发展过程中的主观幸福感。首先综述了绘画的发展特点,包括认知发展、表现特点和心理特征。其次,分析了主观幸福感的定义、特征以及对绘画发展的影响。最后,进一步探讨了培养小学高段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方法和策略。希望通过本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绘画发展中主观幸福感的角色,并为小学教育提供相应的发展策略和指导。

关键词:绘画;小学高段学生;主观幸福感;应用;研究

引言:儿童发展理论对研究小学高段学生绘画发展过程中的主观幸福感提供了基础理论框架。例如,皮亚杰认为在发展过程中,儿童逐渐发展出具有主观幸福感的能力。在现代教育理念中,主观幸福感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目标。教育界普遍认识到提高小学高段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能力对于他们综合发展的重要性,因此需要开展相关研究。美术教育领域一直关注小学高段学生的绘画发展,并尝试探索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促进小学高段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这些研究为小学绘画发展中的主观幸福感研究提供了先驱性的经验和参考。心理学领域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也为小学绘画发展中的主观幸福感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通过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可以深入了解小学高段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发展规律和影响因素。

一、绘画在提升小学高段学生主观幸福感中的发展及其特点

(一)绘画在提升小学高段学生主观幸福感中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艺术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而绘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已经成为小学高段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绘画不仅能够帮助小学高段学生掌握基本的艺术技能和知识,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此外,绘画还能够促进小学高段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因此,如何让小学高段学生在绘画活动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成就感成为当前美术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

(二)绘画在提升小学高段学生主观幸福感中的特点

绘画是一种以视觉为主要手段进行表达的艺术形式,它可以通过色彩、线条、形状等多种元素来传达情感和思想。绘画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学科,既包含了审美方面的需求,又涉及了技术层面上的挑战。因此,绘画不仅是一项单纯的技能训练,更是一种全面的人格修养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绘画可以促进小学高段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的形成,同时也能增强其社交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绘画在提升小学高段学生主观幸福感中的心理特征

绘画作为小学高段学生自我表达的一种方式,反映了他们的心理特征:

1.想象力丰富:小学高段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他们能够通过画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幻想和创意。

2.情感表达:绘画作为一种非语言表达方式,可以帮助小学高段学生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情绪,如喜悦、快乐、愤怒等。

3.自我认知:通过画画,小学高段学生能够认识和了解自己,发展自我意识和个体性。

4.自信心培养:绘画作为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能够帮助小学高段学生建立自信心,并提升自我价值感和幸福感。

总的来说,绘画在认知、表现和心理特征方面具有独特的阶段性和个体差异性,通过画画,小学高段学生能够培养主观幸福感和自我表达能力,促进他们的综合发展。

二、绘画在提升小学高段学生主观幸福感中的相关概述

(一)主观幸福感的定义与特征

主观幸福感是指人们对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感受和评价,它来源于个人的价值观、信仰、文化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主观幸福感是一个人的内在感受状态,它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最核心的因素是人们对自己的人生满意度的评价。

(二)绘画对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作用

绘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艺术形式,它不仅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能够促进其成长和发展。此外,绘画还可以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主观幸福感在绘画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激发小学高段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表达独特的观点和情感。通过主观幸福感,小学高段学生能够超越现实,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艺术作品。主观幸福感还能够促进小学高段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

三、绘画在提升小学高段学生主观幸福感中的应用策略

(一)基于表达与挑战的主观幸福感的应用策略

绘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能够满足小学生的表达欲望和挑战欲。通过绘画活动,小学生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同时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判断力。这种体验式的学习模式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从而提高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例如,教师要鼓励自由表达,给予小学高段学生自由的创作空间,鼓励他们表达独特的观点和情感,不限制他们的创作方式和内容。其次,教师可以提供挑战性任务,给予小学高段学生一些有挑战性的任务,鼓励他们尝试新的方式和方法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最后,教师可以提供正向反馈和鼓励,对小学高段学生的创造性作品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二)基于活动和任务设计的主观幸福感的应用策略

通过活动和任务设计,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参与到绘画活动中去,从而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这将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些有趣的绘画任务,引导小学生参加绘画活动。这些任务需要小学生运用一定的技巧和技能完成,同时还需要注意时间和材料的使用等问题。这样,小学生就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并且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赏。此外,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相应的具体活动:

1.开放性活动:设计开放性的活动,让小学高段学生自由地表达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提供丰富的艺术材料,让小学高段学生自由创作。

2.合作性活动:设计合作性的活动,鼓励小学高段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发挥主观幸福感。如,让小学高段学生共同合作完成一个艺术项目,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分享思想和创意。

(三)基于家庭与社区支持的主观幸福感的应用策略

在家庭和社区的支持下,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会更加稳定和持久。首先,家长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艺术材料和书籍,鼓励小学高段学生参与艺术活动和创造性的游戏。家长还可以鼓励小学高段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其次,小学和社区可以举办艺术展览、创意活动等,提供更多展示和交流的机会,激发小学高段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想象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学校和社区都可以为小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更加深入地接触艺术世界,享受艺术带来的乐趣。

结语:综上所述,主观幸福感是指能够独特地、新颖地、有创意地解决问题和创造新事物的思维方式。在绘画发展中,主观幸福感能够激发小学高段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独特的观点和情感。在小学教育中,教师起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应扮演促进小学高段学生主观幸福感发展的角色。通过培养小学高段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可以促进他们艺术表达能力的发展,并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宇阳,胡娜.幸福感对青少年学业素养的影响——基于PISA2018中国四省市数据的实证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21,41(6):74-84.

[2]丁新华,王极盛.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4(1):5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