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党校法学学科建设的定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30
/ 3

浅议党校法学学科建设的定位

巴蕊

中共海南州委党校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推进,党校法学学科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以法治建设为背景,围绕培养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提高法律素养的需求,以党校法学学科建设为例展开研究。通过深入探讨法学教育培训的目标定位、内容和方法,提出了强调党的指导思想、紧扣国家法治建设需求、以党校培养干部任务为依据的建设定位。本文的研究成果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在法学教育培训中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党校;法学;学科建设;定位

引言:法学教育在党校的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培养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提高法律素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法治建设的深入,党校法学学科的定位显得尤为关键。本文旨在通过创新法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解决培养党员干部法治观念不足、法律素养不高的问题,实现党风廉政建设和法治建设的有机衔接。

一、党校法学学科建设定位的依据

(一)以党的指导思想为依据

党校法学学科建设的定位以党的指导思想为依据,是因为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和思想基石。党的指导思想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体系。在党校法学学科建设中,以党的指导思想为依据意味着深入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培养法学专业人才具有坚定的理论信仰和政治立场,使他们能够胸怀全局、服务党和人民事业。党的指导思想的体系性和发展性为法学学科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引领,要求法学专业人才具备对党的指导思想的深刻理解和领会。通过在法学学科中贯彻党的指导思想,可以培养法学专业人才不仅在理论水平上不断提高,更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法学专业的特长,为党和国家的法治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二)以国家法治建设需求为依据

党校法学学科建设的定位以国家法治建设需求为依据,这源于国家法治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首先,国家法治建设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稳定的关键因素。党校法学学科应当立足于满足国家法治建设的需求,为推动法治进程提供专业人才支持。其次,以国家法治建设为依据是为了培养更符合社会需要的法学专业人才。党校法学学科要贴近国家法治发展的前沿,深入研究法治理论与实践,培养具有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的专业人才。通过对国家法治建设需求的深刻理解,法学专业人才能更好地为国家提供法治智慧,参与和推动相关法律体系的完善和创新。此外,以国家法治建设为依据有助于构建法学学科与国家法治理念的紧密衔接。通过将法学教育与国家法治建设相结合,可使法学专业人才更好地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支持,促进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形成法治社会的基础。

(三)以党校培养干部的任务要求为依据

党校法学学科建设定位的第三个依据是以党校培养干部的任务要求为依据。这是因为法学专业在党校的培养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首先,法学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社科学科,能够为党员干部提供法治思维和法律素养,使其更好地履行党的各项决策和任务。通过深入学习法学,党员干部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合法性。其次,以党校培养干部的任务要求为依据,要求法学专业更注重实践应用,使党员干部具备在党的各级组织中担任领导职务所需的法律素养和才能。法学专业应当紧密结合党的工作实际,培养出一批在法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中具备领导力和实践能力的干部。

二、党校法学学科建设内容的定位

(一) 党校法学教育培训目标定位

1、培养法治思维

培养法治思维是党校法学教育培训目标中的首要任务。这不仅涵盖了对党员干部进行系统、深入的法学教育,更旨在赋予他们具备法治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能力。培养法治思维意味着学员在思考问题和制定决策时能够紧密结合法律法规,具备对法治意识的辨析能力。例如,通过深入研究国家法制和社会法治,学员能够注重从法治的角度思考问题,形成以法治思维为基础的决策思路。在培养法治思维的过程中,党校法学教育注重引导学员领悟法治理念,使其在日常工作中能够遵循法治原则,维护法律尊严,促进党的事业健康发展。通过系统的法学知识学习,学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法律法规,提高对法治社会的适应能力。例如,学员在学习中通过案例分析法治实践,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法治思维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为其在领导岗位上运用法治思维提供有力支持。这样的法学培训旨在为党员干部打造坚实的法治理论基础,使其在领导职务中更加游刃有余地应对法治挑战。

2、提高法律素养

提高法律素养是党校法学教育培训的第二目标,旨在使党员干部全面提升对法律体系的理解和应用水平。首先,培训注重系统教授法学基础知识,涵盖宪法、行政法、刑法等领域,帮助学员建立牢固的法律基础。例如,通过深入学习宪法修订的最新变化,学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国家法制建设的动态变化,提高对法治社会的整体把握能力。其次,提高法律素养还包括培养法律应用能力。培训将强调实际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法治思维,使学员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准确理解并正确运用法律法规。例如,通过分析涉及复杂法律问题的案例,学员能够培养正确的法治判断力,确保在领导岗位上的决策具备法律合规性。这种培训目标有助于形成一支既懂得法学理论又擅长法治实践的专业干部队伍,为党的法治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二) 党校法学教育培训内容的定位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国家基础理论的教育

党校法学教育培训的首要内容是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国家基础理论的教育。这涵盖两个关键方面:首先,对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深入解读,旨在培养学员对其的深刻认识。通过系统介绍和分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形成背景、核心要素以及实践意义,学员能够在理论水平上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例如,深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的系列重要论述,有助于学员领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其次,教育涵盖法治国家基础理论,侧重介绍我国法治国家的基本构架、法治体系和法治机制。这有助于学员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明确法治建设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例如,通过深入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体制设计和法治原则,学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法治国家的要求。

通过这一教育内容,学员不仅在理论上具备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在实践中更好地应用法治思维解决具体问题。这为他们在领导职务上的决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支持。

2、我国法制建设实践的教育

党校法学教育培训的第二项内容定位于我国法制建设实践的教育。这一教育旨在通过深入研究我国法制建设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为学员提供实践经验和案例分析,以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法治实际问题。首先,通过对我国法制建设历史的回顾,学员能够理解法治发展的演进脉络,汲取经验教训。例如,深入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与经验,有助于学员更好地把握法治发展的大势和方向。同时,关注我国法制建设的最新发展趋势,使学员能够紧跟时代潮流,更好地适应法治实践的新需求。其次,教育将重点关注我国法制建设的关键领域,如经济法、环境法、社会法等。通过深入剖析这些领域的实践经验和问题解决方案,学员将更全面地掌握我国法制建设的实际情况。例如,在经济法领域,通过案例研究分析我国金融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学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法治在经济领域的重要作用。这有助于学员在法治实践中更具应变能力,结合我国法制建设的实际情况为党风廉政建设和法治建设提供更为创新性的思路和实践成果。

(三) 党校法学教育培训方法的定位

1、互动式教学法

党校法学教育培训方法的定位将专注于互动式教学法,旨在通过促使学员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以更有效地实现培训目标。小组讨论和辩论作为互动方式之一,使学员能够在团队中交流思想、分享观点,拓宽视野,培养辩证思维。例如,通过分组进行法学问题的辩论,学员能够在交流中深化对法治理念的理解。问题解答与提问环节通过学员提出问题,激发他们对法学知识的主动探究,增强对法治理念的领悟。例如,通过开放性问题的互动回答,学员能够更深入地思考法学问题,提高问题分析解决的能力。模拟法庭与案例分析则通过真实案例模拟,锻炼学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法律原理的理解。例如,通过法庭模拟案例,学员能够在模拟法庭环境中运用法学知识解决实际案例,提高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角色扮演和实际情境模拟通过将法学理论灵活应用于实际情境,提高学员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例如,通过在真实场景中模拟法治问题,学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法治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

2、实践活动与案例研究

党校法学教育培训方法的第二项定位是实践活动与案例研究,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深入案例分析,全面提升学员对法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水平。在实践活动方面,组织学员参访法院、检察院等法律机构,使其能够亲身感受法治实践,了解法律专业工作的实际情况。例如,庭审观摩活动可以让学员亲眼目睹法庭审判流程,加深对法律实践的直观认识。在案例研究方面,重点将放在真实法律案例的详尽分析上,引导学员理解法律条文的具体应用场景。通过对一宗著名法治案例的深入解析,学员能够通过案例分析深刻领悟法律原理。例如,通过详细研究一起涉及合同法的案例,学员可以深入了解合同法规定在实际合同纠纷中的具体应用,提升对法学理论的实际应用水平。此外,模拟法庭活动将为学员提供在模拟法庭环境中运用法学知识的机会,通过角色扮演来理解司法程序和法庭辩论的过程。例如,在模拟法庭中扮演法官或律师的角色,学员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法庭活动的组织和法律辩护的技巧,提高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

(四) 党校法学研究方向的定位

1、法治体系建设研究

党校法学研究方向首要关注法治体系建设。这一研究方向致力于深入研究和完善我国法治体系,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党的全面事业推进要求。具体而言,研究将聚焦于法治体系的整体框架,包括宪法、行政法、刑法等领域的法规制度,以确保这些法律法规协同配合,形成完善的法治网络。例如,通过深入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订与完善,可以促进宪法在法治体系中的更好发挥。重要的是,研究将关注法治体系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深入剖析法治在推动社会进步、保障人权、促进公平正义等方面的实际作用。例如,通过研究社会治理体系中法治的角色,可以探讨法治在解决社会问题和维护公平正义中的具体贡献。此外,研究还将着眼于创新法治机制,包括立法、执法、司法等各个环节的机制创新。借鉴国际法治的成功经验,可以提高我国法治体系的效能和便捷性。例如,学习其他国家先进的法治实践,将有助于我国更好地应对法治建设面临的新问题和挑战。

通过深入研究法治体系建设,党校法学将为党员干部提供前沿的法治理论支持,助力我国法治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创新。

2、党的法治建设实践研究

党校法学研究方向的第二项定位是党的法治建设实践研究。该方向旨在深入研究党的法治建设实践,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为党的法治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首先,研究党内法规的建设,包括规章制度、党内法律制度等,以深入了解党内法治的规范框架,为党内治理提供科学法治保障。例如,通过研究《中国共产党章程》修订的实践,分析其在加强党内法治方面的成果和不足。其次,重点研究党风廉政建设与法治建设的有机结合,分析法治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中的实际作用,探讨法治在维护党风廉政的重要性。例如,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的法治机制建设,如反腐法规的制定与执行。最后,研究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通过调查分析领导干部在法治理论学习、法治思维运用等方面的实际表现,为提高领导干部在法治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提供理论指导。例如,通过案例研究探讨领导干部在法治决策中的成功经验和挑战。通过党的法治建设实践研究,党校法学将为党员干部提供关于党内法规、党风廉政建设和领导干部法治素养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成果,为党的法治建设提供具体、可操作的建议和指导。

结语:随着法治理念的不断推广和深化,党校法学学科建设需要持续创新和优化。构建更为系统和实用的法学教育体系,积极探索创新的培训方法,加强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法律素养的培养。通过这一途径,可以更好地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提高党员干部在法治建设中的实际应用水平,为党的事业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建馗.党校系统法学案例式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思考[J].法制博览,2022(22):162-165.

[2]刘清皓.党校干部法学教学培训的重要性分析[J].法制博览,2021(20):191-192.

[3]彭澎.党校领导干部法学教育培训的现状与发展路径研究——以湖南党校系统为例[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20(03):52-56.

[4]王志远.基层党校法学的学科定位的研究[J].法制博览,2017(05):288.

巴蕊,女,藏族,1983年7月出生,现任中共海南州委党校管理学法学教研室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