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误诊分析及文献学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30
/ 1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误诊分析及文献学习

李佳芮,金福通讯作者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 ,吉林 延吉 133000)

1病历摘要

患儿,男,20日龄。因“呕吐2天”入院。患儿于入院前2天始无诱因出现吐奶,多于食乳后20~30分钟出现,量较多,吐出物为带乳凝块的乳汁,但食欲尚好,大便较稀且量略多,尿正常。家长述:患儿出生时精神、营养均良好,无遗传代谢性疾病史。入院时查体:查体:W 3.86 kg,T 36.8℃,P 126次/min,R 46次/min,BP 74/42mmHg,SPO2 93%,头围34 cm,前囟2 cm×2 cm,平软,口唇轻发绀,吐沫,颈无抵抗感,吸气性三凹征阳性,双肺可闻及散在粗湿罗音,心脏未见异常,上腹略膨隆,未见胃型及肠型,未扪及包块,肝右肋下2.0 cm,剑下1.5cm,质中,脾未及,肠鸣音亢进,腹部皮下脂肪菲薄,四肢肌张力正常,觅食反射亢进。查血常规:白细胞:18.57X 109/L,红细胞:4.72X 109/L,血红蛋白:141g/L,血小板:446X 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41.7%,淋巴细胞百分比:43.8%,单核细胞百分比:11.4%;电解质及肝、肾功能、心肌酶均正常,TORCH阴性。胸、腹部X线平:双肺略纹理增强,肠腔普遍扩张胀气。入院后初步诊断为: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经抗感染,补液及对症、支持治疗3天后吐沫、发绀基本消失,肺部罗音基本吸收,但吐奶未见明显好转。根据饥饿感强,仔细查体发现上腹膨隆,偶见胃型,疑诊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腹部B超检查示幽门管延长,管壁增厚约5mm,长度为20mm,诊断为CHPS,转外科分期手术治疗痊愈。半年后随访,患儿生长发育良好。

2讨论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congenital hypertrophic pyloric stenosis, CHPS)是新生儿幽门环形肌增生,肥厚,导致幽门管腔狭窄而引发的机械性不完全性梗阻[1],是居先天性畸形的第三位,未及时诊治时病死率达10%。

CHPS临床表现中呕吐为首发症状,多于生后 2~4周出现呕吐,呕吐多在奶后数分钟即出现,呕吐内容物为乳汁及胃液或乳凝块,不含胆汁,吐后仍有很强饥饿感[2],呕吐持续的时间和脱水的程度相关,患儿可表现为憔悴、嗜睡、消瘦和营养不良。本病例患儿呕吐的表现均基本符合上述特点,但因呕吐时间较短,无明显憔悴、嗜睡、消瘦和营养不良,且腹部X线平无明显异常,入院早期被忽略。   

CHPS体检上腹部较膨隆,约95%的患儿出现上腹部可见胃蠕动波,尤其是在喂奶后易看到,80%~90%患儿在右上腹部缘下与右侧腹直肌外处可触到面光滑,硬度如软骨,稍能移动的橄榄样肿块[2]。CHPS如未触及肿块,不能肯定诊断时,可拍摄腹部X线平片立位时可见胃扩张,胃下界达第2腰椎水平以下,肠道内气体减少。本病例患儿虽未发现胃蠕动波及上腹部肿块,且腹部X线平片基本正常,但根据饥饿感强,仔细查体发现上腹膨隆,偶见胃型,疑诊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胃肠造影是新生儿消化道疾病诊断的有效方法,CHPS时可出现线样征,肩征,覃征,鸟嘴征,胃排空时间延迟,操作繁琐,诊断后不及时吸出钡剂可误吸入肺内等风险[2],目前超声的敏感性接近90%,可代钡餐检查[3]

超声检查诊断CHPS的标准[4]为幽门管长度≥16mm、幽门肌厚度≥4mm、幽门管直径≥14mm、幽门管腔内径≤2mm,胃窦及胃腔扩大,蠕动增强,胃排空延迟。本病例患儿腹部B超检查示幽门管延长,管壁增厚约5mm,长度为20mm,均符合上述CHPS诊断标准。

CHPS早期误诊原因:1)询问病史不详细,忽视了吐奶具体时间及过程的仔细询问;2)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认识不足。如果对其临床特点了解不够,易漏、误诊。3)诊断简单、粗糙:注重以临床表现为诊断依据,忽略了病因诊断,呕吐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症状,在临床工作中除考虑引起呕吐的常见病外,还应考虑到消化道先天畸形的可能。4)查体不仔细:在新生儿查体时,习惯将查体的重点放在心肺部,忽略了腹部查体,同时因正常小婴儿腹部多有轻度膨隆,查体时应仔细观察,以区分生理与病理性。

参考文献

[1]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肥厚性幽门狭窄[M].实用新生生儿学,2019,5:647-650.

[2]汪健.肥厚性幽门狭窄[J].临床外科杂志,2011,19(8):517-518.

[3]巴双,韩建明,于明等.超声与X线造影诊断婴儿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对比分析[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3,15(7):491-493.

[4]]田晖,剧红娟,刘振通等.超声测量小儿肥厚性幽门狭窄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14,(8):754-756.

作者简介: 李佳芮(1996 — ) ,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新生儿相关疾病

通讯作者: 金 福( 1968 - ) ,女,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新生儿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