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新能源技术在能源转型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30
/ 2

电力新能源技术在能源转型中的作用

张磊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锡林郭勒供电分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锡 026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不断的提升,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现有的能源利用方式已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将新能源技术引入电力系统是降低环境污染、促进国家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电力;新能源技术;能源转型

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能源的使用需求逐渐增加,当今世界上使用的所有主流能源都是不可再生资源,这不由得使人们开始关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1电力资源应用现状

在以往的资源开发与利用中,人们并没有对有关的资源进行保护和节约的意识和观念,这就使得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活动中出现了很多电力资源严重浪费的情况,没有让电力资源发挥更好的效能,达到更高的利用率。在全世界范围内人口数量越来越多的背景下,经济发展也需要得到更多的资源支持。有关的资源和能源消耗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越来越明显,所以人们也开始意识到应当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减少对有关资源和能源的消耗,而且也应当让排放的污染物得到最大化的减少,开发一些新型的能源来替代以往所用的不可再生能源。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光伏新能源技术应运而生。从整体而言,现阶段各行业的发展依然离不开电力资源的支持。即使政府和相关企业依据自身情况制定并落实了相应的节能减排方案,也难以阻止大量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为了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要积极地推动电力能源节约与创新,因此,要推动对光伏新能源的创新优化,有效扩大其应用范围,而这一能源的利用,也能让气候变暖以及环境恶化等问题得到有效的缓解和改善。

2新能源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的难点

2.1新能源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的技术复杂性

新能源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的技术复杂性是当前研究的难点之一。新能源电力工程的施工涉及到多种技术领域,包括电力系统、机械制造、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各个领域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施工技术的复杂性大大增加。此外,新能源电力工程的施工技术还涉及到多种新技术的应用,如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等,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也增加了施工技术的复杂度。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新能源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的技术复杂性是当前研究的难点之一。

2.2新能源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的高成本

新能源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的高成本是当前研究的难点之一。随着新能源电力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成本也随之增加。新能源电力工程的施工涉及到多种技术领域和材料,这些材料的成本较高,而且施工过程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此外,新能源电力工程的施工还需要考虑环保和节能等因素,这些因素的考虑也增加了施工成本。因此,如何降低新能源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的成本,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是当前研究的难点之一。

3电力新能源技术

3.1太阳能发电技术

在光照条件下,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电子受到光子的激发而产生的电流,利用光电效应就可以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并进行储存和运输。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太阳能发电效率有直接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太阳能电池板根据构成成分的不同划分的种类有很多,包括晶硅光伏电池板、硅基薄膜光伏电池板、复合薄膜光伏电池板和聚光电池板等。其中,晶硅光伏电池板主要有2类,一类是单晶硅光伏电池板,另一类是多晶硅光伏电池板。单晶硅光伏电池板的光电转化效率很高,通常可达22%以上,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太阳能电池板。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具有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也能产生电能的优势,但是光电转化效率较低,仅有10%左右,且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转化效率会逐渐降低。复合薄膜太阳能电池因其存在污染环境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聚光电池板虽然具有高光电转化效率的优点,但需要同步配套散热器、集光系统等才能有效运行,造价高昂,限制了其实际应用范围。

3.2风能发电技术

在自然环境中,风能储量十分庞大,风能发电技术也是目前可用新能源技术中普及程度最高的,其发电原理是利用风能发电装置将大量风能转换为机械势能,带动机械装置转动转化为电能。风力发电设备主要由3大部件构成,即风轮、塔架和风力发电机。其中,风轮的主要功能是把风电转换成机械势能。风轮叶片是由高强度、轻质的合成材料制造而成,外形通常为双流线型的推进叶片,还有一些叶片呈“S”形。在实际运行中,因受室外环境的影响,风轮极易出现腐蚀、开裂等情况,故应加强对其的维护与保养。塔架是风能发电装置和风轮的重要支撑部件,要想得到更大、更均匀的风力,需要按照风轮直径来调整塔架的高度,通常情况下,塔架高度为40~120m。风能发电机可以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风能发电机容量越大,风轮叶片也就越长。按功率调节模式分类,风能发电机组可分为定桨距调速型、变桨距型、主动失速型和独立变桨距型风力发电机组;按转速分类,风电机组可分为恒速、变速和多状态风力发电机组。

3.3生物质能发电技术

生物质能发电技术是指以生物质为燃料,通过有机物转化为可燃气体来发电的一种清洁发电技术。燃烧发电、气化发电和沼气发电是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常见的几种形式。其中,燃烧发电就是将生物物质直接投入一种特殊的锅炉之中,在产生水蒸气的同时带动蒸汽轮机或者发电机运行从而产生电能。气化发电是指将生物质转化成可燃气体,再由可燃气体燃烧而来的热量进行发电。其基本流程是:对生物质原料进行处理后,通过给料设备输送至气化炉,进行气化,然后可燃性气体再通过净化装置净化,最后输送至汽轮机系统中进行发电。沼气发电是以废渣为原料,在反应装置中加入厌氧细菌发酵处理后产生沼气,再经过气水分离、过滤、压缩和冷却等一系列处理流程后,输送到发电机组转化为电能。我国有丰富的生物质能资源,如林草、农作物秸秆和城市生活垃圾等,这些都是发展生物质能源的理想资源。

4新能源技术运用建议

(1)做好选线管理新能源技术在电气节能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使用中要从电能传输的特点和使用效率入手,选择优质的线路材料。通常建议采用高电导率的线路材料,遵循高传导性原则,选择最佳的导向,与此同时,涉及具体的线路铺设时也要关注馈线回路并改善设计,避免因设计复杂而出现线损,增加能源损耗。(2)做好光伏网络构建通过加强网络构建可以提升电能的综合利用率,实现电能的高效率利用,并保证电能的稳定性和科学性。在具体的使用中,规划设计网络要从设计电压、管控等多方面落实。做好电压规划设计,避免因规划范围问题导致电网故障;加强供电范畴管控,保证在相应范围内供电稳定、合理;控制供电数量,避免因规划预设等问题导致用户超负荷供电,进而引发电力安全事故。(3)做好光伏能源配置管理从现有的电气节能建设来看,很多单位采用光伏新能源技术实现装置安装和维护工作,能够提升技术的运用效果,也能够保障技术的后期运用,增强其运用安全性。但是在实际运用中,该项技术存在较多不足,如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结合现场的运行情况予以分析,通过检查现场环境来控制设备数量、质量。。

结语

电力系统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对新能源发电技术的深入应用,提高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应用水平能够有效减少环境污染气体的排放,有利于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同时能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海努.新能源发电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环球市场, 2019 (13) :187-188.

[2]谭勇林.新能源发电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光源与照明,2018(12) : 240-242.

[3]程梓筠.新能源发电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大众用电, 2018,36(8):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