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基层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1
/ 2

民族地区基层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研究

阿拉坦巴根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达来诺日镇政府025350

摘要:当前民族地区基层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主要存在供给不平衡、供给质量不高、供给内容单一等。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文化设施建设水平、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等措施,可以促进民族地区基层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质量和多样性,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和获得文化产品的机会。

关键词:民族地区;基层;公共文化产品供给

引言

近年来,中国在加强民族地区发展和精准扶贫中,注重提升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水平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以民族地区基层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应的政策法规、实施情况和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为促进民族地区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1.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政策与法规

我国对民族地区基层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进行政策制定,旨在促进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公众的文化素养。其中,最重要的文件包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西部大开发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对内地开放合作与全方位推进援疆援藏等工作的意见》等。

这些文件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以支持民族地区基层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首先,通过加大投入力度,政府加大对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的财政支持,提供设施建设、艺术节目、文化产品等方面的经费。其次,相关文件强调要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扶持文化企业和创意产业,鼓励文创产品的研发和销售,为民众提供多元化的文化选择。此外,政策还积极引导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鼓励文艺团体和专业人才下沉到民族地区,丰富基层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同时,我国也制定了法规来规范基层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馆条例》、《图书馆法》等文件明确了文化馆、图书馆的职责与义务,保障了公众对文化资源的获取权利。此外,《电影管理条例》、《广播电视机构管理条例》等法规也出台,加强对基层文化媒体的规范与管理,使公共文化产品能够更好地传播与供给。

通过制定政策和法规,我国为民族地区基层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提供了指导方针和法律保障。然而,在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具体的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以提高民族地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质量和效益。

2.民族地区基层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问题

在民族地区基层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中,一些民族地区基层地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滞后,无法满足民众对多样化文化产品的需求。许多地区缺乏艺术馆、博物馆、图书馆等专业文化设施,使得居民接触优质文化资源的机会有限。由于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条件相对较差,吸引专业文化从业人员留在当地工作的机会较少。因此,基层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中常常存在着人才短缺的问题,导致文化产品的创作、策划和管理能力不足。一些民族地区基层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中内容相对单一,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文化活动主题较为局限,固守传统表演形式和内容,难以满足民众追求多元化的文化需求,限制了公共文化产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一些民族地区,基层文化组织的管理与运作能力有待提升。缺乏专业管理人员和有效的管理机制,导致公共文化产品的策划、组织和推广存在困难,影响到产品供给的质量和效益。在民族地区基层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中,社区居民的参与度相对较低。一方面,部分居民受教育水平和文化素养的限制,对文化活动的兴趣和理解程度较低;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和引导机制,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意愿较低。

3.促进民族地区基层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建议

3.1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加大对民众的文化宣传和教育力度,可以提高公众对基层公共文化产品的认知和意识,增强对文化事业的关注和参与。首先,可以在学校开展文化教育活动,设置课程或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对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同时,在社区举办文化知识培训班、讲座等形式的活动,向居民普及和推广各类文化产品。而在宣传方面,可以借助传统媒体和现代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广泛宣传,增加基层文化产品的曝光度和影响力。

3.2创新机制体制

建立适应民族地区基层文化供给的创新机制和体制,关键是激发创造力和活力,破解发展中的问题。一方面,可以鼓励和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培育文化企业和艺术家,并提供相应的扶持政策和经济支持。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推动出更多具有创新性和艺术性的文化产品。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基层文化组织和协会,加强行业交流与合作。通过组织文化节、展览、比赛等活动,促进不同文化领域的合作与融合,提高公共文化产品的质量和水平。

3.3提高文化设施和服务

在民族地区基层,加大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建设艺术馆、图书馆、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场所,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这些场所可以成为居民学习、娱乐、交流的重要场所,为他们提供一个欣赏、体验和创作文化的平台。需要注重提高文化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水平,保障设施的正常运转,并不断改进和完善设施的功能设计,使其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通过提供良好的文化设施和服务,可以促进公众对文化事业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3.4鼓励社区参与

社区居民的参与和共享是推动基层公共文化发展的关键。因此,应该重视激发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并建立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和机制。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社区内开展文化演出、展览、比赛等各类活动,向居民提供具有吸引力的、贴近生活的文化产品。这样可以激发居民的兴趣和参与欲望,增强他们对文化事务的关注和参与。可以建立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鼓励居民积极参与文化事务的策划和组织,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这样可以增强居民的组织能力和自主参与的意识,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通过鼓励社区居民的参与,可以提升基层公共文化的活力和影响力,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结束语

通过对民族地区基层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进行研究和分析,本文认为加强基层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工作至关重要。只有通过改革创新、政策引导和多方合作,才能推动民族地区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为民众提供更好的文化产品与服务。

参考文献

[1]王鑫垚.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法制保障研究[D].吉首大学,2020.DOI:

[2]高瑜.新媒体环境下民族地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创新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

[3]陈佑康.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