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过程性评价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2
/ 3

基于过程性评价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初探

刘玉

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实验小学 233700

摘要:过程性评价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目的是以评促学,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生核心素养,能够有效解决当前语文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重成绩、轻素养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以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轻扣诗歌大门”活动教学为例,从确定评价目标、设计评价内容、选择评价方法、解释评价结果四个维度,讨论如何有效设计与实施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过程性评价。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引言

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按照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传统的评价方式大多是终结性评价,以考试结果来衡量学生的学习能力,这种方式也成为评定教学质量的手段。这种评价方式会桎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师的教学意识与教学行为存在偏差,从而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过程性评价是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之一,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改革内容。它重视过程,也重视结果,是教与学的相互结合。过程性评价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得到更多教师的认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过程性评价成为广大教师亟需讨论的问题。

下面,本文以四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轻扣诗歌大门”为例研究过程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过程性评价的内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对过程性评价有这样的解释:过程性评价重点考察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1]高凌飚在《关于过程性评价的思考》中提到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在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的方式,既重视学习成果的价值,同时又注意到学习的过程也是反映学习质量水平的重要方面。[2]对于过程性评价的认识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都做了不同的研究和解释。但大家比较认同的观点是过程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中,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以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等过程性因素为评价对象,高效、动态地解释学生学习的各类信息,从而揭示、判断和生成教学价值的活动。[3]目前这种统一的认识对本论文确定过程性评价的实施路径具有指导作用。

二、过程性评价的实施路径

1.确定评价目标

过程性评价的目标应以语文课程目标、内容、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全面诊断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

“综合性活动——轻扣诗歌大门”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能根据不同学习活动主题搜集、整理信息和资料,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并与他人分享。 [4]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确定具体的评价目标为:1、观察学生是否具有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2、观察学生是否具有交流协作和实践能力。

2.设计评价内容

过程性评价内容要在评价目标和学业质量的基础上设计。语文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语文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过程性评价可重点观察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学习经历,表现出来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和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

表1 “综合性学习”学业质量描述

描述要点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

特征刻画(做的怎么样)

价值观:秉持什么样的理念、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激发学生对现代诗的兴趣,养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学习态度:完成任务所展现出的态度

学生完成任务所展现出的积极认真,勤奋务实的态度。

学习能力:认知(对知识的理解)、技能(语文工具的使用)、行动(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认知——学生能在不同的情境中搜集诗歌并摘抄;能够从不同角度:诗人、内容、形式给诗歌分类。

技能——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能够整理编排好诗歌内容,合编小诗集。

行动——举办班级诗歌朗诵会,能用合适的语气朗读,表情、体态自然大方。

3.选择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多种多样。例如:课堂观察、对话交流、小组合作、作业评价、阶段性评价等各种方式。过程性评价最好以评价目标为导向确定评价方法。当评价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个性特点,考察其内在学习品质的发展最好选择课堂观察方法;当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综合学习的能力,从有助于判断学生进步的角度选择评价方法,作业评价较为恰当。本研究选择课堂教学评价作为主要评价方法。课堂教学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主渠道,使用这种方法可帮助教师树立“教-学-评”一体化意识。此次综合性活动采用小组合作、展示分享等方法,使用课堂教学评价法可使教师在课堂中及时观察各个小组的分工方式,学生对待不同问题的处理方式,在交流分享中表现出的规则意识,给出及时、有效的评价,借助评价帮助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使学生在评价中学会评价。如图1所示,本文以 “综合性学习——轻扣诗歌大门”教学为例,实施步骤如下: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以评价目标为导向,统筹安排具体课时,设计与评价目标相匹配的表现任务,设计评价量表,建立包括维度、过程、态度等评价等级,教师根据评价量表可收集和分析学生在此过程中展现出的学习能力,形成高质量的评价资料,即可达成本此活动的评价目标。

wps

图1 “综合性学习”教学过程性评价框架

课堂教学评价更有利于教师关注评价任务所指向的学生核心素养水平,其评价范围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其价值在于教师可更好的关关注学生知识基础、认知过程、思维方式、态度情感等方面的表现,深入分析这些表现及其影响因素,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如表2所示,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本文设计了学生在完成综合性学习任务过程中不同表现水平的评价等级量表,包括小组合作过程、小组合作结果、以及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合作精神和团体意识等内容。此评价量表既可以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又能反映出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在反思评价中,学生会明白想要完成任务一定要齐心协力,充分沟通交流,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能通过此活动增强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提高欣赏诗歌的能力。

表2 合作编小诗集——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课时1+课时2——合作编小诗集

评价目标:

1.能多渠道收集喜欢的诗歌并摘抄,通过阶段性交流,进一步丰富现代诗收集的渠道和类型。

2.能对自己收集的诗歌进行整理,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合编小诗集。

表现任务:小组合作完成制作诗集任务

(1)学生分工合作摘抄诗集,交流整理。

(2)合编小诗集

评价方法:课堂教学评价

评价维度

语文学科

核心素养

评价等级

优秀

良好

合格

小组合作过程

思维能力

表达与交流

语文实践能力

能与小组成员充分交流沟通,人员分工完整,能充分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特长

能与小组成员交流沟通,人员分工完整

小组成员之间能协调合作,交流沟通

小组合作结果

表达与交流

梳理与探究

诗集具有精美封面;目录清晰完整;诗集内容充实编排合理并有精美插图;摘抄工整美观。

诗集具有封面;

目录清晰完整;

诗集内容编排合理;摘抄工整。

诗集具有封面、目录;内容编排恰当

学习态度

语文实践能力

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主动从体验和反思中学习,能够主动发挥自己的特长,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方法。

能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有一定的反思意识,在诗集编排过程中能够想办法克服困难。

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主动性不强,缺少反思精神。

如表3所示,从诗歌朗诵会课堂教学评价量表中可以看出,通过展示优秀小诗集,学生能够感受到诗歌的魅力,激发了学生对学习诗歌的兴趣;通过举办诗歌朗诵会,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锻炼了学生独立开展活动的能力,每个同学在小组中都有重要的任务,分工明确、互相配合,也提高了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收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前设计评价量表、告诉学生此次活动的评价标准,通过小组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运用评分量表改进不足;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进行二次评价,引导学生在评价中学会评价。

表3 诗歌朗诵会——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课时3:举办诗歌朗诵会

评价目的:举办班级诗歌朗诵会,能用普通话朗读,神情自然,肢体动作大方。

表现任务:展示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

(1)展示优秀小组诗集,分享制作诗集的收获,反思不足。

(2)举办诗歌朗诵会

评价方法:课堂教学评价

评价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小组成员分享在制作诗集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克服的;制作诗集过程中能发挥出小组成员的最大特长;在诗歌朗诵会中能够落落大方、声情并茂地朗诵诗歌,并伴有肢体动作,神态自然大方;

小组成员在老师指导下能及时改正在诗集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错误;小组成员全员参与诗集制作;积极参加诗歌朗诵会。

制作出完整的诗集;参加诗歌朗诵会。

评价方式:小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综合得分。

4.解释评价结果

在“综合性学习”教学活动中,两个评价量表均分为三个评价等级,合编小诗集评价量表让学生认识到制作出优秀的小诗集需要达到的标准;举办诗歌朗诵会对学生的分享收获,展示诗集,诗歌朗诵表现等方面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以上评价方式既能够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合作意识,沟通能力,表现能力也能让学生及时认识到自己的薄弱之处。因此,我们可以发现,过程性评价能够完整地记录学生在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时的整体表现;关注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核心素养水平,教师深入分析这些表现可以及时给予学生有效评价。教师的评价结果可以给予学生及时的、有指向性的指导和帮助,使学生能够根据评价结果自主总结学习经验,学会自我反思。

三、结论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评价的结果不是最重要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养成自主学习、自我反思、自我改进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评价方式是多元的,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过程性评价可以真实、客观地记录学生“核心素养”的典型表现,引导和鼓励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从重视结果到重视过程,轻松快乐的获取知识。因此,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思考如何将过程性评价更好地融入语文教学中,以促进语文学科的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6.

[2]高凌飚.关于过程性评价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4(10):15-19.DOI:10.19877/j.cnki.kcjcjf.2004.10.006.

[3]张丽平,申玉铭,霍德生.基于过程性评价的高中地理教学评价初探[J].地理教学,2023(04):57-60.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