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以学定教”的实践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2
/ 2

小学英语教学中“以学定教”的实践与思考

金叶飞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湖滨小学 311202 

摘要在现在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新课程的理念已经被教师普遍接受。然而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没有明显改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努力贯彻以学为主的基本思想,有意识地从教师如何教的思路转向学生学的思路,注重学生的学情,合理地调控课堂,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组织教学和引导学习的质量,以真正做到“基于学习的教学”。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  关注学情  以学定教

著名的特级教师靳家彦曾经讲过:“顺应学情,是教育的生命线。” 关注学情就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教学的实效。学情是客观的,只要有教学、有学生,就有学情问题。与此同时,学情又是不断变化的。关注了学情,掌握了学情,教师才有“引”的方向,才有“导”的重点。

一、关注将来时,知己知彼

备课之关键在于备知识、备方法、备学生,三者缺一不可。上课就好比打仗,备课就好比战前的备战。《孙子兵法》说得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备知识就是“知己”,备学生就是“知彼”,而备方法就是研究战略战术。没有充分准备的课,肯定是低效或无效的。

(一)课前研究学情,优化教学预案

“学情”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能力差异和特点的具体情况。因此,学情研究不仅要研究学生的学习起点,还要调查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速度、自主行为能力、能力倾向、兴趣点、学习动机、情感态度、情绪、意志的表现等等。

(二)课前调研学情,合理调整目标

老师可以充分利用早自修五分钟,通过随机调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为知识的迁移做好准备,为课堂教学预设学路;也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学目标的制定,师生在合作备课中共享启迪,为课堂教学预约精彩。

(三)课前预测学情,注重教学实效

教学的设计要科学合理,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要充分考虑教学环节的可操作性。拒绝华而不实,搞花架子。要在“学”上狠下功夫,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扎扎实实地有效学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能有不同层面的收获。

二、关注进行时以学定教

  一个真实的教育过程是一个在师生、生生积极有效互动的基础上实现动态生成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树立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观,关注学情,注重生成,让学生敏捷的思路、独特的创见来激活全班同学和教师的创新思维,使英语课堂成为学生汲取智慧营养的沃土。

(一)课中关怀学情,提倡因材施教

课堂上呈现出来的学情,宏观地看,可以分为两类,即积极的学情和消极的学情。积极的学情,我们要紧紧抓住,让它发挥最大的作用,促进学生学得更积极、更主动;消极的学情,我们也不能疏忽,如果不加以转化,它将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严重影响课堂效率,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1.对于学困生,要让他们 乐中求学并在课堂上吃得了

(1)当他们在课堂上回答出错的时候,老师不要忽略他们的答问,要尊重他们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并及时纠正,不要错失了提升他们的机会。

(2)当他们在课堂上开小差或不知所云的时候,我们要迅速调整学路,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把他们唤回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并想方设法降低难度和要求,让他们乐于接受,能够接受。

2.对于中等生,要为他们铺设台阶,让他在课堂上们吃得好

(1)比如:针对某一问题,当发现很多学生都在举手的时候,老师要尽量给中下生表现的机会,因为他们答对了有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兴趣马上就来了。如果你老是抽好的学生答问,那他们就只有“陪读”的份儿了。

(2)当学生为顾及面子应和举手,未加思索而人云亦云的时候,老师要随机应变,要想方设法去耕耘那片假象中的“荒芜之地”。我们要抓住这个师生互动的好机会,走近他们,俯下身子,侧耳倾听。

3.对于学优生,要为他们搭建平台,让他们在课堂上吃得饱

比如:当发现他们在课堂上无所事事的时候,老师要及时给他们创设富有挑战性的提问或发言的机会,为他们提供展示的平台,让他们向更高更深的层次发展,并把他们好的学习经验加以推广。

(二)课中引领学情,积极参与过程

课堂是向未来方向挺进的旅程,只要你能真正参与,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英语课堂上,教师应始终关注学生的动态过程,抓住学生认知的节点、学习的具体程度,层层递进地进行引导,使整个教学过程变成一个在教师引导、指导下,学生自行摸索、自行发现的过程,而这样做的前提就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努力与学生对话。

1.疑难处——整合聚焦,点拨深入

教师应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时刻关注学情,靠近学生俯身侧耳,对学生自学情况进行全面了解,重点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随时指导,点拨思路,及时反馈,推广学生好的经验,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自学的有效性。

2.兴奋处——把握原则,收放有度

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就会如同脱缰的野马一样难以控制,而教师在给予学生更多思考的机会的同时,也需要对此做出及时地观察和合理地引导,以人为本,实事求是地加以识别和选择,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语境,尊重语言,调整自身理解的方向。

3.矛盾处——有的放矢,顺学而导

有限的英语教学时间需要我们引领学生正确地把握课堂教学的目标,朝着一个有效的有价值的方向努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有时会出现一些“胡思乱想”,这往往得学生思维的灵感,或许是一种“奇思妙想”,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新意,都应及时给予肯定。

(三)课中调控学情,创建动态课堂

动态课堂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更要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在课堂中不是机械的按原来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是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调整,生成新的超出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

1.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随机调控预设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每节课中师生要共同完成的任务。相对于教学过程来说,它是较为粗略的框架,是一个预设的美好蓝图。但我们在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时往往忽略了学生参差不齐的思维水平,而学生的思维发展恰恰是不可忽视的,一位学生思维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预设目标达成度。

2.关注学生的知识经验,合理变奏教学流程

因为学生环境不同,经历不同,性格不同、学力不同,所以同一位教师就同一个教学内容教过多次,但每次都会有所不同。我们曾习惯多年来用一种方式教学,其造成的结果是教师在单纯的讲,少了师生的交流与灵动,课堂缺少了生命的活力。因此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精心预设的教学流程,采用最贴近学生实际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的思维放飞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的成长体现在课堂教学中。

3.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适时调整学习内容。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起各自潜能的时空。因此,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教学内容。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知识、经验、思想,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多变性、丰富性和复杂性,也使得教师对教学过程难以预料。

4.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衍生课堂教学情景。

在关注学情,以学生为本的课堂里,学生不仅是教学的主体,更是教学资源。教师不再是主观的传授知识,而是设法让学生活动起来,去获取知识,去探究知识,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开放,天性得到尊重,发展犹如鲜花怒放,每个处于生命成长过程中的孩子都是最美丽的诗篇,而呵护孩子灵性的就是老师们那颗赤诚的心。

三、关注过去时,积极反思

这是一个容易忽略但又不容忽视的环节。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短、教学任务重、学生人数多等诸多因素,老师只停留在对学生课堂的关注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还必须在课后认真反思学情,总结学情。

(一)课后反思学情,讲究评价策略

课后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自己所作的努力进行反思: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其根本原因在哪里?我的处理方式是否妥当?是否需要补救?有哪些地方做得比较好?还有哪些地方今后需要改进?反思“学情”还可以与调查访问(如家访、和当事同学进行交谈、和其他相关同学进行沟通)、与批改学生作业、与英语学生日记结合起来进行。

(二)引导学生对自我学情的关注

课后学生肯定对自己这堂课的所获所得心中有数,教师应引导并鼓励学生对自我学情进行反思和关注。在课余时间学困生能对自己的课堂知识进行查漏补缺,追疑求问,并能通过老师或者同学的帮助补拙答疑;学优生之间则可以相互优化、合作、探究,争取彼此的课堂收获更上一层楼。

小学英语课堂的学习和教学,依然是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我们牢记着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振聋发聩的话语“教育,首先是人学”;秉承着于漪老师所提倡的“引导人,教育人,关怀人”的宗旨,相信小学英语课堂必将成为教学生涯中让我们频频回首的生命的绿洲!

参考资料1.《重建课堂教学的价值观》叶澜   《教育研究》 2002年第五期

2.《提倡选择性学习》 李建平 《全球教育展望》 2002年第11期

3.《与新课程同行 与学生共成长》 崔晓晖 中国教育报  2002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