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患者及照顾者造口护理的预警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2
/ 2

结直肠癌患者及照顾者造口护理的预警教育

姓名:骆丽兰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三医院 外四科  邮编: 7330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对结直肠癌患者及照顾者造口护理的预警教育措施及效果。方法:将72例结直肠癌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顺序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每一组内36例患者,并在对照组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则实施预警教育,对比两组的护理配合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首先评估比较了两组患者及照顾者的护理配合度,结果显示观察组更优(P<0.05);其次,也统计比较了两组的并发症情况,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结直肠癌患者及照顾者在造口护理中实施预警教育有助于提高其护理配合度,并可降低并发症风险。

关键词:结直肠癌;造口护理;预警教育;配合度;并发症

结直肠癌是临床常见肿瘤疾病,对患者身体健康有十分严重的影响。目前,对于结直肠癌早期患者,可首选肠造口术治疗,该方法可达到比较理想的疗效,但也会改变患者正常的生理排泄方式,这对很多患者来说会有比较大的影响。不仅如此,造口术后也需要患者及照顾者深入了解造口护理的相关重点、难点,以保障造口的正常使用,降低并发症风险[1]。据悉现如今在结直肠癌患者造口护理中主要采用常规健康教育,但效果不佳,同时据统计数据显示,结直肠癌患者造口并发症发生率大约为23.5%~68%,因此必须要关注造口护理,尤其要对患者及照顾者加强预警教育。基于此在本次研究中便探究分析对结直肠癌患者及照顾者的预警教育。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实施于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选取研究对象72例,均为结直肠癌患者,需对其行肠造口术。本次将采取对照实验形式开展研究,并根据72例患者的入院治疗先后顺序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一组内均分配36例患者。例如在对照组的36例患者中,包括22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范围58~75岁,平均(67.14±3.25)岁,包括21例结肠造口、15例回肠造口;再如观察组内,具体包括24例男性、12例女性,年龄范围60~76岁,平均(66.89±4.04)岁,包括23例结肠造口和13例回肠造口。对比分析看两组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条件:①符合结直肠癌诊断标准,同时符合肠造口指征;②具备基本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③患者、照顾者均同意参与研究。

排除条件:①患者或照顾者存在沟通障碍;②认知功能障碍;③患者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或精神疾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于本组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可在患者出院前发放造口护理相关的健康教育手册,介绍疾病健康知识等内容。

1.2.2 观察组

本组将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增加预警教育,详细如下:(1)成立预警教育小组:为了确保结直肠癌患者及照顾者能够更好地应对造口护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建立预警教育小组非常必要;预警教育小组内应有医生、护理人员组成,共同为患者及照顾者提供全面的教育和支持。

(2)预警教育方法:预警教育小组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为结直肠癌患者及照顾者提供教育,第一,讲座和研讨会。定期举办讲座和研讨会,向患者及照顾者介绍造口护理的基本知识、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方法;第二,个案辅导。为有需要的患者及照顾者提供一对一的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造口护理的技巧和方法;第三,实践操作。护理人员可组织患者及照顾者观看造口护理操作示范,让患者及照顾者更加直观地了解造口护理的具体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第四,资源共享。除以上措施外,护理人员还可为患者、照顾者提供相关的教育资料、视频教程等,方便患者及照顾者自行学习和查阅。

(3)指导患者及照顾者应对危机状况:造口护理措施需要长期实施,在出院后,患者可能会因日常生活中的多因素影响出现造口并发症风险。鉴于此,预警教育小组需要指导患者及照顾者应对造口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机状况,例如感染、出血、皮肤损伤等并发症风险,护理人员可指导其认识常见并发症,明确并发症危险因素、出现并发症的预兆情况,教导患者及照顾者如何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问题;其次,由于造口护理可能会给患者及照顾者带来心理压力,预警教育小组需要提供心理支持,帮助调整心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和治疗;最后,患者在造口护理期间可能出现紧急情况,例如出现严重并发症时如何拨打急救电话,或者当造口袋意外泄漏时应该如何应对等,均应指导患者及照顾者明确紧急情况的处置措施,并尽快拨打电话寻求预警教育小组的帮助。

1.3 观察指标

1.3.1 护理配合度

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及照顾者的护理配合度,具体包括运动、饮食、并发症预防三个方面的配合度,采用计分方法,分值范围0~10分,分值越高越优。

1.3.2 并发症情况

粪水性皮炎、造口脱垂、造口黏膜出血、感染等是常见并发症情况,应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对于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信息均需进行统计学处理,对此可选择SPSS23.0软件作为统计学处理工具。在具体统计学处理过程中会涉及到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可分别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同时还需分别通过“X

2”、“t”进行检验,确认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后可表示为“P<0.05”。

2 结果

2.1 护理配合度分析

通过分析看,观察组患者及照顾者的护理配合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护理配合度对比(分)(x±s)

组别

例数

患者护理配合度

照顾者护理配合度

观察组

36

6.12±1.75

8.56±1.03

对照组

36

5.36±0.25

7.72±0.61

t值

5.114

5.723

P值

<0.05

<0.05

2.2 并发症情况

据统计,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组别

例数

粪水性皮炎

造口脱垂

造口黏膜出血

感染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

36

1

0

1

0

2.78%

对照组

36

2

1

2

1

16.67%

X2

12.071

P值

<0.05

3 讨论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是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手术中,为了解决排便问题,常常需要进行造口手术。但造口患者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心理、生理、社会和生活方面的问题。因此,对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实施预警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本次研究中便探究分析了对结直肠癌造口护理中实施预警教育的效果。

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在得知病情后,往往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并且在需要面对身体形象的改变、自我认知的调整、生活方式的调整等问题。预警教育的实施下,能够帮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并且通过让患者了解造口手术的相关知识,可以增强他们对治疗的信心和对医护人员的信任[2]。其次,造口手术给患者带来了新的排便途径,但同时也带来了生理上的不适和护理方面的挑战。预警教育可以帮助患者及照顾者了解造口的生理特点、护理方法、预防并发症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患者快速的适应新的生理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如结果中表1、2所示,观察组患者及照顾者的护理配合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综合本次研究分析看,预警教育在结直肠癌患者造口护理中有重要作用,可帮助提升患者及照顾者的护理配合度,并可有效防范并发症风险。

参考文献:

[1]刘鑫,江锦芳,覃彦珠等.215例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照顾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21,28(07):53-58.

[2]沈云,王志霞,侯梦晓等.出院警告工具在预防肠造口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