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后遗症的家庭康复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2
/ 1

脑出血后遗症的家庭康复治疗

张一茹

 成都顾连锦宸康复医院  四川成都 610000

脑出血是一种危及患者生命的疾病,其疾病因素和高血压、高血脂、长年饮酒等有关。患病早期有极高的死亡率,对于抢救及时幸存的患者来讲,其后遗症的危险性也是不容忽视的,很多患者存在运动障碍、认知障碍等后遗症。后遗症分为神经机能性受损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两种。为了进一步提高康复治疗效果,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需要对出院后的患者积极开展家庭康复治疗。接下来我们就关于此内容做有关科普。

      1698240187492

一、脑出血的定义

脑出血指的是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脑出血大多发病突然,经常因情绪异常激动发病,若抢救不及时将会有生命危险。对于经抢救后成功保住生命的患者而言,后期也会存在很多功能障碍疾病,比如认知障碍、语言障碍等,降低其生命品质,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负担。

二、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

脑出血疾病往往高发于六十岁左右的人群,高发季节为春季和冬季。发病诱因为患者情绪激动以及剧烈运动等。大约有一半的患者会出现头痛、呕吐等病症,并伴有血压升高,具有起病急,发病快的特点。根据患者出血部位与出血量不同,其症状的轻重及种类也有所不同。因丘脑、基底核及内囊出血是造成的偏瘫或半身不遂的早期症状。

三、脑出血患者后遗症的症状表现

脑出血患者后遗症主要表现为语言障碍、运动障碍、视觉障碍、情感障碍、精神障碍。语言障碍指的是语言理解能力下降、失语、无法正确认识人和事物。运动障碍指的是瘫痪、偏瘫等。视觉障碍指的双眼失明、视野缺损等。情感障碍指的是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精神障碍指的是频繁出现幻觉、狂躁、癫狂。意识障碍指的是昏睡、嗜睡、昏迷等。

四、脑出血后遗症的家庭康复治疗

(一)心理护理

在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家庭康复治疗之前,医护人员需要调整好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让家属对此治疗措施有正确的认识,让家属积极配合,不要产生负面情绪和抱怨心理,避免影响患者的情绪。与此同时,医护人员还需要对患者展开心理护理,脑出血损伤了脑神经,患者思维容易负面和极端,而且,加上患病的因素,患者容易有心理创伤,认为自己没有社会价值,从而产生悲观、抑郁、厌世心理。因此,护士需要指导患者调节情绪,认识情绪,并认识疾病以及治疗,提高正确认知,护士要注意态度和语气,让患者感受到爱和尊重,用正能量感染患者。此外,家属的情感支持也很重要,家属要多鼓励患者,关心患者。并陪伴患者展开合理的锻炼。

(二)失语康复训练

1.神经功能受损后,很有可能出现失语现象。患者可能出现的后遗症有:耳朵可以听到别人讲话的内容,但是无法理解语言意思,也无法正确表达自我;或者患者可能出现不懂自己说话的内容,甚至出现自说自话;此外,还有一种命名性失语症,就是无法叫出物品的名称。

2.失语症后遗症患者需要尽快开始锻炼,越早效果越好,因此,患者一旦病情稳定就要开始进行康复训练。但是,要注意训练的速度和强度,循序渐进,不要让患者产生疲劳感,过犹不及。使用画图学习卡、实物等辅助方法引导患者试着练习发音,从单词开始,再到词组和简单的句子。训练时要保持耐心,注意力集中,一字一句发音清晰,家属情绪要稳定,不要表露出不耐烦的表情和态度,当患者有小小进步的时候,要多鼓励患者。

(三)功能康复训练的被动练习

1.功能锻炼是家庭康复治疗的重要环节,积极锻炼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肢体运动功能以及神经感觉功能,如果患者错过最佳锻炼时机,可能会导致瘫痪患者出现挛缩。因此,家属要主动学习有关康复锻炼知识,并引导、协助、督促患者开展功能锻炼。

2.对于已经卧床不起的患者,此时需要先对其开展被动功能锻炼,家属应及时开始被动运动,通过对其肢体按摩,活跃肌肉韧性,避免萎缩,并帮助患者进行大小关节、手指的弯曲和伸直活动,促进血液畅通性,维持关节活跃性,预防关节萎缩。还可以做关节旋转运动,但是注意力度和患者的感受,每天运动四次,每次锻炼十五分钟。

(四)功能康复训练的主动练习

1.家属可咨询专业康复医师,按照患者的身体素质和康复进度,制定合适的瘫痪肢体功能锻炼;每天定时定量,循序渐进。

2.脑出血患者患侧无法自如活动,家属可以协助患者用正常一侧的手带动活动不灵便的手,帮助患肢功能恢复。主要动作有:举起手,抓东西、握东西、前后左右摆动。每次训练半小时,合理锻炼,避免过于劳累。

3.脑出血患者应尽早进行坐位训练,将床头抬高十五厘米,再根据自身恢复情况尝试采取半卧位姿势,每次保持半卧位姿势半小时左右,每天坚持练习四次。家属可在患者背部放置靠垫,要求患者自己扶床栏坐起,后期患者可自主坐起。

4.脑出血患者后遗症是轻、中度运动障碍的程度,当患者可以自己锻炼的时候,家属可协助患者进行站立、行走等主动运动锻炼,促进患者的肢体功能改善,活动程度应以患者活动时肌肉感觉不到疼痛感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