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1+2+N”大监督党建品牌的实践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4
/ 2

创建“1+2+N”大监督党建品牌的实践与思考

贾育强

大唐甘肃发电有限公司碧口水力发电厂  746412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给国内企业党组织的工作环境、目标、范围等带来了较大改变。企业要想获得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守党建工作引领,并且深入剖析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建立起党建品牌的大监督机制,才能有效提升党建对于企业发展的引领作用,为企业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基于此,本文深入探索企业监督的方法和措施,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纪委参与协调、全部门共同推进,多管齐下、上下联动的全范围、全方位、立体化的“1+2+N”大监督机制,以期对企业发展有所促进。

关键词:大监督;党建品牌;实践与思考;措施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围绕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工作做了全面的战略部署,纪检监察部门要持续推进纪检监察体制变革,打造权力与监督制约机制,促成各类监督合力,提高纪检监督效能,为从严治党提供强有力保障。随着经济形势变化,企业发展态势也日益复杂,为了确保企业健康发展,同样需要在企业内部打造大监督体系,促成企业党建、纪检、审计、法务、财务、物资等内部各类监督合力、相互促进,共同围绕企业重点监督项目、环节、部门等开展全面监督,加大风险防控与合法合规,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一、创建大监督的必要性

随着发展环境日益复杂,企业内部违规经营、违规违纪现象屡禁不止,企业内部部分员工价值观和人生观逐渐扭曲,他们将个人利益放在首位,抵不住利益诱惑,产生了各种不利于自身及企业形象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还有一些企业纪检监察部门、基层党建工作开展不到位,对企业员工疏于监管,也会导致“微腐”等问题滋生。可以说,企业内产生不良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个人,但是相关部门监管不力也是重要原因,为此,企业要认真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做好监督管理,促进企业效益提升。企业通过建立起大监督机制,才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违规违纪、不作为的行为,发现各种不利于企业长久发展的管理风险,也能够及时处理各个环节中发生的不良问题,促进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日常监督工作现状分析

当前,企业监督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对监督工作的认知存在偏差。企业内部大多数业务部门认为监督工作应该是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与自己工作无关,导致缺乏监督意识,且存在扯皮、互相推诿的现象。其二,监管部门协同力度不够。企业内的监督部门为了完成任务指标各自为战,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致使监督信息碎片化,监督工作落实不到位,未能形成整套的监督体系。其三,监督范围没有实现全覆盖。现代企业组织机构持续变革,在内部出现了监督部门发现问题,但无权管理,或者有权力管理但发现不了问题的尴尬局面,这就充分表明了监督体系及职能还未能全面覆盖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其四,业务和职能部门只关注各自任务是否达标,重在管理忽略了监督责任,导致企业内监督方式落后、监督工作效率比较差。

三、创建“1+2+N”大监督党建品牌的实践与思考

(一)勇于创新,健全“两级监督”机制

首先,企业应该按照“整体协调、资源共享、职责分明”的原则,在企业内部围绕各个业务板块建立专门化的监督小组,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第一监督小组主要是党内监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廉洁从业等,归属于纪检部门;第二监督小组主要采购业务的监督,包括对企业采购、工程承包、设备维护、法律事务等,归属于企业审计或者法务部门;第三监督小组主要负责人事管理,包括企业基础党建、干部作风等,归属于党委巡察部门。其次,纪检监察部门和企业总经办、人事以及财务等职能部门要按照“业务谁主责,监督谁开展”的原则,强化各部门的监督责任意识,同时发挥各部门监督合力作用,提高整体监督效率[1]。其次,在建立企业各部门横向监督的基础上,还有建立起纵向的两级监督体系,即将企业纪检委和基层纪委的监督力量联合起来,全力指导各职能部门监督工作开展,还可以通过大监督周例会、纪委工作沟通会以及监督业务交流会等形式,促进监督信息共享,积极交流监督经验,总结和推广监督方法,以此提升企业整体监督实效。

(二)理清“三种关系”,纠正大监督认知偏差

在创建大监督党建品牌过程中,我们要明确各监督主体的职能职责,正确理解三种关系,其一,理清企业纪检监察部门和各职能部门的关系。监督工作是纪检监察部门的首要职责,其他业务或职能部门要配合该部门监督,同时也是履行监督任务的重要参与者,两者相互配合才能形成强大的监督合力,发挥共同的力量提高整体监督效率,发挥大监督党建品牌的积极价值。其二,要正确理解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企业内部,还有大部门员工认为企业监督过于严苛会导致约束较多,进而影响业务部门员工的积极性,但事实上监督和被监督是共同存在的,都是为企业健康发展必须实施的工作,纪检监察部门落实监督工作必须得到被监督部门或者人员的支持与理解,才能取得较好的成效。同时被监督的人员不能因为企业监督就将自我监督、自我促进的思想抛弃掉,不利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其三,要理清监督与业务之间的关系。在企业纪检监察部门的统一组织下,其不仅仅要做好监督管控,更应该强化业务管理,在发挥专业监督能力的同时还能及时发现并且处理企业管理中的风险和漏洞,为企业大监督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三)建立“四项机制”,推进大监督深入落实

首先,企业建立起监督工作检查机制。企业纪检监察、审计、法律事务等部门要结合自身监督任务对企业开展常态化、全面性监督检查,并联合业务部门对日常监督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检查,充分发挥各自督查优势,提高人大监督工作效率。其次,形成大监督例会机制,在监督信息共享的同时,确保监督工作及问题整改落实到位。企业要结合各监督部门监督检查情况,设立大监督例会,由各监督主体汇报日常监督检查的相关情况,集中各部门力量解决监督中发现的问题,部署下一步监督工作。会后,形成大监督报告,上报企业管理者,下至员工横展问题,确保不良问题得到有效整改[2]。再次,建立大监督奖惩机制。对各业务部门开展监督检查,及时发现企业运行中的生产经营、人员管理或者财务核算中各种不良问题,督促各部门落实整改,并建立起“一人一表”评分制,对于配合监督、问题整改表现突出的人员给予加分,对于不配合监督检查给予扣分,并严肃问责,切实强化所有部门及员工的大监督意识和责任。其四,建立大监督回头看机制。在大监督例会的报告下发后,纪检监察部门、基层党建以及业务部门要认真整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保证整改效果,形成闭环。

(四)聚焦主业主责,开展“三项监督”

首先要落实政治监督,要深刻领悟和全面落实党中央及国家重大方针决策,做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我们企业的政治监督就要跟到哪里。为此大监督体系下,各部门要时刻关注党和国家对于各项工作的最新指示和要求,将监督工作融合到日常工作中,提高监督效率。其次,重点落实监督“重点人”。企业要识别内部重点人群,开展针对性监督,比如高层管理者、部门领导人、特殊岗位人员等,定期对此类人员进行诫勉谈话、廉洁教育或者业务培训等,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认知,保持清醒头脑,构建权力与监督并行机制,做到监督管理全覆盖[3]。再次,对企业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监督。比如强化对企业内质量检验、物资采购、工程招投标等重要业务方面的监督和管理,提升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结束语

总之,企业要想获得高质量发展,必须持续探索大监督党建品牌建设的有效途径,提高监督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将监督工作与日常运营融合起来,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纪委参与协调、多部门共同推进,多管齐下、全范围、全方位、立体化的“1+2+N”大监督机制,才能为企业长久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马颖. 构建“大监督”体系 助力高质量发展[N]. 甘肃日报, 2023-11-09 (005).

[2]施崇欢. 构建“大监督”工作格局 提升监督效能 [J]. 廉政瞭望, 2023, (19): 85.

[3]张亚兵,杨龙,张伟等. 国有企业构建一体化协同“大监督”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J]. 航空财会, 2023, 5 (05): 19-24.

作者简介贾育强(1975.06),男,甘肃陇南,大专,助理政工师,研究方向纪检工作与大监督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