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命体征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4
/ 2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命体征的效果

邹雪颜宇

内江市中医医院  四川内江  641000

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手术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后对心理状态和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共计80例即分为(手术室护理干预)的研究组(n=40)和常规护理的参照组(n=40),统计结果并比较。结果:研究组护理后患者的情绪状态明显优于参照组,生命体征的稳定性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法进行甲状腺手术患者的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的生命体征更加稳定,值得借鉴。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手术室护理干预;心理状态;生命体征

引言:对于甲状腺疾病患者的治疗,临床中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方式,然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期间,对手术的认知不足,进入陌生环境后,加之手术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患者担忧治疗效果等因素,均会导致其不良情绪的发生,如焦虑烦躁、不安抑郁等[1]。因此临床中需要对患者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加强重视,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干预,有利于减少不良现象的发生。基于此,本研究提出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法,并选择部分患者采用对比分析试验,统计结果后作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2年9月-2023年9月从本院选择8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分入手术室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的参照组,各组40例患者。所有患者的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61岁,年龄平均值(44.85±5.57)岁。上述资料相比区别不明显(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确定参照组患者后,对其护理期间采用常规方案指导的护理方法,即护理人员在患者接受手术前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在手术过程中积极主动地与医生配合,完成手术后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严密的监测,给予患者一定的健康教育。

研究组患者确定后,对其手术期间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和流程如下:(1)手术前护理方法:护理人员在护理期间要在术前进行患者病房的访视,以此充分地了解患者的病情状态,同时抱以积极的态度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一方面掌握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态,对其进行相应的疏导,并告知患者和家属手术治疗方法和流程,提高其认知,鼓励患者和家属,使其提高信心。另外护理人员还要指导患者进行手术相关体位的训练,训练期间以头低肩高卧位为主,在此期间嘱咐患者和家属要合理地控制训练强度,避免强度过大。(2)手术中护理方法: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准备期间,护理人员应该主动与患者交流,并详细介绍手术的相关环境。另外在手术过程中由于患者需要保持一个体位,时间较长的情况下会出现颈部疼痛的情况,所以术中护理人员可协助患者完成相关体位的调整,对患者疼痛部分进行适当的按摩,以此缓解疼痛。完成手术后,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并观察手术创面的大小,以此为基础决定是否使用引流管,清理好患者皮肤上的血迹和消毒液,之后为患者盖好被子或毯子,以此进行保暖和隐私保护。(3)术后护理。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护理人员要护送患者进入病房,同时协助患者调整体位,以头低肩高位为主,另外严密地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观察是否稳定,待其稳定后将手术状况告知患者和家属,并对患者的头颈部进行适当的按摩,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

1.3观察指标

1.3.1心理状态分析

患者接受护理前和护理后,均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观察,一方面是焦虑情绪的评价,另一方面是抑郁情绪的评价。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完成焦虑评价,以50分为界限,高于50说明患者焦虑情绪明显,分数越低说明焦虑情绪越小。采用SDS(抑郁自评量表)完成抑郁评价,同样以50分为界限,分数越低说明不良情绪越小。

1.3.2生命体征分析

患者接受不同方法护理后,分别于麻醉前和术后1h对其心率、呼吸频率和平均静脉压进行测量,统计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n(%)为研究中计数资料,(x±s)为研究中计量资料,相关资料的分析和统计,使用计算机软件SPSS 23.0完成,记录相关数据后,对其进行检验,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使用t检验和X2检验。结果若有显著差异,则说明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2.1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较

护理前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56.87±5.26)分、(55.36±5.17)分;参照组护理前的相关评分为(56.52±5.17)分、(55.41±5.22)分,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34.69±1.96)分、(33.24±2.13)分;参照组相关评分分别为(43.62±1.84)分、(44.35±2.18)分;两组各项评分与护理前相比均有改善,其中研究组比参照组优势显著(P<0.05)。

2.2不同方法护理后比较两组麻醉前和术后1h生命体征

研究组护理后无论是麻醉前还是术后1h其各项生命体征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不同方法护理后比较两组麻醉前和术后1h生命体征x±s

组别

例数

心率(次/min)

呼吸频率(次/min)

平均静脉压(mmHg)

麻醉前

术后1h

麻醉前

术后1h

麻醉前

术后1h

研究组

40

65.39±11.96

68.72±12.18

19.29±1.38

18.61±1.81

100.27±18.58

101.22±18.87

参照组

40

73.48±12.22

75.06±14.25

23.25±1.42

22.88±2.17

119.02±19.12

120.27±20.17

t

6.568

7.123

4.521

4.587

11.258

11.147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当前手术治疗方法是甲状腺疾病患者临床治疗时的主要方式,采用手术治疗后患者的疾病可得到良好的恢复。然而手术治疗属于创伤性操作,术中导致患者产生一定的应激反应,另外患者对疾病和手术的了解有限,术前往往会产生较大的负性情绪,这种情况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这不利于麻醉的顺利进行也会对手术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增加了手术的风险性[2]。这种情况下,为了使患者手术期间的应激反应得到良好的控制,促进手术的顺利开展,使患者预后得到提高,就需要重视手术室相关护理工作的开展[3]

本研究过程中采用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方式进行研究组的护理,发现本组患者护理后不良情绪得到了良好的改善且与参照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同时患者的生命体征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是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将患者作为护理服务的中心,通过一系列的护理手段提高护理的优质性,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从而将患者的身体状态调整到最佳,减少各项生命体征的波动性,为手术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针对甲状腺疾病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其生命体征的稳定,具较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高颖,龙玲.手术室护理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心理状态与生命体征的影响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06):72-74.

[2]张梅,郭惠,朱梦璇.手术室心理干预对甲状腺癌患者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2,17(01):125-127.

[3]许祥华,孔媛媛,陈杨磊.手术室护理干预在改善全麻苏醒期患者心理状况及降低躁动发生率中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08):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