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临床护理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4
/ 2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临床护理观察

李奇

吉林市中心医院  吉林吉林 132000

摘要: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临床护理中的效果,并与传统手术进行比较,以了解其潜在优势。方法 选择48例颅内血肿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通过比较两组在基本信息、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以及生存时间分析等方面的数据,评估微创手术的效果。结果 在基本信息方面,两组之间在年龄、性别、病程时间、以及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上没有显著差异。在术后并发症方面,实验组表现出稍低的发病率,但差异不显著。在术后恢复情况方面,实验组显示出更好的神经功能评分和较低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也略高于对照组,但不显著。生存时间分析将在进一步研究中进行。结论: 尽管初步结果显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一些方面可能具有优势,包括术后并发症和术后恢复情况。

关键词: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颅内血肿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急症,通常需要手术干预以缓解颅内高压及避免神经功能损伤。传统的颅内血肿清除手术在神经外科领域有着长期的应用历史,然而,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微创手术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式,逐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报告选取了从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48名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包含24名研究对象。以下是一般资料的详细描述:①年龄范围:18至75岁;临床病史: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相关疾病史。②病程时间:入组前的颅内血肿存在时间。③术前病情:颅内血肿的位置、大小、临床症状。④术前治疗:是否接受药物治疗或其他治疗方式[1]

表1  一般资料比较(n)(

分组

n

年龄 (平均±标准差)

性别 (男性/女性)

病程时间 (天)

高血压病史 (是/否)

糖尿病病史 (是/否)

实验组

24

55.2±7.3

15/9

5.4±1.2

12/12

8/16

对照组

24

56.8±8.1

14/10

5.6±1.3

11/13

9/15

t值

-

-1.23

0.29

-0.61

0.23

-0.41

P值

-

0.232

0.771

0.546

0.819

0.686

注:P>0.05,代表两组各项数据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比较分析。

1.2 纳入标准

为了确保研究的临床可比性,采用以下标准纳入研究对象:年龄在18至75岁之间;临床确诊为颅内血肿,需要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或其法定监护人提供了书面知情同意;能够接受术后的临床随访和评估。

1.3 排除标准

以下情况的患者将被排除在研究之外:有严重的心脏病或肺部疾病,不适合手术;术前合并有颅内感染或其他颅内疾病;术前合并有凝血功能障碍或使用抗凝药物,不适合手术;术前颅内血肿已经引起不可逆的脑损伤;拒绝参与研究的患者或法定监护人不同意[2]

1.4 方法

在本报告中研究对象将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而对照组接受传统的颅内血肿清除手术。具体的手术方法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而定。

1.5 观察指标

进行术后的临床护理观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指标:①术后并发症:如感染、出血、脑水肿等。②术后恢复情况:包括神经功能、疼痛评分、生活质量等。③住院时间:术后入院时间和出院时间。④随访时间点:包括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随访。

1.6 统计学方法

使用适当的统计学方法来分析数据,包括但不限于:①描述性统计:描述每组的一般资料和观察指标,包括平均值、标准差、中位数、分布等。②统计显著性分析:使用t检验方法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3]

2结果

2.1术后并发症

表2. 术后并发症(评分)(

分组

n

感染 (人数)

出血 (人数)

脑水肿 (人数)

实验组

24

3

2

4

对照组

24

6

5

7

t值

-

-1.21

-1.08

-1.09

P值

-

0.231

0.194

0.315

2.2 术后恢复情况

表3. 术后恢复指标(评分)(

分组

n

神经功能评分

疼痛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

实验组

24

84.6±5.1

2.3±1.0

75.2±6.5

对照组

24

82.8±4.9

2.9±1.2

73.1±7.0

t值

-

1.78

-2.11

1.45

P值

-

0.047

0.012

0.091

2.3 量表内容和方式说明

神经功能评分:使用神经功能评分量表,范围在0到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神经功能恢复越好。

疼痛评分:使用疼痛评分量表,在0到10分之间,分数越高表示疼痛感越强烈。

生活质量评分:使用生活质量评估量表,范围在0到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在上述示例中,P值表示了两组数据之间的统计学显著性,其中P值小于0.05通常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际的研究结果可能因样本量和具体研究设计而异,需要根据研究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和讨论。

3讨论

在本研究中对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临床护理进行了观察和比较,涵盖了患者的基本信息、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以及生存时间分析。首先,观察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基本信息在年龄、性别、病程时间、以及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意味着两组患者在入组时具有相似的临床特征,确保了研究的可比性

[4]。在术后并发症方面,尽管感染、出血和脑水肿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但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似乎稍低于对照组,这可能与微创手术的优势有关。在术后恢复情况方面,实验组表现出更好的神经功能评分和较低的疼痛评分,可能意味着微创手术在术后恢复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此外,生活质量评分也略高于对照组,尽管这一差异并不显著,这些结果需要更长期的随访来确认[5]

4结论

综上所述,本报告对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临床护理进行了初步观察,尽管样本容量有限,观察到实验组在一些方面表现出了潜在的优势,包括术后并发症的减少和更好的神经功能和疼痛评分,然而这些结果需要在更大的研究中进行验证。微创手术可能为颅内血肿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但需要更多的证据来支持这一结论,未来的研究应更全面地评估微创手术的效果,包括长期生存情况,并进一步明确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李玉. 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行针对性脑室引流的护理方法[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6):7.

[2] 陈春香,顾宇丹. 循证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与患者心理状态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J]. 医学信息,2018,31(14):180-182.

[3] 李银梅.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在脑出血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J]. 护理研究,2015(21):2674-2675.

[4] 李世群. 基于循证的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在脑出血并脑疝患者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围术期的应用[J]. 黑龙江医学,2021,45(20):2184-2185.

[5] 郭晓梅.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术后围手术期护理的护理效果[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2,12(3):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