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纱》中的中国形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4
/ 2

《面纱》中的中国形象

孙小佳 王淑通讯作者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250001

摘要:威廉·萨姆赛特·毛姆是20世纪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和剧作家,他创作了大量以中国为背景或带有中国元素的小说。长篇小说《面纱》因其异域描写广受国内学者关注。本文通过对小说进行细致地分析和解读,深入了解20世纪东西方的历史,以公正客观的态度评析这部作品中的中国形象,探究双重形象背后的原因。

关键词:面纱 毛姆 形象学

毛姆的一生堪称传奇,他体验过不同的人生,看过不同的风景,偏偏他又是一个能执笔写作的人,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是他创作的灵感源泉。毛姆一生四处游历,见识甚广,其作品中充满了异域风情和异国文化。《面纱》便是毛姆游历中国之后,以中国为背景创作的一本短篇小说,不得不说,接近生活的故事最能震撼人心,而毛姆恰恰是一个观察生活,描写真实的人。

一、《面纱》中的正面形象

毛姆与中国渊源颇深,毛姆曾游历中国,他见过中国的江河湖海,见过中国的山川大漠,体验过中国的风土人情,见识过中国的古老智慧。中国对于毛姆来说是一个既神秘又真实的存在,他一度想去东方探索“未知世界的钥匙。”毛姆对中国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和文化给予高度的认可与赞扬,不过这并不代表毛姆真正理解中国文化,他认可和赞扬东方文化只是被古老文明所震撼或是企图以东方文明的智慧来拯救西方的工业文明。

  1. 满族公主

全书中唯一重点描述的中国人是韦丁顿的妻子,她是一位清朝没落贵族的格格。她的形象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她是古老东方文化的代名词,是神秘国度的缩影,也是毛姆想象中的中国人物形象。她的相貌符合千百年来西方对于中国女性的想象:“她的脸上涂了一层胭脂,脸颊从下眼皮到上嘴唇抹着厚厚的红粉”,“一双大大的眼睛微微斜睨”,“她像是一幅画,纤弱优美,使得凯蒂相形见绌”。凯蒂在第一次见到这位满洲格格后,“心里朦朦胧胧浮起一种遥远、神秘的感觉。是的,她方才意识到这里是东方,古老、玄异、深邃的东方。从这位体态优雅的女子身上,凯蒂隐约看到了东方的理想和信仰。”满洲格格促使凯蒂对中国的误解逐渐消失,她开始意识到中国虽没落为殖民地,但延续几千年的文明没有变,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高贵气质没有变。面对满洲格格代表的东方世界,凯蒂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她面庞后隐藏的是对世间万物的真知灼见,她五指修长的柔嫩的手,握的是这个未知世界的钥匙”,仿佛“世俗众生的忙忙碌碌、苦乐哀愁在她面前都是荒诞不经的。”从这一段叙述中不难看出,毛姆笔下满族公主的形象近乎完美。毛姆不是欣赏满洲格格这一单一的人物形象,他崇拜的是古老的东方文明。毛姆借凯蒂的视角重点描绘了满族公主这一人物形象,实际上毛姆是想借古老的东方智慧拯救西方的工业文明。殊不知,它对中国文明的想象给中国披上了另一层“面纱”,它并不是解救“未知世界的钥匙”,只是毛姆个人的精神寄托,是毛姆想象中构建的“他者”。

  1. 乡村风景

毛姆笔下的中国乡村风景俨然是一个世外桃源,与刚开始对湄潭府的恐惧,厌恶不同,凯蒂慢慢欣赏它的自然风光,宁静的风光让凯蒂的内心平静下来。“山上遍布着整整齐齐的稻田,农舍都是蛰居在竹林里,显得安逸而温馨。他们穿过粗陋的村落,途经人头攒动的城镇,这些城镇都拿围墙护起来,好像是弥撒书里面描述过的古城。初秋的阳光十分宜人,如果是在清晨,朦朦胧胧的晨光洒在整齐的稻田上,给人恍如仙境的感觉。刚开始的时候会有点冷,随后便会令人欣慰地暖和起来。凯蒂沐浴在晨光里,尽情地享有着难得的幸福感受。”毛姆在书中描绘的是一种怡然自得的生活场景,一种悠然自在的生活方式,这让人不禁想到陶渊明笔下“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世外桃源。美丽的田园风光,纯朴的劳动人民和落日微风等自然风光构成了一幅和谐静谧的乡村风景图。毛姆对于湄潭府乡村风景的描述,无疑是毛姆对中国的另一种想象。毛姆将中国乡村描绘成世外桃源,把中国拉回到古代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这种描述显然与20世纪初的中国现实不符。

3.道家思想

在意识形态方面,中国世外桃源的形象主要体现在道家思想上。“道”是毛姆寻求精神自由的出路,毛姆在书中这样阐释:“道是一条世间万物都行走于上的永恒的路。”“因为道本身也是万物之一。道中充盈着万物,同时又虚无一物。万物由道而生,循着道成长,而后又回归于道。”“它是万物寄居的避难之所。它赐予了万物行事的法则,然后任由它们自长自成。依照着道,卑下会变成英武,驼背也可以变为挺拔。失败可能带来成功,而成功则附藏着失败。但是谁能辨别两者何时交替?追求和平的人可能会平顺如孩童。中庸练达会使势强的人旗开得胜,使势弱的人回避安身。征服自己的人是最强的人。”毛姆借韦丁顿之口表达自己对道家思想的理解与认可。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道家倡导尊重自然,尊重事物发展的顺序和规律,这正是当时的西方所缺乏的。20世纪初的英国在经历了工业革命之后,经济飞速发展,国家日益强大,但随之而来的是贫富差距日益增大,人们精神生活贫乏,整个社会形成了一种追名逐利的风气。人与人之间感情淡漠,人们找不到精神寄托,也看不到未知世界的方向。毛姆认为东方文明是西方社会的救赎,他认为中国这种古老而崇尚自然的文明可以洗涤西方人被工业文明日渐污染的心灵,这种“有道无为”“清静自然”的思想正是西方现代社会迫切需要的。即便毛姆崇尚道家思想,但他仍然没有摆脱西方主义的桎梏,他仅仅是想借道家思想来弥补西方社会过快发展而带来的缺陷,这也就决定了毛姆不可能真正理解道家思想,不可能窥得中国古老智慧的全貌。

二、《面纱》中的负面形象

毛姆将故事背景设置在瘟疫横行的湄潭府小镇,这里是充满神秘而恐怖的异域,脏乱不堪、疾病肆虐、破败凄凉。凯蒂从香港到梅潭府的路途中就发现这里的街道“不整洁”,到了梅潭府后发现那儿的情况更糟糕,“街上到处跑着出生不久的鸡狗鹅鸭,到处是垃圾粪便,臭气熏天”,瘟疫肆虐的小城到处蔓延着死亡的气息,凯蒂在去修道院的路上就觉得“城里的街道上空荡荡的,简直像个死城”。摆渡的人面色“像死人一样灰白”,衣衫褴褛的乞丐“皮肤粗糙,坚硬,像是硝过的山羊皮”。城里的人们“在痛苦中挣扎着,在恐惧之中走向死亡,而大自然竟对此无动于衷”。跟衰败萧条景象一致的是,这里的人愚昧无知、麻木迟钝。他们没有言说的权力,无名无姓。在这里下层民众永远是肮脏的、卑微的,以苦役、轿夫、农民、乞丐为代表。这里的妇女是没有地位的,男士只会把修女的包放在轿子上而不会把轿子让给修女,婢女只能坐两人抬的轿子,因为主仆有别。这里的人漠视生命,随意遗弃孩子,修道院院长告诉凯蒂“孤儿并不是失去父母,而是她们的父母想舍弃她们”。这里的官员们一边对比他们地位低的官吏或者民众高高在上、不可一世,一边又对瓦尔特等唯唯诺诺、低声下气。

中国的环境,官员,底层民众,习俗制度在毛姆作品中都以负面形象出现,毛姆给他们的是毫不留情的贬低和批评。毛姆对湄潭府小镇的描述一部分来自于他亲身游历中国后的经历,可能他在某年某处的中国看到过一个湄潭府小镇,但他对这个小镇的描述只是基于旁观者的眼见,并没有深入了解这个小镇;另一部分来自于文学作品创作的想象和利用,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但在文学作品创作的过程中,还有许多想象再创作的过程。毛姆作为一个异国作家,他所描写的中国不过是通过文化利用来达到宣扬自己国家文化的目的。

[参考资料]

[1] Brander, Laurence. Somerset Maugham: A Guide. New York: Barnes & Noble, 1963.

[2] Burt, Forrest D. W. Somerset Maugham. Boston: Twayne Publishers, 1985.

[3] 张艳花. 毛姆与中国[D]. 复旦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