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加快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步伐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5
/ 2

沧州市加快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步伐研究

石秋红

沧州师范学院 河北沧州061001

摘 要:自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确立以来,沧州市身处环渤海中心地带,借助位于京津一小时经济圈的区位优势,主动作为、抢抓机遇,坚持以京津优质要素补足短板、强化弱项,在承接、引进项目中注重调整结构、塑造产业,在服务企业中注重发挥市场作用、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本地产业结构,不断开创沧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文章细致总结沧州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进程及成果,分析在结构优化升级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短板,发挥自身专长并结合工作实践,探索提出沧州全面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本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路径。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结构优化;经济转型;沧州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沧州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部署,立足自身优势,牢牢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创新机制、优化环境、搭建平台,在多个领域取得新突破。北京现代沧州工厂已累计产销整车38万辆;渤海新区·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园已签约入园药企137家、总投资438亿元;明珠商贸城成为北京“动批”“大红门”“八里桥”批发市场外迁承接地,已有万余家北京服装商户落户沧州。

一、欲引凤来先栽树,沧州稳步落实自身建设

企业是否“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是所有政府对于经济发展中必须面临的问题。便捷的交通环境成为企业安家落户的首先条件,不仅要求高质量的将产品制造出来,更需要完善的交通体系、有利的政策支持相互配合,才能使企业真正下定决心落户沧州。沧州市有京沪高铁和京九、京沪、朔黄、邯黄等8条铁路及7条高速公路。目前20万吨级航道和20万吨级矿石码头建成投用,港口腹地覆盖冀中南、鲁西北、豫北、晋中南、陕西、内蒙等地区,成为全国第一大能源港。交通的便利成了企业来沧州考量的第一要素。

沧州市近年来围绕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建立民营企业“直通车”制度,开展“一站式、便捷式、解难式”综合服务;推行“一趟清”“不见面”审批,项目一经落地,各相关手续由地方协同部门全程代理跑办。同时针对外来客商生产生活需求,研究完善社区管理机制,在重点项目周边谋划新建公寓式住宅和基础教育设施,让客商真正扎根沧州、安居乐业。

足够数量的人才支持才能够让企业有着长远的发展,目前沧州市与中关村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北京海外学人中心、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和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委员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北京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渤海新区产业基地、北京海外高层次人才渤海新区产业化促进基地等一批国家级试验基地稳步推进。让企业免除了今后发展过程中将面临的人才短缺问题,将时间和精力更好的集中在企业自身发展上来。

二、待凤来后谋发展,沧州加快推进协同发展

沧州市聚焦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战略定位不放松,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建立和完善项目谋划、洽谈、落地等九大机制,全力提升协同发展质量。坚定走好走好“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新路。

坚持发展新理念,注重质量效益。坚持做到注重规划引领、制造业、创新驱动、绿色发展、集约发展、外向型经济,始终严守发展底线不松懈。截至目前沧州全市年营业收入超50亿元产业集群33个、超100亿元10个。拥有省级以上开发区18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1个,形成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管道冶金、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五大主导产业,并以北京现代、北汽、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园、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园等重大项目为支撑,加快培育壮大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生物医药、时尚服装服饰、激光及智能制造、现代物流等“新动能、新引擎”。其中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已签约落地项目中,高新技术企业超过半数,累计承接京津合作项目中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近80%。

依托渤海新区双创中心、新林坡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大力推广众创、众包、众筹、众扶等模式,吸引更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创业、落地生根。1-5月份,新增市场主体3754户,累计达到41038万户,同比增长18.4%。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600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

京津冀协同发展五年以来,河北沧州坚持在项目引进中注重塑造产业、在承接转移中注重升级、在服务中跟上管理、在政府推动中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不断在服务对接中加快发展自己。累计引进京津合作项目1100多个,协议总投资5714亿元。未来沧州市仍将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期,承接转移提升产业层次,以京津优质要素补短板、强弱项,带动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浪潮中去。

三、项目引进重塑造,沧州凝聚高质量发展持久动力

围绕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体现沧州特色,加快沧州发展”,以项目为抓手,以产业为纽带,形成要素集聚。坚持上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充分发挥港口、土地资源优势,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服装服饰三大产业正在协同发展中加快崛起。除汽车制造业承接的重点产业协同项目北京现代沧州工厂,北汽威旺黄骅基地新能源汽车实现量产,两个项目带动韩国世源、和信海纳川等一批世界知名汽车配套企业落户沧州,建成汽车及零部件项目200余个,整车产能达90万辆,全部达产后,可形成千亿元产值的产业。渤海新区·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园,签约入园药企已有46家开工建设或竣工投产,完成投资近百亿元。服装服饰产业方面,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转移投资和体量最大的轻工生产项目沧州明珠国际服饰产业特色小镇,已有300多家北京服装加工生产企业基本建成投产。

  1. 在承接转移中注重产业升级,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和发展水平。承接了一批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绿色环保的项目,以京津优质生产要素带动沧州市产业升级,产业结构调整迈出坚实步伐。聚焦创新驱动促承接,先后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建设公共研发转化基地和科技孵化器,涌现出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京津冀区域中心等20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以及北京科创园渤海新区产业基地、北交大轨道交通综合研发实验基地、北航科技园、南开大学沧州渤海新区绿色化工研究院等一批科技孵化基地、创业园区。聚焦绿色发展促承接,河间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作为全国第四家、北方唯一一家获批的国家级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揭牌成立,再制造产品交易中心、体验中心、电子商务中心投入运营。

  2. 在服务中注重加强管理,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为了让项目 “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沧州市不遗余力抓好配套服务和管理,全面提升营商环境对沧州市企业的吸引力和向心力,让企业和商户愿意扎根沧州、建设沧州,做沧州新市民。在生活环境上,以提升城市品质为重点,开展运动休闲城市、卫生城市、智慧城市、海绵城市、森林城市、文明城市“六城联创”,全面提升城市服务功能,特别是在明珠商贸城、明珠国际服饰产业特色小镇周边规划建设了一批公寓式住宅小区,真正让迁来的商户能够扎根沧州、安居乐业。在管理服务上,对明珠商贸城实施社区管理机制,设置多个警务岗亭、警务室、模块消防站,为商户提供完善的安全保障;新建幼儿园、小学、初中等基础教育设施,让外来客商子女享受本地高质量教育,为商户们解决了后顾之忧。

  1. 在党委和政府推动中注重发挥市场作用,形成全方位对接合作的浓厚氛围。在推进协同发展中,沧州市始终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提升协同发展的综合效益。在平台建设上,围绕“来得了、接得住、接得好”,重点打造“渤海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沧州现代产业基地、任丘石化产业基地”三大省级承接平台,大力提升18个省级以上开发区的能级和水平,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了借力发展、错位发展、聚集发展,积极引导京津产业有序疏解、精准承接。在互联互通上,围绕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全力推进石衡沧港、津沧、环渤海、雄沧港等城际铁路前期工作;建成京沪高速公路沧州至冀鲁界段工程,推进京德、京沪高速公路北延、曲港、邯港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继续加强黄骅综合大港开发建设,中捷通用机场正式投用。在对接交流上,加强与京津各市区的精准对接,建立常态长效机制。沧州市与北京丰台区对接,建立了北京丰台—沧州(大红门)项目服务中心;与天津签署系列框架协议,沧州各县(市、区)与天津各区进行一对一精准对接,推动产业、科技、医疗、教育多领域合作。

同时,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成立沧州市招商中心,发挥好民间招商力量作用,稳步拓展合作领域,积极探索创新合作模式,有力提升了沧州市市场化、社会化招商水平,切实推动了合作项目落地。

参考文献:

[1]鲁继通,张晶.《工业技术经济》.京津冀城市群耦合协调发展及时空演化研究. 2018.12.

基金项目:2023沧州市社会发展研究课题(2023039-沧州市加快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步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