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5
/ 3

浅谈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林苗淼

沈阳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省沈阳市110168

摘要:所谓社会思潮,是指某一特定时期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状况,并适应相当一部分人的心里状况和要求,在社会上流传甚广、影响较大的思想潮流。其实质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学术文化观点和实践在社会层面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及它们与社会政治经济间相互制约的总和或总体特征。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马克思主义也在逐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我们国家不断出现的社会思潮相互融合和影响,形成了中国化特色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引领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当代社会思潮融合了马克思主义继续更好的引领我们的发展。两者对中国画民族的发展都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当代社会思潮   引领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对我们的影响

近代西方的炮火向中国袭来,我们当时尝试了很多方法但是依旧无法拯救中国,直到马克思主义的传入,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当时的中国已经长期处在封建压迫下,马克思主义的进入成为了中国文化和思想上的武器,中国的民族独立,思想进步才得到了发展。马克思主义“启蒙”了中国,让中国走出了自然经济,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马克思主义在当时推动了中国人思想上的启蒙,鼓励中国人民改变自己的命运。中国人一边向西方文明学习,一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向着社会主义前进。新中国成立之初毛主席就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上了日程,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说,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发展,虽然中间经历了十年“文化大革命”,但是还有很多文化工作者顶着压力继续前进,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资料书籍,正是这些人才能使我国的哲学事业留下宝贵的印记。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现实相结合。在短短的28年内,中国人民的头上的三座大山都被推翻了,建立了一个人民是国家主人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实施了社会主义转型,建立了社会主义人民财产制度,并取得了成功。实现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中国的所有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基本的政治和体制基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不断加深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认识,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党的科学理论指引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战胜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把握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是我们党走向决定现代中国命运的改革开放的关键之举。它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马克思主义视角和方法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因此,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始终坚持以经济结构为中心、发展为绝对原则、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始终坚持尊重和支持人民的开拓精神,为实现、保护和发展中国奠定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我国的发展,是我们如何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地回应新时代的发展。我们应该适应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时代问题,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这重大时代问题,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我们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发展,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依规治党、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明确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二.当代社会思潮对我们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思潮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道德情操、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具有强大的遗传性,渗透在每一位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为建设今天中国的新文化提供了历史的基础和客观依据,它对现实社会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实社会的积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在当今国际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和谐国家,实现民族复兴乃至实现世界大同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传统文化是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基石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她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的尊严,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层面的具体标志,是矗立于世界之林的“形象”。特别是在中国历史上一些名副其实的不朽之作,世代相传,百读不厌,而且其智慧之火将永不会熄灭,照耀着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珍惜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尊严,抢救保护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尤其青年一代首先要树立尊重传统文化的理念,不仅要自觉从书本上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还要懂得中华传统民俗、习惯,既要懂得民族的现实,又要更多地了解民族的历史,懂得民族的精神实质和民族的利益所在。说到底,只有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从根本上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只有不断强化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使中华民族的资源得到更为充分和有效的发挥与利用,才能使中华民族在地球村中发出更为响亮的声音,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传统文化是构建良好民族心理的基础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多与王朝政治或社会理想相关联。一部陈旧老书,一部古代文学经典,披散着历史的灰尘,脱落于现代社会,特别是易中天、于丹等当代大家以古人圣贤道理为原料,深人浅出地将中国历史文化与现实社会及其生活紧密结合,使老百姓入心人胃,并给大众生活中遇到的一个个鲜活的实际问题以启示,而且能与实际生活中为人处事的经验总结相验证,也能给受过创伤者的心灵以抚慰,提升着人们的思想道德品位,开阔着人们的眼界与胸怀,在诊译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中发挥了构造民族心理的作用。

这两个方面说明了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思潮的影响,而社会思潮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反映特定环境中在人们的利益或需求的驱动下形成的某种思想潮流。这种思想潮流在它存在的环境中或多或少地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并且有着自身存在的独特的时代意义。

而当今时代的社会思潮主要表现为民众对政治经济的参与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民众能更清晰直观的看到参与国家大事,而不是像之前一样局限于从新闻联播中了解国家大事,这样有助于提高民众的积极性但是同时也有不可忽视的缺点。民众具有凝聚力可以同仇敌忾的对待不公平的,令人发指的事物,例如前几天轰动的“唐山打人事件”,在事件发生后,民众对此事的关注度不断上升,上层领导组织也积极应对,嫌疑人抓捕归案。这个事件当中体现了人民的凝聚力,人民万众一心关注这个事件,让犯罪者无处可逃,无路可走。当犯罪者被抓捕的时候,人民在网上欢呼雀跃,这正体现了民众的参与性,民众关注国家大事。但是相对应的人民对事件发表意见也有局限性,这就是缺点。例如前几天的阿富汗战争,民众在网上看到了这场战争,认为战争是让别的国家都害怕我们国家的唯一途径,所以网络上就出现了大量的“声音”支持战争,网络的传播性太快,一部分民众就认为战争是正确的,从而就发表支持战争的意见,这是民众参与政治的弊端。在现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更应该加强对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但是不能把之前的马克思主义照搬过来,而是应该和“网络大思潮”结合。

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世界政治的多极化发展也给我们带来了影响,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使得我们有了机遇和发展,国与国之间交流也频繁。而我们国家在苏联解体后变成了世界唯一一个社会主义大国,所以使得我们要承受更多的来自资本主义国家的思想挑战。国际反华势力对我们国家还虎视眈眈,他们反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反对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所以他们通过网络途径来“诱导”我们,使得我们信服他们的思想,是我们价值观念失常,从而完成他们想要“瓦解”我们的目的。国外的反华势力还会让我们丧失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一旦我们年轻人丧失了这些东西就会丧失民族的独特性,丧失我们的民族历史感,我们会越来越喜欢外国文化,越来越推崇外国的生活方式,否认中国的历史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造成阻碍,不利于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

我们现在的思潮还有泛娱乐化,现在新一代的青年普遍崇尚“娱乐至死”,都认为娱乐是最重要的,我国是一个文化繁荣的国家,如果不好好传承自己的文化我们的民族就会自取灭亡。现在历史被随意篡改戏说,不尊重历史人物常有发生,这会给现在的青少年不好的引导,引导他们扭曲历史,不知道真正的历史。让我国民众的历史观,价值观受到冲击受到侵蚀。除了泛娱乐化,我国现在的社会思潮还有个人主义,个人主义在我国盛行,青少年们只管自己不管他人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紧随其后的是享乐主义,人们奉行“金钱至上”,“只要有钱什么都不是事””没有钱解决不了的,有就是钱还不够多“这些话语已经是民众的口头禅,民众认为金钱是一切,有了金钱就可以享受一切,民众们享受的是物质上的追求,而不是精神上的。民众们被泛娱乐化,个人主义,享受主义这三种主义包围,这三种思想很大一部分是从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传播过来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这些思想荼毒了民众,让民众不再信任马克思主义。

与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等流行的娱乐工具相比,报纸,书本,踏青等娱乐方式在年轻人中不再占主要地位。资本市场因为娱乐的潜力而变得年轻,游戏、直播、短视频等娱乐方式在年轻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年轻人娱乐内容带到了基础市场,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年轻人的娱乐需求都得到了满足。但是同时不可避免的情况发生了,在追求利润的驱动下,一些娱乐方式和内容已经变得非法和超负荷,例如在野蛮增长时期使用新的在线娱乐工具来传播影响青少年的非法视频,把一些“劣质艺人”用流量包装成偶像,给社会带来不好的影响,用短视频传播“金钱至上”的观点来荼毒一些还没有建立起正确价值观的未成年学生。现在热搜上的话题都是哪个“明星”出轨啦,哪个“明星”走了红毯,这些过于娱乐化的字眼,而国家话题都被挤了下去,使得青少年并不清楚国家大事,这样会潜移默化的造成青少年对于国家大事的漠不关心。

三.马克思主义和当代社会思潮融合

针对当代思潮带来的各种影响,我们应该怎么解决呢,有人会说用之前的马克思主义来解决,让马克思主义传入民众心中。不可否认这种行为是对的,但是并不应该都采纳,我们应该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潮相融合。

例如全国上下的中学学校要求

学生必须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有些学生会背不会写,有些学生会背会写但是不知道其中的意思。关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工作仅仅是“落实”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党和政府应加强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工作的监管力度,设立专门负责相关工作的部门;相关部门应该全面贯彻落实相关的工作,不搞形式主义,切切实实地把相关工作落实到位。

为了更好地研究社会思潮与马克思主义相关的内容,更好地克服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文化自觉带来的消极影响,各大高校之间应加强交流学术理论的研究工作。高校与高校之间,应该就针对社会思潮与文化自觉这个课题,组织相关专业的研究者、学习者参加,并采取座谈、讨论、演讲、展示、实验、发表研究成果等方式进行探讨、论证、研究活动,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分享研究成果与经验。

当代社会思潮非常活跃,消极思潮和积极思潮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复杂多变。民众的思想也受到影响变得复杂多元,积极的文化产生了积极的思潮,消极的文化产生了消极的思潮,但是他们没有明确的分界线,所以需要民众自己去辨认。相对应的多种思潮也证明了我们国家与外国交流密切,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我国的当代的泛娱乐化,个人主义,享受主义这些不好的思潮都挑战着马克思主义社会价值观。虽然说这些思想是不好的,但是我们不能一味的压制,而是要吸取历史教训进行正确的引导,鼓励、支持有利于国家发展民族团结人民进步的先

进思潮,坚决抵制否定党和国家的反动思潮。取其精华、去其槽粕,从而使各种文化思潮更好地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

泛娱乐主义很容易被资本和技术强化和传播,肤浅、低俗、冲动和虚幻的内容并不少见。资本的营利性和技术的渗透必须受到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的指导和规范,以满足现代青年日益增长的娱乐需求,同时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让他们找到实现自己真实价值和生活价值的方法,避免在过度娱乐中迷失方向。

任何思潮都有产生的原因,我们应该反思这种思潮为什么会出现,然后加以改正,并且积极耐心的引导这些思潮,用科学的方式研究消灭这些思潮的方式方法。我们要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才能更好的把马克思主义和当代思潮融合到一起。我们的社会在发展中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出现很多新的思潮,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这些思潮,而不是害怕,犹豫。我们在思潮的涌动下肯定会发生很多矛盾,我们要具体分析才能使我们的社会向前发展,而不是止步不前。我们应该把马克思主义和当代社会思潮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我们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