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师范专业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5
/ 2

地方院校师范专业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研究

王冠正 刘明松

黑河学院

摘要:多元文化观点在地方院校师范专业音乐教育人才培养中的运用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提高地方院校师范专业学生音乐水平的有效方式,可以为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专业人才。但在音乐教育人才培养具体方面,部分地方院校师范专业还存在观念落后、思维僵化、重心偏移以及理实分离等情况。对此,地方院校师范专业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借鉴国外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经验,在培养学生多元文化音乐观念的同时,提升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关键词:多元文化;地方院校师范专业;音乐教育

多元文化背景下,地方院校师范专业音乐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工作的开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音乐专业水平,培养学生正确的音乐文化观念,提升地方院校师范专业音乐人才培养质量。但部分地方院校师范专业存在对多元文化观念了解不足、思维固化、沟通有限以及重心偏移等问题,导致实际人才培养效果并不理想。

1.地方院校师范专业音乐人才培养观念滞后——以欧洲为中心

多元文化背景下,地方院校师范专业音乐人才培养式探究工作的开展强调对不同国家民族音乐文化的尊重与理解,但部分地方院校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观念仍需进一步更新。其一,部分地方院校师范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关注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以及考级状况,未将多元文化观念以及正确音乐学习态度融入具体的音乐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音乐观念有待进一步更新。其二,部分地方院校师范专业在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上仍然存在一定的欧洲中心倾向。以白城师范学院为例,该校在音乐人才培养过程中虽然强调对于当地特色民族教育资源的运用,但多局限在乐理、识谱以及唱法等欧洲音乐框架之下,未能充分贯彻民族音乐文化观念,对于学生实际音乐专业水平以及多元文化观念培养帮

助有限。

2.地方院校师范专业音乐人才培养思维固化——批判思维不足

多元文化视角下探究地方院校师范专业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既需要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也需要教师创新思维模式。但由于部分地方院校师范专业音乐教育专业教师在学生时代接受的就是以欧洲古典音乐教育为主体的音乐教育,其在创新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运用欧洲音乐观开展音乐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其一,部分地方院校师范专业音乐教育人才培养以技术理性思维为主导,人才培养模式的设置与构建仍然以乐理、五线谱、作曲技法以及西洋乐器等途径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其他国家与民族的音乐文化,对于地方院校师范专业学生正确音乐价值观的培养以及音乐水平的提升帮助有限。其二,地方院校师范专业学生作为教师队伍的预备人才,需要在充分了解世界各国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坚定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性与正确性,从而在步入职场后正确引导学生的音乐观念。但部分地方院校师范专业音乐教师在教学模式制定的过程中,过分强调对不同国家与民族音乐文化的包容与理解,忽略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学生音乐教学能力的提升。

3.地方院校师范专业音乐人才培养沟通不足——理论实践分离

地方院校师范专业音乐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工作与多元文化视角的结合,需要教师兼顾理论与实践,加强沟通,提升多元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但部分地方院校师范专业并未建立完善的教师教学研讨机制,人才培养模式与院校实际情况不完全契合,可行性与专业度有限。其一,地方院校师范专业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需要兼顾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且多元文化观点的引入需要讨论相关国家音乐文化的运用方式、路径以及切入角度,但部分理论教师与实践教师的实际交流沟通有限,并未就教学进度、教学方式以及多元文化观点的运用等方面进行全面沟通,导致学生理解与贯彻多元文化观念的水平参差不齐,实际人才培养质量并未得到有效提升。其二,多元文化视角下,部分地方院校师范专业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遵循单向教育模式思路,各教学模式的核心集中于理论指导实践,学生在课上所学的多元化音乐价值观念以及音乐专业知识虽然可以对其实际专业实践进行指导,但缺乏从实践回归理论这一步骤,不利于学生融合调整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不利于学生今后音乐教学能力的提升。

4.地方院校师范专业音乐人才培养重心偏移——忽略学生地位

多元文化视角下,地方院校师范专业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尝试、探究与实践需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但实际上,部分地方院校师范专业人才培养仍旧存在重心偏移的情况。其一,以“教”为中心,而非以“学”为中心。部分地方院校师范专业教师强调“教”的过程而非“学”的体验,人才培养模式的导入、实践以及评价等主要以教师为主体,忽略了学生作为多元文化视角下地方院校师范专业音乐教学模式重要参与者的意见与想法,导致学生学习体验较差,对于学生正确音乐文化观念的培养与树立帮助有限。其二,重“教师”而非“学生”。部分地方院校师范专业仍将教师作为知识信息的主体,忽略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生在信息与资料查询中的主体性与主动性,导致地方院校师范专业创新的音乐人才培养模式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5.结语

创新地方院校师范专业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会间接影响学生的音乐教育观念,有助于学生在走上教学岗位之后,贯彻落实多元文化教育观点,推动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的优化与完善。尤其是多元文化背景下,地方院校师范专业音乐人才培养不仅需要学生在理论课程中深入了解掌握其他国家音乐文化,而且需要学生在岗位实习中实践与落实其所学到的音乐知识以及音乐文化观念。因此,地方院校师范专业需要建立完善的教师沟通机制。并将实习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教学经验与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融合,继而内化到自身原有知识结构中。

参考文献

[1]杜成颖.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中国教育学刊,2019(S1).

[2]刘桂珍.中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的时代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