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5
/ 2

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边明晶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育秀小学  250002

摘要:数学是一门需要灵活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学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逆向思维是一种从相反方向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讲解,更要注重对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提升学生运用逆向思维分析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为其解题能力的有效提升奠定坚实基础。为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小学数学教师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在课堂中有效渗透逆向思维,以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逆向思维;小学数学;应用研究

引言

逆向思维教学是先确定学习目标,再根据目标对评价方法进行设计,最后设计能达到预期学习结果的具体教学活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逆向思维有利于驱动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拓展学习视角,让学生们更好地走进数学、思考数学,并将所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于现实生活,学以致用。

1逆向思维能力的基本概念

逆向思维是指从相反的角度分析某个观点,是一种反向探索事物本质的思维模式。学生运用逆向思维分析问题时,要从对立的方向出发,在反向推论中将原本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高效解决问题。而逆向思维能力则是指运用逆向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初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分析问题时若是没有思路,便可以结合之前学过的理论知识从反方向推理。这样,学生不仅能够获取全新的解题思路,还可以摆脱旧有思维的限制,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理清解题思路。也就是说,逆向思维能力是指学生为了解决具体问题,利用相反的视角加以分析,从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灵感,促进思维发展的能力。

2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过度强调基础知识

学习数学学科,基础知识必不可少。只有学会了这些基础知识,学生们才能将它们运用到学习解题乃至生活问题等方面,实现灵活学习,提高学习成绩。但是,这不意味着只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记忆就足够了,这只是为之后的学习打一个基础,要想学生有更高层次的提高,帮助他们突破瓶颈,取得更高的成绩,这是远远不够的。比如,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老师们有些急于求成,想要学生们能快速提高卷面成绩,所以就开始严格要求学生们对数学公式进行背诵,还有一味地记忆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进而就忽略了让学生们自己思索的过程。教师们上课也更重视知识的输出,而忽视了学生自己理解和消化课堂上所讲的内容,也忽视了让学生们互相交流,表达自己看法的过程。这种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们难以对学过的知识点产生深刻的理解,让他们难以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容易找不到方向,并且机械教学使学生们丧失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并不愿意深入理解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更无法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

2.2数学教育模式缺乏变化

教育制度的变革,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加大了数学老师的压力,新的教育制度要求数学课程教学要有更高的标准,但是数学课程的课时却没有增加,这无疑是对数学教师的一个重大挑战。为了使学生们能取得更理想的成绩,数学教师往往会选择沿用之前熟悉的教育方式,且更加严格要求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教师们没有足够的勇气去创新探索一个新的教育方式。这种情况就导致数学课程教学依然是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数学试题教学也仅仅局限在给学生讲明解题步骤和所需要的数学公式等。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能让学生机械地记忆知识点,并不能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不利于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和自我水平的提升。

3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策略

3.1丰富学生分析机会,培养学生逆向思维

数学解题方法是非常多样的,学生只有掌握正确的数学解题方法,合理应用数学解题方法解题,才能提高数学解题的效率和质量。学生合理应用数学解题方法的前提,就是能够正确认识数学问题,且掌握丰富的解题方法。教师可以丰富学生分析数学问题的机会,以此丰富学生实施反向推导的机会,从而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应用解题方法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逆向思维。

3.2设置开放性问题,拓展独立思考空间

课堂互动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主动参与互动,在拓展独立思考空间的同时为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了解班级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导他们从对立的角度分析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充分培养逆向思维。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深入研究课堂内容,经过多个视角的分析深化理解,能够运用数学知识灵活解决各种问题,不仅达到了培养逆向思维能力的目的,还有利于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

3.3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提高学习主动性

不同学生对知识接受程度不同,擅长的科目也不同,因此对于具有不同数学水平的学生们,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依然以自己的节奏教学会出现水平低的学生跟不上教学步伐,或者是水平高的学生无法实现更高水平的突破,这就需要教师们因材施教,要与学生多交流,这样可以为学生们进行数学知识学习以及培养他们的逆向思维提供有效的帮助。同时可能存在某些老师歧视基础差的学生的情况,这样很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们应该避免唯成绩论,不要只关注同学的成绩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有开放的心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让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同时能够更好地培养逆向数学思维,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数学问题解答和学习,提升数学水平。

3.4引导学生从解决方案出发,思考问题的起点和关键步骤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解决方案出发,思考问题的起点和关键步骤,旨在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深入理解问题并通过分析问题的关键要素和步骤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从解决方案出发,意味着要先让学生先尝试解决问题,然后反过来思考问题的起点,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索,产生对问题的直觉和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思考问题的前提条件和已知信息,以确定问题的起点,这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的要求和限制,并为后续解决方案的制订提供指导。

3.5用于平均数运算教学

平均数是小学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求一组数的平均数只需将该组数相加除以数的个数即可。平均数的概念不难理解,在给出具体数后只要认真计算便不难得出平均数。这种正向考查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小,但部分习题会给出平均数,要求学生分析平均数以及平均数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问题相对来说较为抽象,需深入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搞清楚平均数与原数之间内在联系的同时,灵活进行逆向推理。教学实践中,为提高学生解答相关问题的能力,教师既要列举具体的生活案例,为学生讲解求平均数的各种方法,还要创设能锻炼学生逆向思维的问题情境,使其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确保问题得到高效解决。

结语

逆向思维是帮助学生们深入数学学习,发现数学魅力,解决数学难题的关键所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结合学生们熟悉的生活场景、故事等,融入教学中,以此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依托具体的题目,层层展开分析,鼓励学生从不同的方向思考问题,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白映星.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21(4):61-62.

[2]马晓兰.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解题中的作用与培养策略[J].才智,2020(35):72-73.

[3]王斌.试论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解题中的作用与培养[J].学苑教育,2020(31):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