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构建与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6
/ 2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构建与效果评价

刘定奎

510322198707107815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结合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在本科专业课程教学中全面融入思政元素对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例,通过对培养方案的剖析,从课程链、知识链、历史链三重维度构建立体思政体系,在思政元素设计过程中融入中国故事、校史故事和专业故事,结合国家、地区以及行业的经济发展过程,用生动鲜活的科学与实践经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明确个人的职业发展方向。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构建;效果评价

引言

新工科建设是在新经济、新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教育发展新思路,要求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操作能力强、适应新经济发展需求的创新型高质量复合人才。衡阳师范学院是一所地方本科师范院校,1999年升级为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2018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4年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开始招生,目前已培养该专业学生近千人。该专业的实践教学工作经过数次变革,目前分为第六学期为时2周的专业见习、第七学期为时12周的专业实习两个阶段来完成。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在初步把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了解所学专业相关领域的重要化工生产工艺流程、提高实际生产中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学生毕业后从事该领域的相关工作奠定基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该专业的实践教学,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如何深化校企合作,构建协同育人、符合地方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体系,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

1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课程思政与培养方案的有机融合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作为一个典型的工科专业,我校的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系统掌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制备、加工成型、结构分析、功能改性等方面从事技术研究、产品开发与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能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课程体系的设置,基于材料类专业大类教学的情况,学生在前三学期主要接受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教育课程,而专业课程的开设始于第四学期。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作为一个强调应用的工科专业,其源头高分子科学(主要是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同时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这要求我们在专业核心课安排方面必需考虑知识的衔接,基于此,我们先后设置了高分子化学及实验、高分子物理及实验、高分子材料加工流变学、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学、功能高分子材料、材料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等课程。上述专业核心课以高分子化学及物理为核心,从位于产业链上游的高分子材料合成,延伸到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从材料的分子结构设计,延伸到材料的功能化改性;从材料的微观结构表征,延伸到制品的宏观性能应用。

2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部分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缺乏企业生产实践经验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在生产实习中,由该专业的教师带队,针对学生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维持纪律,保证学生的安全。但以目前学院教师的组成来看,大部分博士教师从学校到学校,虽然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对企业的实际生产现状、工艺流程、生产装置等不清楚,缺乏工厂实践的经历。另有一部分教师虽然有化工企业工作的经验,近年来,更多地以发表论文、申请纵向科研项目为主要科研工作的内容,对企业生产现状缺乏了解。这导致校内实习指导教师无法密切配合企业工程师(技术人员)对企业内的生产工艺流程或者产品结构进行讲解,无法对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2.2实践教学过程比较单调,缺乏广度和深度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工科专业的招生人数也逐年上升,而由于企业智能化生产条件的改善,能够提供实际操作的岗位大大减少,这导致生产实习基本变为认识实习。学生分组到车间,由技术人员讲解工艺流程,但化工厂机器生产噪音大,除了几个离得近的同学听得清楚以外,其余的学生基本都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再加上化工企业生产危险系数较高,企业怕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危险,很多工艺流程不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无法进行实际体会。学生的专业实习主要以参观为主,达不到实习所需要的效果。

3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习改革思路和方案

3.1完善实习考核评价体系

新工科建设要求高校工科专业要培养复合创新型工程人才,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学生全面发展的效果,离不开对学生全方位的评价。针对以前学生实习考核评价只由学校专任教师进行打分,评价不够全面的问题,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考核。以过程为导向,将评价重心转移到整个实践过程中。竭力改变以往以结果为中心而非以过程为心的评判方法,着重学生在整个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创新理论的运用,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创新体系的建立,看重学生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到的内容,总结的教训,一切以过程为导向。分别从过程记录、实践技能、情感态度、职业素养这四个维度出发,构建了两结合四维度实习考核评价体系。第一维度为实习过程记录,学生每周上交实习过程中记录的笔记,所完成生产项目的实习报告和每天的实习日记,初步评判学生实习的具体情况。第二维度为实践技能考查,学生每月对实习情况进行汇总答辩,企业工程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现场考核,如专业知识提问、学生实践操作技能考察等。第三维度为实习态度观察,实习指导教师一定要及时记录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情况,实习纪律、实习态度和实习考勤。观察学生面对问题的态度,碰到困难的抗压力。

3.2启用网络化教学手段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电子设备如电脑、手机、平台电脑等几乎成为每个大学生的基本配置,学校与企业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网络教学。如通过腾讯会议APP开展远程教学,通过微信和QQ工作群发布相关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统一管理,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再通过具体实践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考核。另外,也可以把中国大学MOOC、学习通、爱课程、超星平台等教学平台引入到实践教学体系中,让学生反复观看,加深理解,避免随学随忘。通过随时学习与复习,并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不断查缺补漏,可以有效地提升实践教学的效率。通过充分利用以上平台和渠道的优势,相互促进,保证实践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结语

落实立德树人,实现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的同频共振是课程思政的主要任务。在向学生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程进行有效融合,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模式,正确认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间的关系,提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师德育意识及能力,充分挖掘高分子学科思政教育资源,改变单纯或过度依赖思政课对高分子专业学生进行价值引导的局限性,努力实现全课程、全方位育人。通过在专业课教学中引入思政元素的设计,不仅能增强学生主动创新、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还能够为学生的人生价值定位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真正实现专业课程教学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工科人才。

参考文献

[1]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3):1-6.

[2]杨旭宇,何志才,闫瑞强,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台州学院学报,2023,42(03):82-86.

[3]孙宏顺,李玉龙,胡瑾,等.双导师制培养化工类高技能人才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南京科技职业学院精细化工技术专业为例[J].广东化工,2023,45(02):24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