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8例低视力患者的心理干预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6
/ 2

478例低视力患者的心理干预体会

王雁

(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  成都  610072)

【摘要】目的 通过回顾对478例存在心理问题的低视力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体会,总结其心理护理要点。方法回顾2022年8月~2023年8月本科收治的478例存在心理问题的低视力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情况,总结其心理护理要点。结果 478例低视力患者均接受低视力的现实,并能积极面对生活。 结论 低视力的患者大多都有一系列的心理社会问题,需要医护人员真诚对待患者,正确引导和鼓励,使其心理往良性发展,并能积极面对生活。 

【关键词】低视力;心理干预

人通过感觉器官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约90%是由眼完成。视力好坏直接影响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能力,一般矫正视力﹤0.5驾车困难,﹤0.3读写困难。我国低视力患者是指双眼中最佳矫正视力<0.3,≥0.05的患者人群。低视力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痛苦和损失,而且还引起患者一系列的心理社会问题,常表现为焦虑、抑郁、悲观等情绪障碍,自信心下降、社会适应障碍,自卑等心理状况。需要医护人员正确干预,帮助其建立健康的心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本院眼科收治存在心理问题的低视力患者478例,其中男296例, 女182例。年龄22~86岁,平均年龄58.6岁。

1.2. 总结方法

回顾2022年8月~2023年8月本科收治的存在心理问题的478例低视力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情况,总结其心理护理要点。

1.3.心理干预方法

1.3.1. 稳定患者及家属情绪

护士应因人而异,根据患者年龄、性格、文化程度、患者疾病发生发展情况不失时机地及时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鼓励患者说出心中的苦闷和烦恼,表达情绪和情感,让他有哭泣和倾诉的机会,尽量去体会他的感受,使其产生共鸣和被理解。可采用非语言沟通技巧表达对其关心。使其感觉到温暖和支持。

另外,积极解决患者家属的心理障碍也非常重要。他们往往也存在焦虑症和抑郁症等情绪障碍,有的患者家属对治疗失去信心;有的家属对患者产生厌恶心理,如不及时解决,势必加重患者病情。

1.3.2. 帮助患者重建合理认知,重塑生活信心 

    护士应帮助患者正视现实,接受自身实际情况;引导患者认识并改变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列举成功案列给与鼓励。另外,发现患者亮点,给予赞扬。鼓励参与体育活动。

1.3.3. 满足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相关信息需求

    满足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相关信息需求,消除对患者病情的错误认知,帮助减轻由于缺乏信息而导致的恐惧、焦虑和悲观情绪。如;耐心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让患者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今后的康复干预方式,比如训练、助视装置,列举成功案例等。

1.3.4. 助力患者日常生活

    护士要从帮助患者的日常生活困难着手来表示关怀与体贴,并给患者心理上的启迪,解除或减轻其精神痛苦。

1.3.5. 帮助病人康复

    充分训练患者的代偿能力。如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患者有很大的代偿潜能,在训练中,不断鼓励患者的积极心态,以逐步适应低视力状况下的生活和工作。帮助低视力患者有效利用残余视力,通过训练和使用各种助视装置增强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1.3.6. 重视同伴影响、鼓励病友之间的安慰

    建立低视力患者群或把低视力的患者安排在同一个病房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相互间的沟通和交流往往比外人的说教更有说服力,但作为护士要对所管患者的心理状态能够准确把控,鼓励正性内容的交流,避免负性情绪的传递。

1.3.7 改善患者的居住环境

    指导其家庭改善患者的居住环境,如房间使用大屏幕的电视、做一些大字体的警示标示等; 改善房间的照明亮度,夜间房间保留灯光等措施降低视力患者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减轻患者的恐惧。

1.3.8 给与患者关心、理解

由于患者的病情变化突然,表现得挑剔、易怒。护士应换位思考,予以更多的关心、宽容、理解,针对患者的问题给与耐心解答。

1.3.9 增强家庭和社会支持

在积极治疗低视力患者原发病的同时,注意解决患者的心理社会问题。护士应教育说服患者家属理解、体谅患者的各种负性心理反应,给予患者耐心细致的关怀照料。同时,向外呼吁社会各界的心理支持也很重要,如帮助其解决经济和生活上的困难,使其感受到集体和社会的温暖,也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1. 结果

478例低视力患者在医护人员真诚对待,正确引导和鼓励下,均能接受低视力的现实,并积极配合治疗,积极适应目前的生活。

  1. 结论

低视力的患者大多都有一系列的心理社会问题,需要医护人员真诚对待患者,正确引导和鼓励,患者大多数心理能接受现实,往良性发展,并积极配合治疗,正向面对生活。

参考文献:

[1]付秀华,王新宇.国内居家老年低视力患者护理需求现状研究[J].河北医学,2017,23(09):1560-1562.

[2]刘文织.低视力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相关性研究

[J].中医临床研究,2016,8(16):108-109.

[3]张海平,谭伙连,吴伟霞等.护理干预对低视力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9):50-51.

[4]薛玉花,张莉.低视力患者的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相关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12,12(03):522-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