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电信网络诈骗成因及预防措施研究——基于西华大学问卷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7
/ 2

高校电信网络诈骗成因及预防措施研究——基于西华大学问卷分析

白彩霞1赵漩2

1.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2. 外国语学院

摘要: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近几年出现许多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漏洞对大学生进行电信网络诈骗,它对社会的负面影响较为严重。文章采用个案研究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西华大学电信网络诈骗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得出高校电信网络诈骗的成因和诈骗的类型特点,并对此提出应对网络诈骗频发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西华大学;电信网络诈骗;成因;预防措施;问卷

目前电信网络诈骗频发,犯罪手段不断迭代更新,这不仅损害了公民的财产权益,还危害到社会秩序感。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近期联合印发一批在校学生涉“两卡”犯罪典型案例,其中多次提及未成年人和在校学生[1]。校园电信诈骗案件持续增多,已逐渐成为危害学生个人信息安全的最大隐患。强化大学生的安全意识、保护学生自身财产安全以及如何有效防范已成为维护校园秩序,确保师生个人信息及财产安全亟待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

1.关于高校电信网络诈骗背景调查

诈骗分子利用网络电子产品,如座机、互联网、QQ、微信及手机短信等,通过多种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诱使青少年上当受骗。在2022年3月22日,由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三庭和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厅以及公安侦查局争对电信网络诈骗下发了“两高一部”《“断卡”纪要(2022)》),该纪要对当下网络诈骗案件做出明确指挥部署 [2]。列举三起真实案例:2022年10月25日,一位女同学刷单被骗13000元;同天同寝室园区另一位女同学快递丢失理赔被骗4800元;同寝室园区2栋一位男生QQ号被盗,对方冒充其同学,导致该男生被骗400元。综述上述可知,诈骗形式主要表现在刷单兼职诈骗、快递丢失诈骗、冒充熟人诈骗三方面。

基于国家对高校电信网络诈骗的重视,现针对成都市西华大学现有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在问卷数量方面:拟发放问卷共200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98份。在问卷用户选择方面:针对西华大学四个年级的在校生共98人,其中男女人数比例为7:3,用户为男性居多。在问卷内容方面:共设置15道题目,涉及有关用户的基本概况、受骗经历、受骗类型、受骗金额、以及学校和政府采取的相关防骗措施等。现对上述问卷进行汇总分析,如图1所示。

图1问卷分析统计图

图2诈骗人数统计图

学生们集中被骗人数占95人,被骗主要原因在于对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因贪图小便宜,无意间将自身信息泄露让诈骗分子钻了空子,以及在校内有88位的同学对诈骗手段并不了解最终导致钱财丢失;学校和公安机关合作进行防诈骗知识宣传讲座较少,学生们参与度较低,面对诈骗情况无法立即做出判断,这些情况都是导致学校诈骗案件频发原因之一,如图2。

2.高校网络诈骗频发原因

(1)个人财产保护意识薄弱。疫情期间学生们会从网络上寻找像刷单、直播、客服等网络兼职工作,这些工作的门槛较低,且操作容易上手较快,作为许多大学生的首选。调查中发现学生们选择网络兼职最主要的目的是减轻父母工作压力。而对于自身经济能力有限的同学,面对高薪网络兼职,往往也会抱有侥幸心理尝试。因此很多同学会被诈骗分子高超诈骗手段所迷惑导致钱财不翼而飞[3]

(2)学校防范宣传效果不佳。如今电信网络诈骗手法多种多样,学校在防范宣传方面是通过简单的悬挂防范电信诈骗条幅、张贴关于电信网络诈骗的海报,以及举办诈骗案例讲座。而宣传形式的单一、宣传人员不够专业都会导致学生参与度、防范意识无法形成联合响应。即使是学校要求必须参加讲座,同学们未必能在一场当中学到有用的知识并亲身实践。调查发现同学们认为学校并不是绝对安全,仍有不法分子偷溜进学校去诱骗同学们上当受骗。

(3)公安侦查打击力度不够。公安机关在打击网络诈骗时采用取证、抓捕、定性、追赃、打击的方法侦查犯罪分子。由于犯罪分子普遍采用在异地作案、转账取款,能否有效打击犯罪分子只能靠电信网络案件侦查,这取决于公安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协同合作[4]。不法分子所使用的注册信息多是假冒伪造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和手机号码,因此导致公安部门对嫌疑人抓捕工作的进行变得相当困难。

3.预防网络诈骗的措施

图1预防网络诈骗措施说明图

(1)丰富自身阅历提高自我防骗意识。许多年轻人在冲浪的同时忽略对自身安全防护的意识。高校电信网络诈骗与个人信息的泄露也密切相关。同学们学习能力强但缺乏社会经验,应当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学习与网络诈骗相关的知识去筑牢自身防线、提高警惕,不主动暴露自身信息,遇到诈骗一定要及时跟家长和老师沟通[5]


(2)完善教育体系,加强防范工作实施。学校更要建立好安全防线,承担起保护学生个人信息的责任,切断学生获取非法信息渠道的来源,通过举行一定的法制内容相关活动使得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知识在学生脑海中印象深刻,同时联合警方对真实案例进行现身说法,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起到警惕作用,目的是减少学生被骗次数。

(3)加强侦查打击治理。针对目前出现的新型诈骗类型,一经出现就迅速地进行判断,形成打击犯罪思路。对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密集的地区,应当坚持组织队伍开展整治督导,督促当地调动各方力量的,加大打击整治的力度和深度

[6]。在公安侦查中审视政府工作与社会变迁之间的联系,要搞清楚电信网络诈骗的骗术、技术手段、实施步骤,使公安提高打击犯罪案子的效率[7]

参考文献

[1]智嘉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的证据问题研究[J].法律适用,2022(09):168-176.

[2]晁金典.网络诈骗犯罪法律适用要义[J].学术交流,2022(09):52-64.

[3]蒲运洁,路苗,杨宏伟.高校电信诈骗成因及预防措施研究——基于新疆财经大学问卷分析[J].中国防伪报道,2020(10):37-42.

[4]陈思祁,杨梦丽,蹇洁,张枥尹,高岩.电信网络团伙诈骗行为与对策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8(09):90-101.

[5]傅昌波,耿颖超.深化电信网络诈骗综合治理的建议[J].中国行政管理,2017(10):153-154.

[6]王晓伟.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防范与打击[J].人民论坛,2019(10):98-99.

[7]孙少石.电信网络诈骗协同治理的制度逻辑[J].治理研究,2020,36(01):100-113.

白彩霞,女,1999年2月生,四川西充人,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产品设计系学生

该项目为 2021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项目号:S20211065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