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背景下我国交通运输管理现状及应对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7
/ 3

数字经济背景下我国交通运输管理现状及应对策略

杜涛

济宁市公路管理局微山公路局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城市交通管理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已势在必行。 “数字地球“概念的提出,“数字城市”已经成为 GIS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数字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地理信息系,能够有效的提升我国的交通运输管理,实现我国交通行业的迅速发展。

关键词:数字经济;交通运输;管理

引言

数年前,一些发达国家就开始实施“数字城市”实验,美国和日本已经建成一批“智能化生活小区”,新加坡提出建设“智能城市”的构想。香港、上海、北京分别提出建设“数码港”、“信息港”、“数字北京”方案。江苏南京、苏州、无锡、徐州等中心城市,都已把建设“数字城市”提上议事日程。提高交通综合管理水平,在城市建设、运营管理、城市生产和生活中,充分运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把我国交通方面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加快我国交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1我国交通运输实行数字化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数字新技术的发展,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数字经济正在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对我国传统交通运输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促进先进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业的深度融合,建成交通强国。我国相继出台了一些列交通行业指导性文件,推进建设数字交通提供了遵循,为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个日趋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但困扰传统交通运输业的效率低、成本高和污染多等问题依然存在。在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的时代背景下,数字交通通过现代网络技术、信息通信技术与实体交通运输有机融合来提高运输效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环境污染、保证生产安全,为实现交通运输业的高效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法和思路。在传统交通运输业向数字交通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做好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业的有机融合、如何通过科学管理发挥数字交通的效益,正是我国面临的新课题。

2数字经济背景下我国交通运输现状剖析

2.1路线缺乏系统规划

近年来,全国均在建设与完善公共交通运输体系,但囿于资金匮乏或经验不足导致实际情况不容乐观。我国多地的公共交通运输规划均建立在土地利用规划基础上,并未考虑到当地的人口分布,使得公共交通运输在资源分配上具有随意性,造成人少地区公共交通数量多,繁华地带公共交通数量少的窘境,严重影响了乘客出行;一些城市在路线规划时未能与水、电、气等部门良好沟通,导致基础设施的构建上存在交叉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

2.2基础设施不完善

就目前来看,近年来我国公共交通运输虽一直在完善,但所配套的基础设施却不能很好地满足该行业的发展,如“村村通”项目。在政府带动下每个行政村均已建设公交停靠点,但公交车一直未投入使用或投入数量较少,公共交通的缺乏导致私家车成为进城首选;私家车数量激增导致道路堵塞、城市停车位紧缺、车辆乱停现象严重,降低了整个社会的物流效率;农村道路狭窄引起的道路拥堵和交通事故频发;农村公交多以燃油车为主,城市的公交电车、天然气和混合动力车的比例也不高;公交车维修周期和更新换代时间较长,且老旧公交车在行驶过程中会排放更多污染气体。

2.3信息管理系统不完备

21世纪的我们正在积极探索的智慧城市涵盖医疗、教育和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在公共交通方面尚未达到智能化水平。就地图导航APP———高德或百度地图而言,尽管其能为乘客出行节约了大量出行时间,但仍存在线路信息不完善、换乘地点不准确等问题,甚至一些飞机票销售软件存在“杀熟”现象。对大多数城市而言,高昂的资金成本以及技术人员的缺乏并不能保证每个城市均引入智能交通系统,这是我国实现低碳运输的巨大障碍。

3加强数字交通管理的应对策略

3.1升级改造基础设施

在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的同时,加强与信息部门的联动,把数字化建设与改造纳入建设议程重点安排。一是完善数据采集建设。从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开始,通盘考虑道路监控、自动收费、装备检查、货物检索监测设备的设计与安装,做好大数据信息采集的基础工作;二是加强交通运输信息软件的开发,从顶层设计着手,不断完善现有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以此为依托,准确提供实时路况、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等信息,为公众提供全方位、高质量服务;三是建设基于5G应用的态势感知系统。通过对交通运输装备、设施、重点节点安装芯片、采取视频声光监控、卫星遥感、5G通信等手段,全面、实时、准确地采集传输交通运输动态信息,实现对交通运输系统全局的动态监测和感知,提高常态事件高效处理和意外事件主动预警的能力。

3.2改革创新管理机制

数字经济改变了传统的交通运输业态,新形势要求交通运输管理不断改革创新以促进行业健康稳定高效发展。一是深化机构改革。理顺行业内外关系,加强与相关行业融合,规范管理秩序,提高服务意识,营造良好的交通运输运营环境;二是统筹兼顾,准确把握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尺度。简政放权,多利用市场对经济运行进行基础调节,给市场更多自主调节的空间;三是全程跟进新业态动向,适时制订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为新行业拓展指导方向;四是引导鼓励科技创新。组织对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实现突破,引领行业发展;五是投资融资改革。改变传统的政府单一建设模式,吸引民间投资,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六是改进监管模式。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建立实时监控、信息共享的信用账本,规范和约束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的行为;七是加强对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检查督导力度,利用信息化手段,对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实施全天候不间断的监控检查,确保节能环保制度落实。

3.3掌握核心技术,引领行业发展

核心技术可以使企业抢占竞争优势,决定着行业发展的上限。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在以下几点重点投入:一是装备制造技术。与工业部门合作,合力攻克大功率高性能发动机技术、智能装卸载装备、特种装备制造技术,解决交通运输装备技术方面的瓶颈问题;二是智能控制技术。通过大数据和智能软件实时分析处理,实现城市交通、道路货物运营自动智能管控。注重安全管控与应急搜救技术等的研发,提高交通运输保障能力;三是特殊建造技术。具备在特殊地质环境如永久冻土、沙漠、沼泽、深水和严酷气候如严寒、高温等条件下开展工程施工的技术。

3.4培养打造人才团队

坚持培养、引进和交流相结合,建设一支梯次储备、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注重发现和挖掘创新型人才,将他们培养成具备战略视野、科创能力的领军人才;注重培养技能型人才,将他们培养成技术攻关型的行业标杆;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将他们培养成技能熟练的劳动者大军。在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基础上,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交流、评价、激励等机制,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环境;在数字经济条件下,要注重对现有人员进行相关的信息化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人员信息化技能和职业素养,促进信息化在交通运输领域的推广应用、深度融合,使人才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3.5生态文明视域下交流运输管理实施的必要性

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的逐渐增加,给交通运输管理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交通运输管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发展模块,实现绿色、低碳的交通运输管理目标,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形式,也是现阶段交通运输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前提,是促进交通运输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其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技术创新引领管理模式的创新,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制度管理机制,促进生态文明交通运输管理体系的构建,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需要;第二,在技术创新的技术上,提供更加绿色、低碳的交通运输产品;第三,应用科学的技术减轻能源消耗,促进交通运输管理效率的有效提升,降低交通运输管理的外部压力;第四,掌握客运与货运的基本情况,了解交通运输管理形式,不断优化交通运输管理结构,适应生态发展需要,促进绿色交通运输管理体系的完善;第五,整合交通运输管理资源,充分利用交通资源,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奠定基础;第六,建设完善的制度体系,加强对交通运输管理的监督,促进生态文明交通的有效发展。

在交通规划中,不能为了改善、缓解交通拥堵和提高交通速度而牺牲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共交通是一种集约化的交通方式,提高公共交通在交通中的份额有利于减少交通污染总量。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不断提高交通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使其对能源的需求增加,从而导致能源短缺问题更加突出,因此有必要更加重视公共交通的发展,这也是发展绿色交通的重要举措。

4 生态文明视域下交通运输管理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4.1 发展趋势

交通运输管理应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目标,不断完善生态文明体系,促进交通运输管理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优化交通运输管理理念,促进运输结构与管理体系的协调发展,创新技术,提升绿色交通的运输管理水平。在生态文明理念下,交通运输管理要不断实现绿色、低碳的发展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在生态文明理念下,交通运输要把控规模的扩张,在生态环境有限的承载能力内实现发展,以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消极影响。

第二,完善制度建设,采取科学的工程措施,为生态文明交通运输提供制度保障,依托工程载体,推动生态文明交通运输管理质量的提升。

第三,明确交通运输管理发展目标,奠定生态文明交通基础,应用节能运输方式,构建高效的交通运输结构。

第四,生态文明交通主要包括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控制环境污染、实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共同构成生态文明交通的发展结构。

4.2 面临的挑战

4.2.1 政策保障力度不足

目前我国虽然倡导节能减排,但是对交通运输管理的政策保障力度不足,影响了生态文明交通的发展进程。

4.2.2 生态文明交通运输管理体系支撑不足

生态文明交通运输管理体系尚未形成完善的评价机制,缺少对节能减排技术的具体要求,生态设施建设缺乏必要的体系支撑。

4.2.3 生态文明交通推行方式有限

生态文明交通运输管理技术的落实主要依靠政府的资金投入,没有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有效作用,导致部分区域生态文明交通的推行受到制约。

4.2.4 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

生态环境压力是制约交通运输发展的主要原因,尤其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交通运输不断受到生态环境保护的束缚。

4.2.5 大气污染防治难度较大

在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因交通运输所产生的大气污染已经成为污染的主要来源,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治理。

4.2.6 交通运输管理组织低碳程度发展较低

多式联运发展缓慢,未能充分发挥节能减排的作用,而且城市生态文明交通运输组织尚未形成完整的发展体系,影响了新能源运输方式的发展。

结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交通技术在交通运输管理中的运用已成为必然趋势。通过对交通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分析,可以实现交通运输管理智慧化,为民众提供更加安全、高效、便捷的通行服务。为此,需要深入研究智能交通技术在交通运输管理中的运用,更好地实现技术融合和创新,将其运用到更多的交通场景中,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何彤,熊瑞琦.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J].石河子科技,2023(1):42-43.

[2]汪玚,杨雅舒.图说《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J].交通建设与管理,2022(1):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