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对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7
/ 2

高校对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路径研究

1谷东柏 2陆博

沈阳工程学院110136

朝阳一校沈北分校110121

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的新要求,为志愿服务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志愿精神作为志愿服务活动中的精神力量,是参与志愿服务的内在动力。高校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健全高校志愿精神培育机制,提升高校志愿精神培育能力非常必要。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

一、高校对于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重要性

高校是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是承担培育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的主要载体,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机制的主渠道,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起着重要作用。

二、当前高校在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高校志愿精神培育途径单一

当前,多数高校对志愿精神的培训集中为灌输式的说教以及单一的服务活动,很难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将志愿精神融入到课堂教学不够,只是注重其理论课程的教学,没有将志愿精神作为专题进行讲授,多数高校思政课堂上并没有专门安排适当的课时去讲授关于志愿精神相关内容,也没有印发关于志愿精神的相关辅助读本,对于志愿精神的教学内容多数只是一带而过,并没有进行深入的讲解,更没有设立专门的志愿精神培育组织。

高校志愿精神培育机制不健全

多数高校能够响应国家的号召,重视志愿精神的培育事项。但志愿精神的培育是系统的过程,需要多方面共同协调、配合完成。高校的各个部门能够在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上肩负着重要职责,但是多数高校并未建立起完整的培训体系,各部门各司其职,缺少统一性,没有形成良好的联动机制,大大影响了志愿精神培育的效果。

三、高校对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路径建议

开展有利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的课程教育

首先,增加志愿服务相关配套课程。志愿服务精神培育作为高校德的一部分理应受到高校的充分重视,通过协调高校德育课程结构设置,根据本校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的相关情况,适度地增加志愿服务相关配套课程。以思政课堂为志愿服务理论课程主阵地,明确高校志愿者协会及组织为志愿服务实训课程主渠道作用,提高高校精神培育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同时可以聘请专业社会工作者作为高校志愿服务精神培育课程专职人员,以更加专业化的角度、言传身教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志愿服务课程指导,深化大学生精神内涵认识的同时提高其志愿服务专业技能,在高校课堂之中深入实践,在社会实践之中深化认知。

其次,发挥高校教师队伍在志愿精神培育中的作用。教师在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同时承担着向大学生传授志愿服务的内涵、志愿活动的本质等基础知识,提升学生参与意愿,评估培育效果并根据反馈结果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方式的职责。因此,高校志愿服务培育工作想要达到应有的效果,教师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丰富的志愿服务理论经验是作为志愿服务专职教师必不可少的,游刃有余的完成日常教学工作;志愿服务教育的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志愿服务工作经验,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相应工作技能的指导;志愿服务教育的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在教学中体现奉献精神,以自身良好的榜样行为激发学生的志愿服务热情。

此外,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志愿服务精神教育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志愿服务理论课堂搬到社区、福利院等场所,合理安排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将专业理论课堂与志愿服务工作相结合,通过专业性强的实践活动在为他人服务的同时,也能发现自身的不足,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在志愿实践中增强自身的专业性,传承志愿服务精神。                                                                                                                                                                                                                                                                                                          

(二)健全高校志愿精神培育机制

首先,建立系统的志愿精神培育体系。志愿精神培育实施过程中缺乏联动配合,导致效果事倍功半。高校应建立专门的组织对志愿精神培育工作进行统一协调管理,推动多方培育主体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志愿精神培育工作的发展。

其次,志愿精神的培育要与时俱进、因材施教。随着时代的发展,志愿精神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新时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要结合时代背景,与当代大学生的青春特征和使命担当紧密结合。另外,当代大学生具有个性鲜明、思维敏捷、接受新鲜事物快等特点,志愿精神的培育要因材施教。开展如理论研讨、主题演讲、辩论对话等多种形式的培育方式,提升大学生参与的自觉性、主动性,使志愿精神真正做到内化于心。

此外,高校应有效利用多种资源,搭建起与社会、社区、企业等合作交流平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活动。充分发挥学生所学专业的优势,开展符合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志愿活动,既有利于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更有利于增强其专业知识的实操本领。通过各类的资源拓宽大学生志愿服务路径,大学生可以从中找到自己更感兴趣、能力更为契合的活动项目,有利于大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挖掘潜能,促进志愿服务的更好开展。

高校在新时代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过程中发挥着及其重要作用。高校应通过多种形式为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指明方向,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志愿精神、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实践,发挥高校育人功能,更好的培养和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丁帅.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价值观培育研究[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20.

[2]赵少华,王华琳. 新时期高校志愿服务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 中国青年研究,2017(12).

[3]王慧茹. 大学生志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D]. 沈阳:辽宁大学,2017.

“2022年度沈阳工程学院辅导员研究课题,课题编号:FDYYB202235,课题名称:新时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谷东柏,男,1991年7月,沈阳工程学院电力学院,辅导员

陆博,女,1991年12月,朝阳一校沈北分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