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升降浮沉”是什么

/ 1

中药学“升降浮沉”是什么

张洪蓉

雅安市芦山县人民医院 四川雅安625600

中药学基础的理论中心应该就是中药性能,而在这里面的主要一个内容就是“升降浮沉”,升降浮沉具有的意义对于临床用药非常的重要。随着中药学的发展,现在的各种教材和中药学专著中对升降浮沉的内涵和外延有着不一样的释义。那么中药学的“升降浮沉”究竟指的是什么?今天给大家做详细的科普。

一、“升降浮沉”理论的形成

中药升降浮沉理论最早出自《内经》,在金、元的时期创立,得到大力发展是在明清的时候。升降浮沉理论的成立,把中药药性的理论知识做出了补充,也丰富这方面的知识,让中药用药的原则得到了发展,也让临床用药变得更加的合理,药物在临床中运用的疗效得以进一步提高。《内经》里面对机体气机升降出入做出了系统地描述,机体生理功能的基本形成源于气的升降出入,如果气机升降出入发生了异常,就会让五脏六腑、阴阳气血等发生紊乱,从而形成很多的病证,所以疾病的趋向,也就是升降浮沉能够决定的。李时珍在对《本草纲目》编著时,就提出了用药的时候需要根据自然界的时令气候变化而指导用药,也就是升降浮沉就要顺之,寒热温凉就要逆之等理论。

二、“升降浮沉”的含义和内涵

升降浮沉简单归纳就是药物在人体作用时的不同趋向性。升,可以理解为上升提举,是向上的;降,就是下达降逆,是向下的;浮,向外而发散,是向外;沉,是向内属于收敛,是向内。根据疾病的表现和病位,选择升降浮沉的治疗原则和对应的药物。这里面,升和降相对立,浮和沉相对立,升和浮,沉和降,他们有区别,也处于交叉,不容易分开而看。在实际的运用里面,又常常把升和浮,沉和降相提并论。如果按照阴阳来区分它们,阳就是升和浮,阴则是沉和降。升降浮沉理论是医家总结出来的用药规律,他们根据患者不同的病位和病势,从而运用不一样效果的药物治疗疾病。不同的疾病也就表现出不一样的病势,呕吐、喘息就属于向上的疾病,泻痢、脱肛就属于向下的疾病,盗汗、自汗为向外的疾病,病邪内传即向内的疾病等。按照病位区分就有,外感表证属于在表,里实便秘就在里,目赤头痛为在上,腹水尿闭即在下等。如果想把这些病证消除和改善就要使用对应具有升降或浮沉趋向的药物。而升浮和沉降的作用属于两种对立的趋向,药物升浮就能上行向外,可以达到解散表邪、开窍、散寒等的效果,用药选用升浮药,其病变位置在上在表、病势下陷都可以选用;沉降药能够达到下行向里,具有泻下通便、清热降火等作用,用药选择沉降药,其病变位置在下在里、病势上逆可以选用。

三、“升降浮沉”的影响因素

药物升降浮沉跟药物在自然界生成具有关联性,但也受四气、五味、炮制、配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温热和辛甘淡的药物多为升浮,寒凉、酸苦咸的药物多为沉降;质地轻虚大多是升浮,质地重实大多是沉降。

升降浮沉跟四气五味具有关联性,凡是味为辛、甘,气为温、热的药物,大部分都是属于升浮药,比如麻黄、黄芪等;凡是味为苦、酸、咸,性为寒、凉的药物,大部分都属于沉降药,比如大黄、山楂等。

升降浮沉跟药物的质地轻重具有关联性,不管药物的花、叶皮还是枝,它们的质地比较轻大多都是升浮药,比如蝉衣、菊花等;如果药物是种子、果实、矿物等质地重的都属于沉降药,比如苏子、牡蛎等。但是呢,有些药物又具备一定的特殊性,比如旋覆花就是属于质地轻的花,可是它具备的是降气消痰、止呕的作用,药性属于沉降而不是升浮;又比如蔓荆子属于质地重的果实,可以达到疏散风热的作用,药性具备的是升浮而不是沉降。另外,还有一些药物具有双向性,川芎不但能够上行头目还可以下行血海,白花蛇可以内走脏腑也可以外彻皮肤,所以在实际用药中就要对每种药物的个性进行掌握,从而做到辨证施之。

升降浮沉跟药物炮制具有关联性,不同炮制方法能够将升降浮沉的性能改变。酒炒了过后就为升,姜炒之后就会散,醋炒之后具有收敛的效果,盐炒就会下行。这就是说大黄本来为沉降的药物,能够达到泻热通便的效果,但是经过酒炒之后,就达到了清上焦火热的功效和对目赤头痛治疗的目的。知母主要是清肺胃的火,再经过盐炒之后知母就可以达到泻下焦肾火的功效。

升降浮沉跟配伍具有关联性,不一样的配伍也能够将药物的升降浮沉改变,如果升浮药和一批沉降药配在一起,也能够让其原本的药效下降;相反,沉降药和一批升浮药配在一起,也能够让原本的药效上升。比如:升麻这种升药和下药当归、肉苁蓉等搭配一起,能够达到升降合用的效果,但是浮药升麻数量较少就会跟随药量较大的沉降药一起下降;又比如能够引血下行的牛膝为沉降药,和开胸行气的桃仁、红花及桔梗等同用,就会让自身的药效随之上升,达到对胸中瘀血证的治疗。

四、总结

所有的中药药物都具有升降浮沉的药性,而机体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对应着自然界的四时、昼夜、阴阳、消长等的变化规律,利用中药的升降浮沉与机体脏腑升降的生理特点对应,就能够将患者脏腑气机的紊乱调整,将其生理功能恢复正常,也可以在机体的不同位置作用,因势利导,驱邪外出,调整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预防、治愈疾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