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湿环境下结构表面霉变快速清除施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8
/ 3

潮湿环境下结构表面霉变快速清除施工研究

杨旭龙,张彬,廖卓,林文涛,韦秋军,雷洪文,刘坤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广西 南宁 530221

摘要我国南方地区存在“回南”天气,在此天气条件下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建筑物表面出现水汽凝珠现象,尤其是在封闭的地下室区域,通风条件较差,潮湿环境下墙面极易产生霉变现象,不仅影响建筑物美观,更对人居环境造成恶劣影响。在除霉施工中存在以下问题:1、对霉变墙面进行清理,重新涂刮腻子不仅施工周期长,且施工成本高,对客户群体影响大;2、建筑物地下室存在大量电线电缆桥架、管线,保护难度大,污染风险较高;3、地下室区域相对封闭,空气流通性较差,施工期间的地下室环境及操作安全防护是重点。针对南方容易出现地下室墙面霉变的现象,对墙体霉变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从材料、施工设计及施工工艺三个方面提出有效的墙体霉变处理措施。

关键词:高效除霉施工技术;霉变;工艺流程

1 引言

在我国南方地区存在一种特殊的“回南”天气,在此天气条件下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建筑物表面出现水汽凝珠现象,尤其是在封闭的地下室区域,通风条件较差,潮湿环境下墙面极易产生霉变现象,不仅影响建筑物美观,更对居住环境造成恶劣影响。基于此,本文围绕墙体霉变产生的原因、必要条件、危害及其施工方法中相应的除霉措施展开进一步的探讨,为建筑墙体的工程质量改善、保障良好的墙体饰面效果以及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提供一定参考。地下室墙体霉变问题的有效控制和解决,必将为现代化建筑的更好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 墙体发生霉变的原因

墙体霉变是指墙体霉菌(包括根霉、黑曲霉、青霉、枝顶孢属菌、交链孢属菌等),利用墙体肤层(通常指腻子层和面漆层)中可利用的碳源、氮源,以菌群的方式寄生在墙体表面,并且进行大量繁殖。

3 墙体发生霉变的必要条件

3.1 合适的温度条件

霉菌可以在0℃~40℃的温度范围内生长,22℃~35℃是霉菌生长的最佳温度。处于“回南”天气期间的地下室,其温度正是霉菌生长的最佳温度。

3.2 充足的水分

霉菌主要吸收溶解在液体中的营养物来促进生长。建筑墙体由于结露所提供的液态水分比其周围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气,对霉菌的生长更能起到作用。空气中的水蒸气通过材料扩散或空气渗透进入墙体内部,当墙体某一处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时,湿气从蒸汽态冷凝成液态并积聚在墙体表面,从而为霉菌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环境。

3.3营养供给

建筑墙体表面通常会附着有灰尘,其中含有各种微生物的代谢物、动植物残骸,以及一些脂肪性毛屑,这些物质溶解在墙体表面的液态水珠后,成为了霉菌生长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3.4暴露时间

霉菌的生长速度取决于环境温度、湿度、空气流动情况、墙体材质以及周围的杂质情况。当处于适宜的条件时,霉菌仅需数周就能生长为菌落。

4 墙体霉变后的危害

4.1物理危害

墙体产生霉变后可导致墙面凹凸不平、肤层腐蚀、装饰层起泡脱落等,同时还会使建筑材料变软、粉化,降低墙体的保温性能。由此可见,墙体霉变严重影响了建筑的美观效果,降低建筑的使用年限,对居民的居住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4.2化学危害

墙体霉菌含有的菌类繁多,包括根霉、黑曲霉、青霉、枝顶孢属菌、交链孢属菌、芽枝霉属菌等。墙体霉菌能够释放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易挥发性有机物质,长时间待在受墙体霉菌污染的室内环境中,会使人产生头痛、胸闷、疲劳、烦躁等不适感,甚至引发鼻炎、咽喉炎、皮肤过敏、哮喘等疾病。

5 墙体霉变处理方法

5.1除霉材料选择

次氯酸钠除霉剂工作的原理为次氯酸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的次氯酸,次氯酸是一种较弱的酸,不会影响建筑物表面腻子造成破坏,但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将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氧化,使其变性,从而起到消毒和漂白的作用。次氯酸是生活中常见的消毒剂,被广泛用于各种场所的消毒工作,一般情况下1~2小时即可挥发干净,且本施工方法配制的次氯酸钠除霉剂浓度较低,不会导致工人中毒。

5.2除霉机具

采用“一种用喷雾器喷头防止过量喷涂且具备回收作用的防护罩”,主要包括喷雾杆、液体回收桶、透明软管。喷雾杆顶部设有防止过量喷涂的防护罩,防护罩顶部两侧分别设置前弹性刮板和后弹性刮板,防护罩底部设置铜质喷头一个,可通过电动喷雾机主机均匀喷出除霉剂,防护罩底部另一侧设有内嵌镀铬圆管的小孔,圆管末端使用透明软管将防护罩与液体回收桶连通,铜质喷头与喷雾杆之间使用高压回转接头连接,并用螺母固定,喷雾杆由三节不同直径的喷雾管组合而成,可通过旋转镀铬不锈钢外锁来调节喷雾管的长度,以应对不同的工作距离,并拧紧外锁将其固定,喷雾杆底部有调节喷率的手阀,使用螺母将其与握柄部分连接。

图1 除霉机具图

说明:1-前弹性刮板、2-防护罩、3-喷嘴、4-转动轴、5-插销、6-喷雾管帽、7-垫片、8-伸缩装置、9-拧紧装置、10-喷雾管、11-液体回收盒、12-螺母、13-调节手阀、14-握柄、15-连接管、16-后弹性刮板。

5.3施工特点

5.2.1传统墙体霉变处理方法需要对发生霉变的墙体进行清理后重新涂刮腻子,其施工周期长,且施工成本高,对客户群体影响较大。采用以次氯酸钠为主的含氯化学药剂用于除霉作业,相较于传统墙体霉变处理方法,大幅降低了除霉施工成本。

5.2.2 建筑物地下室存在大量电线电缆桥架、管线,保护难度大,污染风险较高。采用“一种用喷雾器喷头防止过量喷涂且具备回收作用的防护罩”(专利号:202321497205.6),可以有效地刮掉顶棚过量喷涂时汇集成水珠状的除霉剂,使其流入液体回收桶内进行再利用,保护了地下室电缆桥架、管线和地坪不被损坏或污染。

5.2.3 地下室区域相对封闭,空气流通性较差,施工期间的地下室环境及操作安全防护是重点。施工前必须提前开启地下室的通风空调,直至施工结束后方可关闭,使地下室保持良好的空气环境。除霉作业时以2人为一组,一人为作业人员,负责进行喷涂作业,一人为监测人员,负责监测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施工前,所有人员必须正确穿戴防护服、防护面罩、N95防护口罩、防护镜、橡胶防护手套和安全鞋。施工小组实行轮换制,每2小时轮换一次。

5.4适应范围

该方法适用于潮湿环境下地下室霉变墙面、顶棚的修复处理。

5.5施工工艺

施工前2小时,打开地下室所有的通风空调清除地下室的湿气、灰尘及有害气体,使施工区域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为防止施工结束后次氯酸钠除霉剂挥发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通风空调须持续运行,直至使用空气检测仪确认地下室空气合格后,方可关闭通风空调。

进行喷涂施工前须需进行污染物检查,以免这些污染物在处理过程中渗入混凝土内部,进而影响施工质量。经过检查,发现地下室墙体和顶棚表面杂质主要为灰尘和盐析晶体。盐析是指混凝土中盐类物质析出的晶体会和水分一起迁移到混凝土的表面,水分蒸发后留在混凝土表面,水分和溶解的盐从墙的温度高的一边向温度低的一边迁移的现象。

除霉作业前,施工人员须正确穿戴防护服、防护面罩、N95防护口罩、防护镜、橡胶防护手套和安全鞋。针对次氯酸钠具有弱腐蚀性的特点,为保证工人的施工安全,并满足国家规范【1】《防护服 一般要求》(GB/T 20097-2006)中的有关要求,防护服应选择一次性医用防护服。穿防护服时,注意检查是否有破损或开线,并将头发全部扎到帽子里面,防止头发露出。选用的N95防护口罩应覆盖佩戴者的口鼻部,有良好的面部密合性,表面不得有破洞、污渍,并满足《呼吸防护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 2626-2019)的有关规定【2】。N95型口罩内的粒子浓度要比口罩外粒子浓度低95%以上,可以将施工人员与粉尘、酸雾、漆雾、微生物等非油性颗粒物很好地隔绝。施工人员佩戴的N95口罩为一次性口罩,每次喷涂作业前应及时进行更换。为防止除霉剂不慎滴入工人眼中,施工人员必须佩戴PET透明防护面罩。次氯酸钠除霉剂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和腐蚀性,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若施工人员的皮肤与次氯酸钠除霉剂接触后,可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若施工人员不慎吸入次氯酸钠除霉剂产生的次氯酸,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应及时送医院就医。

次氯酸钠除霉剂为微黄色溶液,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必须稀释到2‰~5‰才能使用。本施工方法选用含量≥90%的固体次氯酸钠配制除霉剂,根据溶液浓度计算公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每1L水中加入5.0g的固体次氯酸钠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盛放次氯酸钠除霉剂的容器必须密闭盖好。次氯酸钠除霉剂应随配随用,禁止私自存放剩余的次氯酸钠除霉剂,防止次氯酸钠除霉剂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导致除霉效果不理想。剩余的次氯酸钠除霉剂,可以先向其中加入足量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次氯酸后,再加入大量清水稀释,最后倒入下水道中即可。

除霉作业时以2人为一组,一人为作业人员,负责进行喷涂作业,一人为监测人员,负责监测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施工小组实行轮换制,每2小时轮换一次。喷涂除霉剂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对过量喷涂后汇聚成水珠状的除霉剂进行刮落,使其得以再利用,避免过量喷涂的次氯酸钠除霉剂滴落电缆桥架、管线和地坪之上,造成损坏或污染。

次氯酸钠除霉剂喷涂作业结束后,不能立即关闭地下室通风空调,应保持通风空调持续运行,将除霉剂中挥发的次氯酸清除干净,并使用空气检测仪确认地下室空气合格后,方可关闭地下室通风空调。

5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除霉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潮湿环境下结构表面霉变清理方法的研究阐述,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含氯化学药剂(次氯酸钠为主)进行除霉作业的方法,相较于传统清理霉变墙面并重新涂刮腻子的方法,该方法可以降低施工成本高达94%,并且由于配制的次氯酸钠除霉剂浓度较低,不会导致工人中毒。

(2)该方法采用一种用喷雾器喷头防止过量喷涂且具备回收作用的防护罩(专利号:202321497205.6),可以有效地刮掉顶棚过量喷涂时汇集成水珠状的除霉剂,使其流入液体回收桶内进行再利用,保护了地下室电缆桥架、管线和地坪不被损坏或污染。

(3)该方法适用于潮湿环境下地下室霉变墙面、顶棚的修复处理。

(4)本文具备除霉效果好、施工成本低、施工效率高的优点,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防护服一般要求》(GB/T 20097-2006)

[2]《呼吸防护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 2626-2019)

[3]《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 205-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