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关键及质量控制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8
/ 2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关键及质量控制方法

毛云龙

扬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省扬州市225001

摘要:装配式建筑技术关键与质量控制水平,不仅与建筑项目效益创造存在密切关联,亦关乎到装配式建筑能否可靠、长久运行。鉴于此,需在明确装配式项目特点、要求、条件的前提下,做到对施工技术关键的优化管控,并借助有效措施来提升质量控制水平,以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达成高质量、高品质目标。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关键;质量控制;方法

1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关键

1.1PC外墙施工技术

为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符合预期质量控制要求,需注意对PC外墙安装施工的规范开展。在实际安装施工期间,需以水准标高、控制轴线为基准,对现场轴线、高线加以确定,并在楼面上按照水平标高线进行PE棒、密封条的粘贴。接着对PC板缓慢下放处理,要求现场人员保持PC板的稳定,并保证放置位置符合标准要求。借助水准仪设备开展PC板测量作业,确保符合标准后对PC板进行放置。需注意,在固定时可进行内外铁件的合理安装和调节。以垂直线测量为基准,斜支撑合理安装,确保PC板垂直度控制符合预期要求。撤下吊钩后开展下一块PC板吊装施工,为保证PC板安装不出现质量问题,应利用PE棒、密封条对PC板进行竖缝密封处理。然后在PCF、PC板竖缝密封位置利用干性无收缩防水砂浆进行封堵处理,并利用无收缩砂浆对室内缝隙封堵处理。

1.2吊装施工技术

装配式建筑施工能否顺利、高效开展,受到吊装施工技术应用的直接影响。鉴于此,在构件吊装施工前需做到对现场情况的详细勘察,并依据工程特点、现场情况科学编制施工方案。起重吊装设备进场后及时进行静载、动载试验,并保证安全装置的配备符合灵敏度控制要求。吊装施工过程中,以吊装顺序图为基准对墙板进行就位。为保证吊装施工的顺利开展,要求现场人员在吊装前进行钢丝绳检查,吊装至安装位置后,需在下降前控制好竖向位置,并将垫块放置于墙板缝隙位置,垫款厚度可控制在20mm左右,以保证墙板拼缝宽度控制符合要求。下放时以外墙内边线为基准进行就位,并检查就位后墙板是否符合缝隙一致、墙身垂直的要求。利用支撑对就位后墙板进行固定处理,并以大于高度2/3为基准来控制构件底部与墙板上部支撑点的间距。分别利用M16×30螺栓、M10×75自攻钉对斜支撑上下端进行固定处理,通过支撑旋转来实现对构件垂直度的微调处理。

1.3构件钢筋套筒灌浆技术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受到钢筋套筒灌浆技术应用的直接影响,在当前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灌浆作业极易受到季节温度的影响,为保证套筒灌浆施工不受限制,可视情况进行不同灌浆材料的准备,如夏季施工可以常规灌浆材料为主,冬季施工则以低温灌浆材料为主。以冬季施工为例,可在-5℃~10℃环境中利用低温灌浆材料来施工。在保障工程质量符合要求的同时,可促进装配式结构施工的高效化开展。在套筒灌浆施工作业期间,需以接头型检验的实施为前提,并注意灌浆材料应配套使用,禁止将未检验灌浆材料应用于套筒灌浆施工中。同时,在施工阶段需重视对分仓的合理控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封仓严密性的检测,并对外侧PE条安装精度进行严控,避免因漏浆现象发生影响到装配式施工水平。施工前对低温灌浆材料进行试验检测,确保符合标准后方可开展灌浆施工。需注意,施工前应对现场环境温度进行检测,若气温低于灌浆施工标准,应停止施工并对现场加以保护。对装配式构件的保温处理,应囊括上下顶板、电梯口、门窗洞口、楼梯口等部位,并要求人员通过计算施工热功来确定保温层厚度。

2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2.1原材料质量控制

原材料选用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控制效果,鉴于此,需在明确建筑质量标准的前提下,结合以下几点来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1)供应商选择和评估。为保证原材料选用符合需求,需以选择合格供应商为前提。在项目准备阶段,要求相关人员在充分考虑供应商信誉度、质量管理、过往业绩等因素的前提下来择优选择。并通过供应商评估筛选出长期合作伙伴,以保证原材料的供应符合预期要求。(2)原材料采购规范。在材料采购阶段,需重视对制原材料采购规范的严格制定,通过对原材料技术要求、性能指标、检测标准和采购程序的明确规定,有助于加强采购原材料的质量控制。(3)原材料检验和抽样测试。为避免出现原材料质量问题,需积极开展原材料检验、抽样测试工作。检验应根据采购规范中的要求,对原材料进行外观检查、物理性能测试、化学成分分析等。而抽样测试的实施,则需在遵循相关标准和方法的同时,确保样品符合代表性要求。(4)原材料质量追溯。为促进装配式建筑施工高质量开展,需完善建立原材料质量追溯体系,以期在施工阶段对原材料标识、记录和管理,可以追溯到原材料的供应商、生产批次、质量检验结果等信息,以实现对原材料快速定位和排查质量问题,确保构配件生产制作不受材料问题影响。

2.2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构配件生产水平与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之间存在密切关联,鉴于此,可结合以下几点来加强对生产过程的把控:一是设备和工具管理。为进一步加强生产过程的控制水平,需做到定期检查、维护和校准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性。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对工具进行定期检查和更换,避免因工具损坏或失效导致质量问题频繁出现。二是工序检验和自检。即在生产阶段对各关键工序、重要节点进行检验或自检。在实际检验期间,需保证工序检验的实施符合工艺规程和质量要求,对关键参数、尺寸精度、表面质量等进行检测和验证。自检工作开展则是由操作人员在完成工序后进行的自我检查,确保工序操作符合标准要求,以促进构配件的规范化生产。三是过程监控和数据分析。为进一步加强生产过程的质控效果,可视情况构建过程监控体系,并加大数据采集分析的实施力度。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通过实时监控关键参数、质量指标和异常情况,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第一时间制定方案加以解决。同时,可依据数据采集分析来确定构配件生产的潜在问题,以保证装配式建筑构配件生产符合高标准、高质量要求。

2.3竣工验收质量控制

(1)完工质量检查。即在竣工阶段,要求人员按规定要求对施工质量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具体涉及到对解耦股安全性、尺寸精度、表面质量、装饰效果等方面,以期通过检查工作来加强施工质量。(2)质量测试和检测。待装配式建筑施工结束后,需以设计要求和验收标准为基准,对装配式建筑的关键性能和功能进行测试和检测。如对结构承载力、隔热性能、防水性能等进行测试,避免装配式建筑质量和性能控制不符合预期要求。(3)记录和档案管理。要求人员在竣工阶段积极开展完工验收结果、问题和纠正措施的记录工作,以形成完整且准确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记录。同时,需重视对建筑竣工档案的完善构建,其内容应涵盖设计文件、施工记录、检测报告等,进而为后续装配式建筑高质量施工提供支持。

3结语

现阶段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占比持续增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建筑现浇施工不可避免出现污染大、工期长、危险多等问题。而装配式建筑工艺的有效应用,能够在保证建筑施工符合高质量要求的同时,促进其施工效率的显著提升,并营造更为安全、可靠的施工环境。鉴于此,探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要点与质量控制的优化开展,有助于促进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甘洋.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关键技术及质量控制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1,(15):160-161.

[2]孙利.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研究[J].居业,2021,(02):78-79.

[3]王国成,孙立群.装配式结构关键技术分析及质量监督措施[J].建材与装饰,2020,(02):8-9.

[4]张膺.房屋建筑装配式结构关键技术及质量监督[J].绿色环保建材,2019,(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