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分级护理对老年重症 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8
/ 2

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分级护理对老年重症 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张倩倩

新乡市中心医院新乡医学院第四临床学院 新乡 453000

摘要:选择本院 2022年 4 月至 2023 年 1 月收治的 94 例老年重症 HF 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 47例) 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 47 例) 实施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分级护理,两组均持续随访 1 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相关指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冠心病监护病房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4. 26% 低于对照组的 17. 0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GQOLI - 74) 中的心理、躯体、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结论 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分级护理在老年重症 HF 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利于加快恢复速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力衰竭; 生活质量; 护理

心力衰竭( HF) 是因各种心脏疾病导致的心功能下降,以呼吸困难、活动受限及体液潴留等为临床主要表现,可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造成严重影响,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2]。HF 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 HF 的发生率也不断上升。当前临床治疗 HF,除予以对症支持延缓病情进展外,仍需配合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3]。为了解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分级护理在老年 HF 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 94 例老年HF 患者,通过分组对照的方式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 2022年 4 月至 2023年 1月收治的老年 HF 患者。年龄≥60 岁。 按随机数表法将 94 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 47 例) 中男性26 例、女性 21 例; 年龄 60 ~ 78 岁,平均年龄( 67. 62 ± 3. 67) 岁;  缺血性心肌病 11 例,扩张型心肌病 17 例,高血压性心脏病 13 例,其他 6例。对照组( 47 例) 中男性 25 例、女性 22 例; 年龄60 ~ 79 岁,平均年龄( 67. 60 ± 3. 62) 岁; 受教育年限6 ~16 年,原发病: 缺血性心肌病 11 例,扩张型心肌病 19 例,高血压性( P >0. 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常规予以供氧、生命体征监护,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予以强心、利尿、镇静等药物; 实施呼吸机与气管切开护理,针对可能存在的并发症实施预防与对症干预。采取高资历护理人员搭配低资历护理人员的方式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观察组实施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分级护理。( 1) 成立团队: 由心内科医师、护士长及护理人员组成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分级护理小组,由心内科医师负责予以专业指导。( 2)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包括呼吸、收缩压、心率、体温及意识状态 5 个方面,呼吸、收缩压、心率及意识状态方面均采用 0 ~ 3 分评分法.( 3) 人员分级: 结合护理人员的职称、工作年限 进行人员分级。( 4) 实施护理: 1 级监护: 患者病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生命体征平稳。2 级监护: 由 N3 与 N1 护理人员共同监护,每小时巡视 1 次,监测生命体征,并维持呼吸道通畅、增加供氧等初步医疗处理措施,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师。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临床相关指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生活质量。( 1) 临床相关指标: 对比两组冠心病监护病房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总住院时间。( 2) 不良事件: 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再发 HF、休克及多器官衰竭。( 3) 生活质量:对比两组护理前及护理后( 出院时) 的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高则生活质量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 0 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用 n( %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 计量资料以 ( x ± s) 表示,采用 t 检验。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冠心病监护病房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2. 2 两组不良事件对比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2. 3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 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冠心病监护病房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较短,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护理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较高,提示针对老年 HF 实施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分级护理能够获得良好效果。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可将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值化,具有科学、准确、快速等特点。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分级护理以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为基础,实施相应的层级护理,以提升护理质量。将其应用于老年 HF 患者中,可以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分为 1 ~ 3 级监护,且对护理人员进行分级,可对护理资源进行科学分配,使病情更加危险的患者能够得到更高级别的监护,确保不同病情的患者得到相应的照护,进而提升整体护理质量,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分级护理对老年 HF 患者实施动态评估与监护,可为护理人员的临床判断提供准确、快速、有效的依据,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便于实施相应的治疗与护理措施,提升护理的目的性与预见性,进而有效控制病情发展,缩短患者在冠心病监护病房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提升

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分级护理能够加快恢复速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寅,李彤,王晓静,等. 基于体质量管理策略的护理干预对慢

性心力衰竭患者行为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2019,

34( 7) : 577—580.

[2] 祁莉萍,刘宏伟,洪昌明,等. 早期有创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

监测对老年冠心病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0,22( 1) : 19—22.

[3] 范颖,江腊梅,蒋海燕,等. 康复干预联合运动训练对老年慢性

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及对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 河北医药,2022,

44( 16) : 2 480—2 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