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困境与优化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9
/ 2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困境与优化路径

曹译文李玟柴福娟

山东协和学院 学生

摘 要: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充满生命力和无限潜能,要逐渐形成和谐共生的优质生态系统。高校要科学构建原则,沿着正确的路径和方向,扎实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一要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自觉性,二要采用循环递进的方式运行多样教育生态模式,三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生态文化建设,由此全面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和效能。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要做到包容共生,既要注重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和创新化发展,又要为培育优质和现代化人才提供多元渠道。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育,必须通过科学的改革路径优化,逐渐从量变发展成质变,切实培育出高精尖的优秀人才。高校必须结合自身办学机制,科学地拓展人才培育范畴和教育功能,要构建现代化的教育平台,吸引优质教育资源主动流入,并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全面赋能。科学技术、优秀文化、金融知识、思想建设等相关内容,都将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获得有效渗透,进而逐渐形成更加具有实战性和广谱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新路径。主动引进前沿科学技术和先进理念,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并能逐渐形成完整和清晰地生态模型,层次分明和路径清晰地落实各项人才培育工作。

一、高校大学生创新创教育的完整生态链

( 一) 内外环境的实时对接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进程,要主动构建科学和完整的教育生态链,为增强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提供优质平台。教育工作者需做好内外环境的实时对接,根据外界政策、金融、文化等领域的发展趋势,科学地对内部环境进行优化。一方面,根据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并主动引进最先进的教育经验和理念,实现硬实力和软实力协同发展。高校需为大学生专业学习与业务能力锻炼提供多样和智慧化平台,确保他们创意想法得以有效实现,能真正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而外环境主要由信息、技术、政策等要素组成,高校必须根据各要素的相互关系与变化情况,科学地对内部教育环境进行优化和整改,确保内外环境实时对接,构筑一个开放、多元、智慧化的创新创业教育空间。

( 二) 创新创业孵化

面向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要突显群落竞合共生特性,主动构建多样共生的教育教学新生态。围绕目前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的转型和升级现状,高校需做好创新创业孵化。高校应与对口企业加深合作,增强和拓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体功能。将创新创业项目进行分类,并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和职业发展定位,有层次地推进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同时,高校联合企业共同孵化创新创业项目的同时,要与税务、财政、工商等部门进行深度沟通,尽量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以及夯实的资金帮助。高校、企业、政府、社会组织、职能机构要围绕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协同构建长效和合作机制,制定科学的制度、规则、流程、程序,实现深层次和多样化的孵化创新创业项目,为全面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供更多可能性和便利条件。

( 三) 创新创业实践

高校要根据大学生专业选择和职业生涯规划,科学地制定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在实践中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和能力。一方面,既要注重夯实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还要为他们提供更多检验和验证能力的机会和渠道。另一方面,高校要动态跟踪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并借助完善和完整的评价体系,对最终的教育成效和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要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必须依托多样化和实战性强的项目,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不断提升和强化。既要围绕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本身,设计多样化和科学化的实践活动,还要结合外界环境反馈,合理地扩充专业课程内容,务必保证学生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抗压能力、管理能力等获得全面提升,继而使他们逐渐形成创业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养。要在不同的实践项目中,对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进行培养,全面观察和评价他们的思想品质,确保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新型创新创业人才。

( 四) 创业者提升

创业者提升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链中的重要一环,必须利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手段,全面提升创业者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高校要对既往的教育空间进行无限的延伸和拓展,要充分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构建多样和智慧的教学模式。要根据大学生身心成长特点,以及学生个体在智力和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有层次性地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高校必须将创新创业教育深度嵌入外界环境,根据当下的创新创业政策,有明确目标和方向地增强创业者能力。既要系统地讲解理论知识,还要强化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令他们主动汲取不同行业和领域的知识和技术。要围绕重要的创新创业教育要素,构建完整和创新的教育生态模型,依据层次分明的思路框架,有层次性和目标性地落实教育目标和工作内容。

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围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进行改革和创新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做到观念先行,形成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进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和正确的创业观念。教师要注重扩充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依托优质的交叉型课程,不断夯实学生知识层次和知识基础。在充分保证知识有效转移和经验生成的基础上,不断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行强化,最终培育具有家国情怀和责任意识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原则及优化路径探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 21) : 74-76.

[2]涂淑芬.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优化路径[J].现代企业,2020( 09) : 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