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探索古树名木管理平台建设数字赋能林业资源管理

/ 2

济宁市探索古树名木管理平台建设数字赋能林业资源管理

曹朋 郭朝阳 孙逢毅  钟翠杰  薛红艳 刘晓东 杨鑫 宋宁

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山东  济宁  272000

近年来,我国在林草生态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森林建设方面仍显现不足。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提出建设生态优先、保护为主、坚持绿色发展、生态惠民的工作原则,全面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落实,为森林资源保护提供更多借鉴。在林草生态建设过程中,古树名木的保护修复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它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珍贵遗产,是活的绿色文物,具有重要的科学、文化和经济价值。为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提升历史文化传承能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山东省公布了《山东省古树名木保护办法》,为山东省逾百年古树和珍稀名木撑起了保护伞,让古树名木的保护有法可依。济宁市全面推行树长制工作,探索数字赋能古树名木管理,为全省全面推行树长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一、古树名木管理平台建设意义

济宁市积极贯彻《关于推行古树名木保护树长制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行林长制和树长制试点工作。以现代化技术为基础,紧贴山东省林业改革发展、资源保护、生态修复等需求,以大数据战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指引,全面探索构建古树名木管理平台。

一是济宁市拥有丰富的古树名木资源,这些古树名木承载着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生态信息。通过构建信息化系统,可以更好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化,以便后代能够了解和欣赏。古树名木是研究植物学、生态学和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源。管理平台的建设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并为教育机构和公众提供教育资源。三是古树名木可以成为旅游景点,吸引游客,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管理平台可以用于推广古树名木景区,提供游客信息和导览服务。建设管理平台有助于政府和相关部门更有效地管理和监管古树名木资源。这包括合规管理、规范砍伐和保护政策的实施。

二、古树名木管理平台建设方法

(一)建设原则

一是先进性原则。采用先进方法和先进技术进行构建,充分发挥现代化技术优势,确保系统设计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二是适用性原则紧密围绕当地古树名木实际情况,以及当地生态环保、林长制等特点,以满足实际需求为核心,避免追求功能性和先进性优势,出现华而不实现象。三是可拓展性原则随着时代发展,古树名木管理日益复杂,繁琐,基于实际需求,适当增减功能,因此,系统架构过程中,应根据项目需求,自上而下,对系统进行功能解析与模块划分。充分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预留应用接口。四是标准性原则在设计架构系统时,应严格围绕国家、省林业局等相关部门颁布和制定的标准、规范等进行思考,开发过程中,也需要符合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标准要求。五是安全性原则为了保证用户权限和数据信息安全性,防止泄密问题出现,要遵循安全性原则,确保业务部门的数据和登录等信息具备全方位、系统化的防护。

(二)建设内容

采用互联网+思维,结合大数据、GIS、遥感等技术,按照相应标准规范进行数据库设计工作,依据高内聚、低耦合的设计思想,按照统一标准、分级建设、上下联动、科学管理的要求,充分考虑系统建设的扩展性,为古树名木业务建设提供标准接口,做好数据接口问题,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建成网络化、智能化、便捷化、协同化的古树名木管理平台

(三)总体设计

一是系统框架。构建的管理平台遵循上下贯通、业务协同、数据联动三个原则进行设计,以信息化管理为基础,为了保证业务功能协同,构建统一标准规范体系,确保该系统可以与其他系统的业务数据实现互联互通。如图1所示,系统架构从下至上主要包括了用户层、应用层、支撑层、数据层、网络层。其中用户层主要负责与系统用户实现信息交互,该系统主要向林业主管部门、各级林长、管护员等提供服务,各用户通过该层级获取信息、基于需求完成功能操作;应用层主要作用是为用户提供服务,该层级由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古树名木综合管理平台、移动应用系统三部分组成;平台支撑层是确保各功能实现的基础,依托GIS技术、业务应用、数据服务等中间件,为应用层提供支撑,确保功能得以实现;数据层负责提供相关数据,主要包括基础地理数据、林业资源数据、公共基础数据、业务专题数据集手持终端数据等,为系统功能实现奠定坚实基础;感知层以获取数据的设备为基础。除此之外,还包括数据库,用于储存各种类型的数据信息。

1系统架构图示

二是业务框架。如图2所示,平台建设内容包括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古树名木综合管理和移动应用系统三大子系统,其中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主要对森林资源、湿地资源、自然保护地、古树名木、林业产业等林业资源数据的汇聚展示,形成林业资源一张图的可视化展示;古树名木综合管理子系统包括古树名木的可视化展示和运维(业务)管理模块,可视化展示包括古树名木的分布、档案信息、树长信息及巡护信息进行综合展示,运维(业务)管理主要实现对古树名木信息、树长基本信息、任务及系统的综合管理;移动业务系统主要实现巡护人员的日常巡护、事件上报、任务反馈、古树名木信息查询、音视频通话、个人中心等基本功能,并能与网页端信息实现互联互通。

最终形成济宁市古树名木工作管理上下贯通、业务协同、数据联动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为济宁市古树名木管理工作提供丰富的一站式在线服务,全面提高林业管理效能。

2业务架构图示

(四) 建设方案

一是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系统可以对覆盖范围内的森林资源、林地资源、公益林、自然保护地、古树名木等进行多角度展示,以图表的形式进行展示,同时可以与手机、平板等终端联动,便于用户随时随地查阅相关信息。

二是古树名木综合管理系统系统主要包括可视化管理平台和运维管理平台两部分。其中可视化管理平台可以直观展示古树、名木的地理信息,支持古树名木专题渲染和详细信息查阅,如古树名称、科目、属、树龄等信息,且该系统与前端摄像头之间高效互联,可以实时查看监控画面。运维管理平台负责支撑古树名木信息新增、编辑、删除、多条件查询等提供支撑。同时该系统也为古树名木数量统计提供保障,为树长管理、任务管理、用户管理和权限管理提供支持,确保各功能得以充分展现。

三是古树名木移动端应用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日常巡护、事件上传、任务管理、信息查询四方面功能。其中日常巡护包括日常上报、打卡签到、音视频通话对讲三项内容,护林员通过移动端开展巡护工作,对巡护中发现的异常如盗砍、盗伐、违规占用等问题第一时间借助终端向上级传达星系信息,便于及时作出处置。

三、平台建设情况

现阶段,该系统平台已经投入应用。 平台采用“互联网+”思维,发挥现代化技术优势,按照相应标准规范进行古树名木数据库设计工作,以当前积极推进的林长制和树长制工作机制为基础,以古树名木精细化管理为核心,形成一个责任划分明确、功能具体、数据集成科学的信息化平台,打造成为一个古树名木基础数据信息化、业务处理网络化、决策分析智能化和业务监管透明化的古树名木动态监测体系。

四、取得效果

一是统筹了全市古树名木资源管理。系统的启用,将通过电子地图显示古树名木的空间分布,实现了古树名木的地理信息和自然属性信息的一体化存储、编辑、查询、显示、统计和输出;系统提供的基于古树名木空间和属性信息的多样化查询方式,为名木古树资源的动态管理、监测和养护提供了便利。二是健全了古树名木日常监管体系。依托该系统可以更为详细、全面、智能地对济宁市古树名木相关情况进行监管。便于护林员智能化完成信息上传、异常情况上报,发现突发情况时可以借助移动终端及时与平台进行联系,及时做出应对处理,实现对古树名木24小时不间断监控。三是方便外地游客了解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济宁市文化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既有大量的古树群,也有分布广泛的散生古树,游客依托智能化平台,通过手机、平板等操作平台一键可查阅古树名木相关信息,即时掌握济宁市古树名木分布情况、树龄信息、管护单位、古树历史传说或名木来历,树种分布等,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