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岩隧道大变形自动监控量测新技术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1
/ 1

软岩隧道大变形自动监控量测新技术方法研究

刘跃成[1],朱向荣2,杨讯华1,余心洁1,李浩1

(1.云南交投集团投资公司,昆明 650200;2.云南航天工程物探检测股份有限公司,昆明 650200;)

摘要:针对特殊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变形,提出基于大数据的监测数据分析方法,进行隧道变形趋势预测,从而能够及时做出预警,并提出预防措施,为道施工安全以及运营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关键词:自动监控量测;物联网;自动化技术;云监控平台

1引言

监控量测是隧道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通过监控量测可掌握围岩动态和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对量测数据经过分析处理后,可用来预测围岩变形趋势,来验证和修改设计支护参数,从而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科学的组织和指导施工,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目前监控量测工作主要是由人工操作测量仪器完成,存在监测频率低、预警不及时的问题。本文开发了隧道无线自动监控量测系统。该系统通过自动监控量测设备和监控量测预警云平台可实现对在建隧道拱顶下沉、周边收敛的实时监测、智能分析,可以达到及时预警的目的。

2无线自动监控量测系统构成

本系统主要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由AGI-LC无线自动监控量测仪、WR无线中继、WG网关及LAT现场报警设备等硬件构成如图1所示。第二部分是由隧道监测预警云平台及隧道监测预警等软件构成如图2所示。

AGI-LC无线自动监控量测仪

WR无线中继

http://www.haofeiuav.com/wp-content/uploads/2017/03/2017032112484958.png

GW远传网关

LAT现场报警设备

1 隧道无线自动监控量测系统硬件部分

图片包含 屏幕截图  已生成极高可信度的说明

2 隧道无线自动监控量测系统监测预警云平台

3自动监控量测预警方法

为了解决量纲不统一问题,改进型切线角算法不将速率设为切线角,而通过s-t坐标进行适当的变化处理进行量纲统一,并按照转换后的量纲进行预警,改进切线角算法后获取的曲线如图3。

3 监控量测拱顶下沉改进型切线角

从数据上面数据表中可以看出拱顶下沉累计位移开始处于初始变形阶段,然后处于稳定变化阶段,最终要垮塌时处于加速变形阶段;当拱顶下沉速率大于1mm/天(1mm/小时)时,切线角大于75°,为黄色预警;当拱顶下沉速率处于大于2mm/天(2mm/小时)时,切线角大于85°发生红色预警。

4 案例分析

根据云南某在建公路隧道一台设备所采集的数据,排除人为及机械在作业过程中的干扰数据后,分析结果。

1 隧道右幅出口断面YK42+540拱顶下沉、周边位移监测数据分析

桩号

项目

监测天数

累计值(mm)

平均速度

(mm/d)

数据分析

YK42+540

拱顶下沉

30

24.00

0.27

无变形异常加速,变形曲线趋于收敛;可正常施工;围岩基本达到稳定;速率不断下降,围岩趋于稳定状态。

周边收敛

30

25.00

0.42

根据监控量测数据结果分析判断:

隧道右幅出口,各监测断面位移速率变化保持不变时,变形曲线呈线性增长;应加强监控量测,必要时采取相应工程措施;围岩基本达到稳定;速率不断下降,围岩趋于稳定状态。

5结束语

本文所研究的技术能实现实时自动获取监控量测数据,监测频率高、减少了监测人员工作量。当围岩变形较大时自动进行预警,及时通知掌子面施工人员撤离,对隧道安全施工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文.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数据分析处理和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D].兰州:兰州交通大学,2015.

[2]何德洪.信息化施工和动态设计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J].土工基础,2009,23(5):33-36.

[3] 陈秀强.全站仪在隧道监控量测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交通科技,2017(6):232.

[4] 李海峰.新奥法监控量测在黄土小净距隧道施工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9(4):131-134.

[5] 杨志达.锚喷支护及监控量测在东山岗隧道施工中的应用[J].广东公路交通,2007,32(2):55-57.

[6] 韩瑞庚.地下工程新奥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7] 李晓红.隧道新奥法及其量测技术[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2.

[8] 朱汉华,杨建辉,尚岳全.隧道新奥法原理与发展[J].隧道建设,2008,28( 1) :43-49.

[9] 张笑然,潘载业.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的探讨[J].西部交通科技桥涵工程,2006


[1]基金项目:云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创新及示范项目(云交科教便[2020]59)。

作者简介:刘跃成(1971--),男,云南红河人,高级工程师,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要从事地下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