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1
/ 3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浅析

田帅 任立明 于文政 邓小松 侯杰 王享

中建二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工程质量是在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过程中,所达到的技术要求和标准。保证工程质量对于确保工程项目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持久性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如何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方式和方法。

一、引言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经济利益和声誉,更是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因此,建筑工程的质量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如何有效地进行工程质量管理已成为企业和政府部门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相关问题,分析其现状、挑战、关键因素及有效方法,以期为实际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工程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质量管理是指通过一系列质量实践活动,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规定的标准。在建筑工程领域,质量管理主要包括设计质量控制、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和验收质量控制等几个方面。

工程质量管理是指为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运用一整套质量管理体系、手段和方法所进行的系统管理活动。它涵盖了从项目决策、勘察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管理的范围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其目的在于加强项目的质量控制,确保预期的工程质量目标得以实现。[1]

三、工程质量管理现状

首先,我们要关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施工图纸的质量问题。图纸是施工的基础,也是质量管理的核心依据。然而,一些设计人员由于缺乏实践经验或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导致设计图纸存在许多质量问题,比如标注不清、尺寸不符、数据矛盾等。这些问题不仅阻碍了施工的顺利进行,还会对工程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其次,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监管不力的影响。尽管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来规范工程质量管理,但在实际操作中,监管力度不够,执法不严等现象,导致一些不合格工程得以通过验收,给工程质量带来了隐患。比如广西南宁经开区金凯街道居仁村一在建文化长廊舞台垮塌,事故原因为设计单位未按要求注明涉及危险性较大工程重点部位,施工单位也未按照规范搭设模板架体,并未编制高支模无专项施工方案,加上采取了错误的浇筑施工做法,直接导致浇筑屋面混凝土时坍塌。[2]

此外,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还受到了一些不良的建设习惯和行业文化的影响。一些建筑企业存在着盲目追求速度和利润的问题,忽视了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同时,一些从业人员对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对工程质量问题持漠视态度,这也加剧了工程质量管理的困境。

四、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

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

设计是建筑工程的灵魂,设计质量的高低,对整个工程的质量起到关键的引领作用。设计质量控制应关注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强调结构安全、环保节能、施工难度、人性化等方面。此外,还应加强设计变更的管理,确保变更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是建筑工程质量形成的一个关键阶段,施工过程质量的控制应从材料、设备、工艺、施工环境等方面入手。在材料选择上,应选用质量可靠、符合规范的产品;在设备方面,应确保设备性能稳定、操作安全;在工艺方面,应采用先进、可靠的施工工艺,提高施工质量;在施工环境方面,应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保持良好的施工环境。

检验和验收的质量控制:

验收是建筑工程质量的最终把关环节,验收质量控制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材料进场检验:对所有进场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检验,确保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3]

工序检查:对每一道工序进行及时检查,如模板安装、钢筋连接、混凝土浇筑等,确保符合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

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在完成每个分部分项工程后,及时进行验收,确保各阶段的质量符合要求。

竣工验收:在工程竣工后,进行全面验收,对所有设备和设施进行检查,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符合预期要求。在验收过程中,应对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检查和测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应重视工程资料的整理和归档,为日后的维护和管理提供依据。

人员培训和管理的重要性:

通过培训,可以使员工了解最新的建筑技术和标准,掌握新的技能和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能力;通过培训,可以向员工传递公司的质量意识和责任心,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在工作中更好地履职。建筑工程现场存在各种危险因素,科学的人员管理可以保证员工的安全和健康,避免因管理不善而导致的安全事故。按照施工顺序合理排班,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和冲突,从而提高工程效率和质量。

五、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与解决方案

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常见的质量问题如:

原材料质量问题:如材料不符合规格、性能不足等。

施工过程问题:如施工不规范、工艺不合理、质量不达标等。

工程验收问题:如验收不严格、遗漏问题等。

其他问题:如设计不合理、成本控制不严等。

解决方案:

在工程勘察阶段,需要全面勘测工程所在地的地质地形、周边环境等因素,确保数据全面准确,便于后续工作能够充分考虑。

[4]

加强设计施工图纸的审查和管理。在设计阶段,加强设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责任心。施工前要对施工图纸进行严格的审查,纠正其中的质量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图纸进行修改和完善,以适应实际情况的变化。

加强建筑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控制。在项目启动阶段,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和时间表,并确保项目进度合理安排。同时,项目管理还包括对材料设备的选择和采购、施工现场的协调管理以及质量控制的监督。通过加强项目管理,提高工程质量的可控性和可预测性。

在采购阶段,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并对材料设备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控制。在施工阶段,要对材料和设备的使用进行监督和管理,杜绝不合格材料和设备进场。在采购材料时,施工单位不仅要对比多个供应商的材料质量和价格,还要考虑供应商的资质和信誉;在接收材料时,施工单位要检查材料的质检报告,并对材料进行抽查,避免受损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另外,施工单位还要在材料存储中和使用前对其进行质量检查,以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对于机械设备来说,不同环节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机械设备,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正确操作和保养设备,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施工效率。在施工过程中,对材料用量、设备操作等进行严格的监控,防止因操作不当或浪费导致工程质量问题。对此,管理部门要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作业能力和安全意识,确保操作人员能够安全且正确地操作机械设备,从而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与质量。

施工阶段应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严格控制施工质量,防止出现偷工减料、违规操作等问题。建立健全质量监督和检测机制,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检测。此外,还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查,通过加强质量监督和检测,可以发现和解决工程质量问题,提高工程质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验收阶段,要对材料和设备的质量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在工程项目的基础、主体、二次结构等各个阶段,应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和验收。设计阶段应根据项目的性质和要求,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并确保设计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与解决方案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通过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可以有效地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也需要注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技术、经济、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因素,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确保最终的解决方案能够有效地提高工程质量。

五、如何加强质量管理

管理人员要做好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由于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设计图纸的规范性会影响建筑的质量,所以为避免后期出现设计变更和质量问题,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前期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设计人员要到施工现场进行调研,并分析勘查结果,然后及时与业主进行沟通。在设计初步方案时,设计人员可以在多种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深化设计。所有的设计图纸绘制完成之后,设计人员还应对图纸进行汇总审核,并对图纸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修正。只有设计图纸的质量达到要求,施工人员才能按照该图纸进行施工,工程的质量才能有保证。

要想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效果,施工单位就要加强技术管理。因为建筑施工涉及不同的技术,所以施工单位要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和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施工单位可以邀请专家对施工方案进行评估,以判断所选施工技术的可行性。在确定施工技术之后,施工单位要进行技术交底,并对施工团队的技术水平进行分析,以确保技术能够得到规范使用。

在选拔施工人员时,施工单位要适当提高准入门槛,根据技术、资质、经验三个方面的要求来选择施工人员。在施工之前,施工单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考核,只有通过培训和考核的施工人员才可以上岗作业。如果某些部位施工对技术水平的要求较高,那么施工单位就要更严格地对施工人员进行审查和考核。

在实际的技术应用过程中,施工人员要重视对细节的掌控,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质量问题。另外,施工人员还可以利用BIM技术来模拟整个施工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从而让质量管理更加精准和高效。

最后,管理人员要做好竣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工程竣工后,管理人员要进行全面检查,一旦检查出质量问题,要对出现质量问题的部位进行整改。整改完成之后,管理人员要重新检查该部位的质量情况,在确认工程所有部位的质量均符合规范标准之后,才能签署验收合格文件。在工程交付使用之后,施工单位还要对工程进行一段时间的维护,在此期间,如果发现质量问题,要及时联系施工团队,对问题部位进行处理,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六、结论

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研究中,我们探讨了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多种因素,包括材料质量、人员素质、施工方法和环境条件等。通过实证分析和深入研究,我们发现这些因素对工程质量有显著的影响,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质量管理策略和建议。

然而,本次分析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可能无法涵盖所有可能的工程质量问题。此外,由于建筑工程质量具有隐蔽性等特点,使得质量的检测和评估存在一定的困难。未来研究可以考虑采用更先进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以更全面、更准确地评估工程质量。

此外,研究表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等多方的共同努力。因此,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提高各方的质量管理意识和能力,并通过合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共同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水平。

总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需要持续深入的研究和实践。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相信未来的建筑工程质量将得到更大的提升,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环境。未来,建筑工程行业应进一步加大对质量管理的投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工程质量水平,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七、参考文献

[1]王颖. J妇幼专科医院建筑质量控制管理[D].南昌大学,2015.

[2]马新斌.南宁在建舞台垮塌致3死4伤事故原因公布:未按规范施工[N].新京报,2019-06-01

[3]盛克军.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8):151.

[4]史鑫.建筑全过程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要点浅析[J].四川建筑,2023,43(04):31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