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不良资产监控与处置的审计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1
/ 2

银行不良资产监控与处置的审计路径

方福生

江西横峰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334300

摘要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加大了银行不良资产管理压力,基于强有力的审计措施强化对不良资产的监控与处置也成为了共识。本文基于文献综述法、观察法具体阐述了银行不良资产监控与处置的审计内涵,同时分析了不良资产监控与处置层面存在的规范化程度较低、审计的方法较为陈旧、审计的全面性不足等问题。结合相应问题表现,本文提出了基于制度建设提升审计规范性、依托数据分析等提升审计创新性、构建全面且动态的审计机制等策略,旨在帮助商业银行更好开展审计工作,并更为有效地基于审计路径监控与处置不良资产。

关键词:银行;不良资产;审计

不良资产管理是银行业务开展和整体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关键事宜,不良资产监控与处置则是相应管理中的重要构成。很多银行的不良资产规模较大,监控与处置上的压力也随之增加。同时,不良资产监控与处置中审计工作的开展状况并不理想,进一步观察与分析能够发现,不良资产监控与处置视角下审计层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审计的有效性偏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不良资产管理层面的压力。对各银行而言,其也需要站在审计角度对不良资产监控与处置事宜进行更多思考。
一、银行不良资产监控与处置的审计概述

银行不良资产监控与处置实际上是不良资产管理的两项具体内容,监控的直接目的在于控制不良资产的形成,处置的直接目的在于减轻不良资产管理压力。从管理的视角看,无论是不良资产的监控还是不良资产的处置中都可以将审计作为基本的管理途径,审计更加是银行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关键一环[1]。一般而言,较好进行内部审计的基础上,审计结果可以成为不良资产监控中的重要参考。审计同时也可以帮助银行较好掌握不良资产的规模、构成等信息,这也可以为后续处置提供有效支持。因此,基于科学的审计更好监控与处置不良资产十分可取。
二、银行不良资产监控与处置审计层面存在的问题
(一)不良资产审计的规范化程度较低

在银行的审计工作框架内包含着不良资产审计这一层面的工作,对部分银行不良资产审计工作的开展状况进行观察、对比、分析后能够发现,相应审计工作的开展的规范化程度较低。特别是在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内,信贷业务开展上的内部监管力度较为薄弱,内部审计力度同样有待提升。不良资产审计工作开展的受重视程度较低时,与之相关的制度建设事宜同样容易受到忽视。缺乏基础性制度的较好指导与规范时,不良资产审计工作开展上的随意性自然较强,而并不规范地开展相应审计工作也不利于银行较好掌握不良资产规模等信息,审计工作也很难为不良资产监控与处置提供帮助。
(二)不良资产审计的方法较为陈旧

从银行不良资产监控与处置的角度看,审计工作效用能否充分发挥也与审计方法的选用状况有一定关联。当前,很多银行虽然结合不良资产的管理开展了审计工作,但审计方法较为陈旧,具体审计工作开展中对“人”的依赖性较高。这一情形下,审计工作效率相对较低。在部分银行内,不良资产整体规模较大,存贷款业务数量较多,不良资产审计工作事务也更为繁杂。从形式上看,基于传统方法进行审计可以将审计工作作为不良资产监控与处置中的一个基本途径,但实际效果往往低于预期。不良资产审计工作量处于较高水平时,审计方法创新性不足的弊端也会被进一步放大,最终审计结果也容易与实际出现很大出入。
(三)不良资产审计的全面性不足

部分商业银行虽然在较为积极地开展不良资产审计工作,但相应审计工作开展的全面性较低,全面性不足也成为了相应审计工作开展中的一个具体问题。从不良资产监控与处置这两个角度看,不良资产的审计首先要基于监控和处置这两项管理来进行。从不同资产形成的角度看,不良资产审计需要兼顾的事宜更为多样。但很多银行并未做好不良资产审计工作开展的规划,加之缺乏健全的制度支持,相应审计工作开展的随意性更为明显[2]。仅仅关注某一个或某几个层面开展审计工作时,所进行的审计努力也无法给予不良资产监控与处置提供有效支持,这也加大了相应审计工作流于形式的风险。
三、银行不良资产监控与处置审计的有效路径
(一)基于制度建设提升审计规范性

银行不良资产监控与处置视角下的审计工作应当更为规范地开展,融入制度化管理理念,强化审计工作制度建设以更好规范相应工作的开展十分必要。例如,某商业银行自2020年开始将不良资产规模的控制作为了年度工作重点,同时将审计工作作为了不良资产监控与处理的重要途径。该银行在当年度基于不良资产审计工作的开展需要确定出了较为健全的工作制度,并成立了不良资产审计工作小组。基础性工作制度中,权责关系的较好明确。审计工作内容的细化、审计目标的明确都为具体审计工作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在这一制度较好实施后,不良资产监控与处置相关的审计工作质量也有了明显提升,审计工作环境也越发良好,这也帮助该银行较好弱化了不良资产管理风险。
(二)依托数据分析等提升审计创新性

银行不良资产审计中需要进行更为有效的创新,特别是部分银行不良资产规模较大,且与之相关的审计工作压力较高时,依托审计工作的创新开展提升审计工作有效性也十分可取。例如,某银行近几年将大数据分析理念较好融入到了存贷款业务开展中,不良资产审计相关工作开展中同样融入了大数据分析理念,并较好应用了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对不良资产规模变动数据,以及不良资产构成数据进行的分析,审计人员可以更为精准地进行不良资产监控。不仅如此,大数据分析基础上对一些呆账贷款流动性进行具体审计、预测后,审计结果也给予了不良资产处置很多参考。因此,银行可以降低数据分析作为不良资产审计创新中的基本形式,以此更为新颖且有效地进行不良资产监控与处置。


(三)构建全面且动态的审计机制

由于银行不良资产的规模、构成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中,且不良资产管理需求也会不断变化,在不良资产监控与处置中也应当提升设计的全面性,并做好动态审计[3]。例如,某银行近几年在不良资产审计工作开展上进行了诸多探索,同时也从一般性信贷业务开展处入手构建了涵盖一般性业务的不良资产审计体系。贷前进行审计相关监督以进行不良资产审计监控,并结合信用跟踪、评估等管理事宜进行不良资产形成的预防性审计取得了良好效果。更为重要的是,该银行也结合一些大型信贷业务的开展进行了不良资产的跟踪审计,动态审计也提升了不良资产审计上的灵活性。其它银行也可以借鉴这一经验,构建全面且动态的审计机制,基于更为全面且动态的审计机制运转更好开展不良资产审计工作,以此提升银行在相应审计工作开展中的主动权。
结语

银行业在整体发展中应当给予不良资产监控与处置事宜更多关注,切实将审计作为强化不良资产监控与处置的一个基本途径。值得注意的是,不良资产的监控与处置,以及具体审计工作开展中都包含很多工作内容,且相应工作开展中的影响因素较多。为此,基于审计工作强化不良资产的监控与处置时银行也要做好审计工作开展状况的评价,不断弥补审计层面的短板,解决好审计层面存在的具体问题。基于这一途径促进审计工作有效性的提升,借此更好监控与处置不良资产。

参考文献

[1]栾天航,孙昊.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策略[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1(3):108-110.

[2]马红.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及处置对策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22(32):122-125

[3]周昌瑛.浅析大数据背景下商业银行内部审计[J].西部财会,2023(7):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