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模式下的成本管控问题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1
/ 2

EPC模式下的成本管控问题探讨

张宏凯 郭婧

陕西地建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75

摘要:EPC模式作为一种综合性工程承包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本文探讨了因诉求不清、扯皮现象、标价确定困难等核心引起的成本问题,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这些措施有助于解决EPC模式中的问题,提高项目执行效率与质量,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并成功交付。

关键词:EPC模式;标价确定;进度款支付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各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工程采购施工(EPC)模式作为一种综合性工程承包模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EPC模式的优势在于将工程设计、采购、施工等环节整合,为项目实施提供了高效性和综合性的解决方案。然而,随着其应用的深入,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在标价确定和进度款支付、结算审计等方面存在着一系列考验与困难。

一、EPC模式的概述及发展趋势

EPC工程采购施工模式是一种综合性的工程承包模式,涵盖工程设计、采购和施工等多个环节。其核心在于整合各方资源,提供全方位的工程解决方案。在EPC模式中,通常由一家公司或承包商负责整个项目的实施,从项目规划和设计阶段到材料采购和最终建设,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在能源领域,EPC模式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天然气等项目。在电力行业,EPC模式覆盖了发电厂建设、输电线路和变电站建设等领域。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EPC模式被用于炼油厂建设、管道建设等项目,其高效、一体化的特性有助于提高项目的可靠性和效率。EPC模式在基础设施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道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建设项目。整合设计、采购和施工等环节,确保项目的整体质量和工期。化工和制药行业的项目,如化工厂建设、制药厂设备更新等,也采用EPC模式。这种模式能够提高工艺流程的协调性,优化设备选择,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环保和水利工程领域,EPC模式应用于污水处理厂建设、水资源开发等项目。综合考虑设计、工程施工和设备采购,达到环保和资源利用的最佳效果。

二、EPC中存在的问题

(一)诉求不清

投资方诉求不清主要影响在招投标合同阶段,其对项目需求描述不清晰或不完整,会导致设计、采购和施工过程中存在解释模糊、理解不一致,严重影响项目最终结果。EPC项目大多在初步设计阶段进行招标,缺少具体深入设计。具体深入细化设计由承包商完成。投资方如果在项目前期对项目的关键性控制点例如项目定位、做法、质量、标准、档次等未形成清晰的诉求,而是在施工中不断增加诉求,势必会造成成本增加或者因为造价发生扯皮。与施工总承包施工方式不同,EPC的招标模式一般采用最高限价下浮百分比的方式进行招标,承包商可最大限度的发挥降低成本的能力,在施工中优化设计或者采取各种方式,从而降低成本。同时,减少甲方在设计施工过程中的参与度,减少变更的发生。所以甲方的成本控制重点在初设招标合同阶段,甲方合理清晰完整的诉求,对整个项目控制成本都是十分必要的。

另外,如果合同文件中的条款和规定存在歧义或模糊不清,各参与方因责任界定、合同条款或利益分配等问题产生争执或拖延决策,会造成后续交付标准的混乱,影响项目工程进展,推迟工程的完成时间节点,给整体工期带来不利影响,决策延误需要增加额外的资源、人力以及时间成本,增加项目的总体成本。

(二)标价确定困难

因EPC模式下的标价确定是在初步设计情况下,缺乏详细的施工图纸,可能会出现初设计算出来的成本与实际深化设计计算出来的成本偏差,如何降低这种偏差,是一个难题。

(三)进度款支付

进度款支付方式影响整个项目进度情况,错误的支付方式会同时增加投资方和承包方的负担。对于承包商而言,这导致资源不足,影响其正常施工和运营,加重垫资成本,甚至导致施工中断。对于投资商而言,耽误工期,引起索赔,施工质量无法保证等。除了选用合适的支付方式之外,不明确的支付合同条款会导致甲乙双方纠纷,例如,不明确的支付条件合同条款导致双方产生歧义,进而产生纠纷,对参与方之间的合作关系造成负面影响,破坏信任,影响未来合作意愿和合作效率。持续的纠纷导致资源浪费,包括人力、时间和财力,增加双方资金时间成本。

三、解决EPC模式中问题的措施

(一)解决诉求不清

对于甲方而言,项目目标是使最终项目达到规划阶段定位,并将最终造价控制在目标范围之内。EPC属于承包商全过程管控的施工模式,故要达到甲方项目目标,招标阶段甲方清晰的项目诉求是关键。首先根据规划阶段的项目定位,合理确定预期利润,考虑项目的风险和复杂性,并确保利润水平可持续并符合市场水平。寻找相似项目,参考相似完工项目的造价构成,分析类似项目的成本和风险,为当前项目的估算提供参考依据。考虑材料、人力、设备、运输、管理及风险等方面的费用,考虑项目的各种风险因素,合理评估。根据红线内建筑面积设置单方造价限额,细化分项,确定各专业工程的限额设计指标及重点部位、关键设备、特殊专业工程的成本限额,对于不确定性大的专业工程,例如地基工程,可询比市场价确定,分解后的建安工程费分别作为各专项工程成本控制的依据,以此来指引深化设计,实现“算着画”。

深化图纸出来后,乙方进行施工图预算,对施工图预算进行细分,甲方审核并于初设预算进行对比,确定偏差,项目施工图预算只作为过程计量依据,并以此为依据深化过程支付节点。结算采用竣工图按实结算的方式,提高甲方管理效率,减少变更等繁琐手续,弱化初设预算成本投资控制作用,最大限度消除初期成本偏差产生的影响。

确保合同条款明晰清楚,涵盖项目各方面的责任、权利和交付要求,对需求进行全面确认和详细定义,明确各阶段交付内容,减少后续的变更和歧义。建立有效的变更管理流程,对需求变更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确保变更有明确的流程和审批机制。定期进行项目进展的监控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避免问题扩大化和影响项目进度。

EPC模式下,因甲方参与度降低,对承包商的信誉度和管理施工水平等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甲方同等诉求下,良好信用并且专业性强的承包商对于甲方更加有利。甲方可形成承包商信息库,对承包商的信誉度和其他内容进行登记,有利于减少甲方后期风险。

(二)改善进度款支付流程

因EPC模式下甲方施工现场参与度降低,深入准确的核对施工现场的形象进度有难度,进度款的支付方式可采用关键性目标节点的方式进行支付。在合同中明确规定进度款支付的条款和条件,明确支付比例、时间节点和支付方式,避免歧义和延迟。例如可在地基处理完成后付款,取代每月按照形象进度的百分比的方式进行付款。

同时,项目前期,甲乙双方确立合理的支付审批流程,明确各级审批权限和程序,以便及时审批和支付。明确乙方进度款支付所需的文件、报告和资料,规定上报时间和甲方审批时间,以便甲方及时审批支付。在合同中设定合理的工程关键性目标节点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达到验收要求后及时支付进度款。发现支付相关的争议,及时进行协商解决,避免因争议导致支付延迟。

结语:EPC模式在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诉求不清、扯皮现象、标价确定困难和进度款支付延迟等问题影响着其有效实施。通过明确合同条款、加强沟通、建立变更管理流程以及规范支付流程等措施,有效缓解这些问题。为解决EPC模式中的问题,需要各参与方共同努力,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实现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最终成功交付。

参考文献

[1]钟亨营.工程进度款审核与支付问题探讨[J].市政设施管理, 2021, 000(001):P.43-45.

[2]杨丽.EPC模式下铁路项目工程合同管理研究[J].铁路技术创新, 2023(2):116-120.

[3]吴昊燃,孙玉梅.基于EPC模式的项目建设管理运行系统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