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净距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1
/ 2

小净距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李沿浩

云南省  昆明市  650000)

云南省劳动力中心市场有限公司

建筑创作

摘要:小净距隧道是连拱隧道和分离式隧道以后产生的适应性强的新型隧道,从我国发展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小净距隧道有着一定的安全性和经济实用性。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高等级公路也得到了良好发展,小净距公路隧道演变为了高等级公路隧道中十分重要的一方面。通过对国内外小净距隧道合理净距,分析和落实施工技术要点,了解到小净距公路隧道中存在的各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大多数小净距隧道的技术依旧处于实践检测阶段,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所以小净距隧道近距研究和施工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小净距公路工程施工技术应用要点


    我国国土面积非常多,各项区域的地理环境有着明显的差别。在公路建设过程中,通常穿过一些山地,这就需要采取小净距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该项工程是公路工程中的一项难点。要想提高小净距隧道的施工质量,就必须创新和改进小净距隧道施工中的有关技术,加大施工质量和安全的控制力度,以此提升高速公路小净距隧道施工质量和整体水平。文章中主要论述了施工技术要点和质量控制策略。
1、对于小净距公路隧道的研究

在小净距公路隧道规模日益拓展和延伸的背景下,面临的核心要点是何种净距下可以保持安全和经济的最优化。进行合理净距研究的目的是解决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之间的问题,支护因素、围岩级别、地质因素和施工因素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围岩级别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影响因素,国内外从围岩分级的角度规定了已有的净距值围岩,可以根据支护措施进行加固处理,深度优化净距。在施工过程中,不同的施工方式对于隧道产生的影响也是不相同的,而且施工水平也对于净距取值造成了相应的影响。这就需要结合支护措施、地质条件、施工方式全面分析,确定具体的净距。针对于目前现状来讲,小净距隧道的合理净距研究不具备成熟性,尚处于发展中阶段,仍需要进一步探究和讨论,按照研究的实际情况对小净距隧道的合理净距确定基本的标准,从而保持合理的净距范围。当对隧道进行开挖之前,隧道周围岩体处于一定的平衡状态,隧道的开挖必定会对岩体的初始平衡状态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在相对区域内使得岩体应力重分布,岩体产生变形现象。假设重分布之后岩体应力和变形超出了规定区域内,就会对于场地的安全性产生不良的影响。双洞小净距隧道先行洞的开挖工作会损坏围岩自身的平衡性,使得围岩发生不良的变形现象,而后行洞的开挖还会增加先行洞围岩的变形状态。基于此,在小净距隧道期间,应当选取合理的开挖间距,这样能够降低不良变形问题的发生。
2、小净距隧道公路工程存在的问题

从实际情况来看,小净距隧道施工和普通的双洞隧道施工相比较而言,复杂性更高一些,不过,其可以在一定方面上缩小场地的占用面积,节省了土地资源,同时还满足了特殊地形的根本性要求。针对于小净距来讲,相关人员均对其进行了探究。在隧道施工期间,包含了诸多的工程参数,相关参数的获取对于小净距隧道施工安全性的提升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再者,采取有限元对不同的施工顺序加以模拟,全方面分析和探究拱顶沉降、地表沉降以及围岩应力现象,获取和该项区间段最为相符的开挖顺序。通过研究看出,针对于双洞的小净距隧道来讲,在施工方式中可以选择先对哪个洞进行开挖,才可以避免对另一个洞产生影响,或者是从采取加固中夹围岩的方式来减少围岩存在的变形现象,借助规范性的开挖方式降低围岩变形现象的发生,以此控制净距。但是小净距隧道公路工程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小径距公路工程隧道指的是小于分离式隧道的最小近距要求的隧道小径距隧道的定义有利于对连拱隧道和分离式隧道进一步区分动态性的研究和分析隧道形式。不过各项净间距的隧道对中间岩柱的加固和双洞施工的影响程度相差十分大。这就需要做好小净距隧道的研究工作。结合小净距隧道的施工技术理论和设计施工的关键工艺技术加以研究,从而符合标准的工程要求。

第二,依照分离式隧道的判断标准,判断小净距隧道的围岩稳定性。根据现场监测以及工程实际情况分析小净距隧道是否适用。最后,结合小净距隧道的特征和优势加以分析。
3、小净距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

从小净距隧道工程实际开展情况来看,整体发展仍不具备成熟性,施工技术有待创新,设计理论有待进一步完善。不过将成功的工程和国内外理论相互结合到一起,能够发挥出良好的效果。其中,就需要科学合理的应用小净距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
3.1小净距隧道洞口和明洞工程的施工技术
    针对于公路小净距隧道工程施工来讲,在小净距隧道洞口施工前期阶段中,需要做好周围施工环境的探究。完成开挖作业以后,绑扎明洞的钢筋,将全断面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式应用到明洞中,从而确保明洞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2钻爆施工技术
    在公路小净距隧道钻爆施工过程中,需要规范性的选择爆破器械设备。公路施工单位做好人员安排,合理的进行布局,依照小净距隧道施工规范性要求实施钻爆破作业,爆破用药量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样做可以避免洞身周围围岩受到损害,确保小净距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在施工期间,按照不同的施工工序选择与之相符的施工方式,从根本上提升施工效率,确保质量,促使施工作业安全开展。


3.3锚杆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在公路小净距隧道工程中,就需要正确认识到小净距隧道工程中锚杆施工的作用。锚杆钻孔施工作为锚杆施工的主要工序,此种工序的施工应当在事先设计的点位上,采取岩凿机设备定期清理存在的污染物,保持整洁性。同时结合锚杆施工规范清理岩屑,以免对锚杆施工作业有效开展造成不良的影响。
3.4二次衬砌施工
    二次衬砌是公路小净距隧道施工中的基本作业内容,规范性的二次衬砌施工作业能够确保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也可以发挥出良好的效果。为了增强二次衬砌施工质量,应当重点落实施工时间、空间预留,从而确保质量。

3.5喷射混凝土施工技术
    公路隧道施工混凝土喷射技术包含了干喷、潮喷和湿喷。这几种方式既可以对工作环境有效改善,同时也可以通过节省速凝剂用量的方式减少成本输出。提升混凝土喷射支护性能和黏结性则是湿喷的优势。湿喷的平均喷射厚度为0.1m回弹率比较低,除了能够提升支护力之外,同时也可以发挥出良好的承载效果。为了将混凝土喷射效果发挥到最大化,应当加大混凝土喷射密实度、强度和厚度的控制力度,将这几方面当成工作的要点,全面落实。首先,保持开挖断面清洁性,避免产生污染现象,明确具体的尺寸。其次,拓展和延伸混合料的配合比,改善混凝土和岩石粘结性能,尽可能减少外加速凝剂的使用。按照工程施工标准要求控制混凝土质量,避免应用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材料。然后,科学合理的选择混凝土喷射方式,结合施工环境,确定最终的方式,体现出施工的可行性。最后,明确喷射机的参数,强化混凝土运输的密封性、连续性。

4、公路小净距隧道施工技术需要注意的几项要点

通过开展公路小净距隧道工程施工作业,加强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场管理以及浇筑支护质量管理中,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原则,制定浇筑支护质量管理对策。第一,制定健全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做好施工人员的岗前培训,借助安全管理制度和施工人员岗前培训工作,体现出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提高小净距隧道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这是增强小净距隧道施工质量的关键所在。通过落实岗位责任体系和工作绩效体系,体现出相关人员的责任,起到良好的监督效果,保持操作的严谨性和规范性。第二,提高施工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和技能,培养安全管理意识,做好综合管理技能培训教育,从而确保工程施工中现场管理的合格性。第三,浇筑支护质量管理。从前期地质信息、水位信息、交通信息、勘察等多方面入手,优化施工设计环节,为后期作业开展提供良好的依据。第四,规范性的管理系统能够监督隧道工程的整体施工环节,降低隧道工程出现问题的概率。在提升净距隧道工程安全性的基础上保障质量,促使车辆得以安全行驶。第五,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将短尺寸、早封闭、强支护、弱爆破的原则作为重要的依据,只有这样,隧道的初期支护工作才能够得以完善。采取低预应力对穿式钢锚管、全断面注浆、双层超前短管棚和架设钢构支撑等加强支护措施,使施工以及结构安全有一定的保证。在隧道施工之前,一定要对洞口的地层进行加固处理、临时支护以及其他承载结构,使岩体结构的弹性更有抗力,结构的受力条件也会得到一定的改善,为隧道日后营运安全性提供保障。
5、结语:

从以上论述来看,公路小净距隧道施工工程有着一定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基于小净距隧道工程的特殊性,因此对于工程施工环节提出了十分严格的要求。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为了增强小净距隧道工程的施工质量,应当按照标准的设计要求保持施工技术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重点控制施工质量,提升施工要素的配置效率,从而达到小净距隧道施工作业稳定开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鑫磊,张学民,陈进,胡涛,万正,龙立敦,杨峰.基于碳排放评价的超小净距隧道绿色施工优化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23,35(1):59-70. 

[2]扈萍,马梁,李萌,王君鹏,张西文.小净距隧道后行洞开挖对先行洞的变形影响[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36(3):246-251. 
[3]郭少飞,李铁成,段剑,刘清泉,李泽,孔镜凯.适用于花瓣形配电网的联络线后备保护方案[J].电网与清洁能源,2023,38(4):10-18.
[4]王蕾,王恩波,昝文博.三全育人视域下《隧道施工技术》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绿色科技,2023,24(5):262-265.
[5]高鑫,王文娟,李清菲,冯世杰,吴琦.双护盾TBM步进过站路径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22,58(5):56-64. 
[6]池春生,张财强,张帆.多孔小净距隧道岩土体变形机理研究[J].山西建筑,2022,48(10):128-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