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标准化”推进HSE标准化班组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2
/ 2

“三个标准化”推进HSE标准化班组建设

黄露莹 薛林锋 宋伊晴

(中国石油长庆石化分公司,陕西咸阳  712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员工对于工作环境健康安全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为了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确保QHSE体系落到基层,本论文以HSE标准化班组建设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如何深化QHSE体系,从标准化管理、标准化操作和标准化现场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HSE标准化班组;QSHE 

1 前言

由于石油炼化企业具有高风险的特点,根据企业管理特点,把HSE当作一个整体进行系统管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需将质量、安全、环境、健康以及内控等管理要素整合,并将管理程序与实践结合,所以推进基层战队的HSE标准化建设,可以深化企业QHSE体系运行,从根本上解决QHSE体系运行与岗位实践脱节的问题,将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

班组的HSE标准化管理体系是企业标准化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加快企业技术进步、落实安全管理、促进科学管理,是企业保证安全环保生产的重要手段。通过确立标准化管理要求、明确标准化操作步骤、规范标准化现场设备设施,达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与运作效率,防范生产活动中的各类风险。通过对班组实施HSE标准化管理,能有效提升企业QHSE管理体系运营,从而加快并达到与国际接轨的目的。

2标准化管理

标准化管理首先需建立完善的HSE管理体系,对基层战队而言,需要从责任落实、双重预防机制、培训与绩效考核四个方面开展管理工作。

首先通过岗位划分,建立覆盖全员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清单,从炼化企业班组的风险出发,明确各人员岗位职责、岗位存在的风险,建立清晰的工作任务、明确工作标准与绩效考核程序,确保员工工作结果符合岗位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工作标准要求。

其次落实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定期发动开展员工风险辨识,建立风险防控清单,根据现场工艺设备、风险作业及不同的环境变化,及时对风险管控清单进行更新,按照风险辨识结果,要求员工落实风险防控责任和风险防控措施。针对识别出来的风险,站队需建立安全检查表,员工定期开展日常及专项安全环保安全检查,同时建立隐患台账,明确隐患基本情况、治理措施、责任部门和人员、经费物资、时限要求和控制措施等内容,并确保有效整改

最后需做好岗位培训及绩效考核工作。从岗位实际出发,建立班组岗位培训需求矩阵,直线领导依据培训需求矩阵及对下属的期望,结合员工现有能力,组织制定下属员工的个人培训计划以及有感领导HSE授课计划,同时通过多种专题讨论、技能比武、网络培训等方式开展HSE培训,确保员工培训需求的同时提高培训效率。班组成员的绩效考核机制,对各岗位均明确HSE绩效指标,对班组成员的工作绩效进行定期考核,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提高班组整体水平

3 标准化操作

HSE标准化操作的实施步骤可以从常规操作、非常规操作、作业许可和应急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

常规操作满足生产活动需求。需根据生产装置、设备设施、危险化学品及岗位生产作业活动,编制可有效控制风险的操作规程,做到关键操作步骤风险提醒明确、控制措施完善、角色责任清晰,同时应用工作循环风险法等工具定期对操作程序进行审查和更新,并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与更新。

非常规操作管控特殊作业危害。炼化企业的基层站队均承担装置开停工、检维修作业、高风险作业的工作任务,需规范建立非常规和高风险作业清单,非常规作业和高风险作业活动均开展了工作前安全分析,制定对应的风险管控措施,编制开停工工作方案及检维修作业方案,确保有效管控开停工及施工风险。所有高风险作业许可,需从申请、审批、执行、变更、关闭环节均有效落实作业风险管控,由区长挂牌落实领导责任,员工通过监控和现场检查落实安全监护责任,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应急管理严守事故事件最后一道防线。炼化企业多涉及重大危险源,基层班组应对应急预案开展培训,明确各类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和责任分工,明确应急物资配备是否充足,对应急物资进行定期检查维护程序。同时基层班组应定期规范组织应急演练及培训,包括模拟紧急情况和相关救援行动,并对演练过程进行评估,查找演练问题并落实改进措施,确保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可迅速启动应急响应。

4 标准化现场

危险信息正确的传达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标准化现场从工作环境、生产设备设施、环境保护设施三个方面对现场提出规范的管理要求。

首先需要确保现场环境整洁卫生,工作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生产布局合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安全距离达标,作业空间足够,通风照明良好,安全防护区域明确,逃生通道畅通。现场标志标识区域分区标识明显,危险状况隔离完善,逃生通道等指示明确,设备及管线标识明显准确,仪表及按钮等控制对象清晰准确,风险警示标识内容完整、措施具体。

其次生产设备设施需符合工效学要求和健康需求,运行平稳、状态良好,安全附件及附属仪表选型正确、齐全有效。这包含了设备设施及安全附件选型正确、规范安装、档案齐全,并在设计参数范围内平稳运行,定期检测合格,设备关键部位无明显腐蚀,现场不存在“跑、冒、滴、漏”现象,设备不带病运行。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需配备齐全、性能良好;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公示,无超标现象。在岗位上,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需规范配备防护装备或设施。装置上需定期开展危害因素检测,检测结果及时公示、更新,检测不合格及时治理。最后安全消防设施中防雷防静电检测、有毒有害和可燃气体检测、联锁报警、消防报警等仪表设施配置齐全,完好投用、运行有效,个人安全防护用品按标准配备使用,满足现场实际需要。

最后要确保环境保护设施配置齐全,完好投用。如现场在线监测数据传输有效,污染物排放监测数据达标,废弃物分类贮存,规范处置,危险废物合法处置。在线监测仪表完好投用,数据传输有效。

各类工器具均需保障状态完好,定置定位摆放,定检合格标识清晰,状态标识准确醒目。尤其是定检器具需按期定检并保证合格,标识清晰便于操作人员规范合规使用。

5 三个标准化的促进意义

三个标准化管理的推进,对QHSE标准体系建设具有促进作用,第一,标准化管理可以强化上一个管理层级的执行运作能力,提高生产指令的落地效率;第二,能够规范生产活动中的操作动作,这是保障安全的基础,是规范员工行为的准绳,在推广应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等起到承上启下,削减风险使其安全应用的作用;第三,现场水平的提升,目视化的推进,设备设施的管理和完善,都打QHSE体系的基石,硬件过关,才能更好地满足标准化的建设中各方面的要求,才能为员工提供一个本质安全的工作环境。三个标准化工作内容的推进,都在为QHSE体系建设服务。班组的标准化建设为为企业打造安全平稳的基石,固化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为全面提升企业国内国际竞争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4总结稳定压倒一切,安全重于泰山。标准化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每项工作都有理有据,有法可依,这里的法指的就是完善的标准化体系,一切工作按标准来,一切工作按标准做,做到万无一失,树百年企业,促进企业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

6 结论

安全重于泰山,通过三个标准化推进,一切工作均按标准开展并实现动态管控,按风险的不断改变可进行及时更新,班组安全生产工作有理可据,有法可依。从管理、操作、现场层层落地,HSE管理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班组的安全、健康和环保工作得到了有效保障,班组成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得到了提升,工作现场的安全和环保得到了有效保障,事故率得到了显著降低,班组的整体水平得到了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得到了保障。

参考文献

[1] 来继云,窦超,缪树辉,孔繁荣.企业标准化班组的建设与意义.工程科技Ⅰ辑;经济与管理科学,2021.29.006,1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