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作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2
/ 2

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作用分析

张立丹

安徽省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南区)  安徽滁州239000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与探讨实施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作用。方法:本次随机抽取我院88例血液净化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时间为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采用分组对照方式,就88例血液净化患者根据随机抽样的方式平均分为两组,每组44例患者,给予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模式,实施常规护理的44例命名为参照组,实施心理护理模式的44例命名为研讨组,分析研究两组患者实施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后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结果:研讨组的血液净化患者经心理护理模式干预后,护理效果显著,其中研讨组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有研究价值。结论:血液净化患者通过心理护理模式的有效干预,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运用。

【关键词】 心理护理;生活质量;心理状态;血液净化;

接受血液净化的患者因血液净化时间较长,同时需控制饮食及进水量,且易引发并发症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患者通常会出现焦虑、恐惧、不安等负性情绪,从而导致治疗依从性降低,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加强心理疏导对长期接受血液净化的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我院将实施心理护理模式对其进行干预,达到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随机抽取我院88例血液净化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时间为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采用分组对照方式,就88例血液净化患者根据随机抽样的方式平均分为两组,每组44例患者,给予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模式,实施常规护理的44例命名为参照组,年龄35-75岁,平均(52.69±2.62)岁,实施心理护理模式的44例命名为研讨组,年龄32-72岁,平均(52.53±2.36)岁,研究资料P>0.05,可展开研究。

1.2方法

参照组的44例血液净化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方式,研讨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①健康宣教,积极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给患者每人发放一本健康手册,护理人员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的向患者讲解血液净化相关知识,包括治疗方法、治疗过程、注意事项等,并指导患者自身护理方法,提高患者对血液透析整体性的认知,促进治疗信心的提升【1】;②心理护理,护理人员热情的与患者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给予患者尊重和理解,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了解患者情绪变化的主要原因,并给予个体化的心理疏导,倾听患者诉说,针对患者的疑问给以耐心的解答,消除患者心理顾虑及不良情绪,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可向患者讲解以往成功案例,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③家庭支持,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叮嘱家属对患者加强关怀,给予精神支持,让患者感受到外界温暖2

1.3观察指标

通过统计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心理状态作对比,并将其作为本次观察目标,利用表格的形式呈现。

1.4统计学与方法

调研中所有数据资料全部运用SPSS23.0系统实行专业分析,当中计数数据运用(x±s,%)代替,两组差别比照运用t、X2检测。若两组比照结果P<0.05,则说明实验价值显现。

2.结果

经过分析研讨显示研讨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其效果更佳,存在讨论价值 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例(%)

参照组

44

19

16

9

35(79.54)

研讨组

44

28

16

0

44(100.00)

P值

P<0.05

经过分析研讨显示研讨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参照组,其效果更佳,存在讨论价值 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x±s)

组别

例数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物质功能

参照组

43

70.26±2.23

72.09±2.87

71.48±2.27

73.28±2.65

研讨组

43

80.27±2.27

83.09±2.76

88.04±2.75

84.62±2.27

P值

P<0.05

P<0.05

P<0.05

P<0.05

经过分析研讨显示研讨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优于参照组,其效果更佳,存在讨论价值 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x±s)

SAS

SDS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参照组

44

28.4±4.7

16.8±3.7

27.2±5.8

15.7±4.8

研讨组

44

27.8±5.9

10.3±4.1

26.3±6.1

11.1±4.1

P值

P>0.05

P<0.05

P>0.05

P<0.05

  1. 讨论

患者长期接受血液净化过程中,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大部分患者会出现不良的情绪状态,导致治疗依从性下降,从而影响整体治疗效果。心理护理对长期接受血液净化的患者显得尤为必要,通过心理护理的实施,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能够通过健康宣教对血液净化治疗的全面认识,提升患者认知水平及掌握自我护理方法,促进治疗信心的提升

3;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并了解导致患者出现负面情绪的原因,从而更具针对性的给予患者心理疏导,以此来缓解患者不良情绪,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面对治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对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4

综上所述,对血液净化患者采用心理护理模式,不仅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还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的运用。

[参考文献]

[1]邵秀秀、唐苏梅、李晓亮.自我效能护理对血液净化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心理状态及家庭功能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 2022,28(21):59-62.

[2]丁宁、钱艳丽、王岳英.心理护理对维持性血透患者透析间期水分控制的效果[J].名医. 2022(15):105-107.

[3]何惠霞.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接受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 2021,37(29):125-126.

[4]徐燕、陈伟、仲院院.心理干预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分析[J].心理月刊. 2021,16(21):18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