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性肌萎缩症新生儿筛查,有必要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2
/ 2

脊髓性肌萎缩症新生儿筛查,有必要吗?

魏林燕

茂名市妇幼保健院   525000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没有听过脊髓性肌萎缩症(SMA),并不知道SMA是什么,也不清楚为什么要做SMA新生儿筛查。而事实上,SMA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疾病,对新生儿具有极高的危害性,治疗不及时很有可能致死。下面文章针对新生儿SMA筛查进行简单科普,帮助大家更好的认识SMA。

  1. 什么是脊髓性肌萎缩症?

SMA是一种常染色的隐性遗传疾病,这种疾病是由于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出现缺失、突变等情况,造成了神经元存活蛋白分泌量不足,引起神经肌肉疾病。SMA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进展性肌萎缩、肌无力,是一种严重致死、致残的遗传性疾病。调查显示,在新生儿群体中,每6000-10000人中就有1个新生儿确诊SMA,同时绝大多数确诊SMA的新生儿都会在今后出现运动功能残疾的情况,还有一半的患儿会在婴儿阶段死亡,因此SMA被称作是2岁以下婴幼儿的“头号遗传病杀手”。

  1. 脊髓性肌萎缩症筛查的必要性

SMA筛查是很有必要的。首先,SMA是一种致死率较高的遗传性神经肌肉疾病,人群携带率约为1/40,如果父母双方都是SMA携带者,即有25%的概率生下SMA患儿。第二,SMA携带者一般不会有特殊的临床症状,只有通过基因检测才能发现其携带情况。第三,新生儿是SMA治疗的黄金时期,新生儿筛查是保证SMA早诊早治,获得最好预后的关键。

看到这里,有的家长就会提出疑问“既然SMA是一种遗传疾病,如果父母双方或者是家族史中并没有这种疾病,那么还有必要对新生儿进行SMA筛查吗?”答案是肯定的。SMA是是由于5号染色体SMN1基因7号外显子纯合缺失或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只有当从父母双方遗传的基因都有致病性时,子代才会发病。父母均为携带者时,每次生育SMA患儿的概率约为25%男女患病机会均等)。即使父母双方都没有SMA疾病的家族史,新生儿也有可能患SMA疾病。所以即便是父母没有疾病表现、也没有疾病家族史,也需要及时带领新生儿做SMA筛查。

  1. 脊髓性肌萎缩症新生儿筛查的目标基因及方法

对SMA患者而言,绝大多数都存在SMN1基因7号外显子的纯合缺失的情况,并且基因型-表型明确关联,因此可以将SMN1基因7号外显子纯合缺失看做是筛查新生儿SMA的目标基因,而对于SMN1基因7号外显子纯合缺失之外的其他SMN1变异引起的SMA,由于发生率相对比较低,加上其无法被常用SMN1基因7号外显子拷贝数定量方法检测出来,因此不会将其纳入到新生儿SMA筛查中。

在SMA筛查中,用于检测SMN1基因7号外显子纯合缺失的方法相对比较多,一般来说都会采用针对SMN1基因7号外显子纯合缺失的定量检测方法,如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技术、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变性高效液相色谱等,在实际中医护人员会结合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方式完成新生儿SMA筛查。需要注意的是,定量检测方法判断SMN1基因7号外显子纯合缺失虽然可靠成熟,但是在筛查过程中面临着样本质量受限的问题,这也导致检查结果可能出现假阳性、假阴性的情况。因此新生儿SMA筛查过程中应该保证选用的筛查方法对SMN1基因7号外显子纯合缺失的敏感性超过95%,阳性预测值需超过90%。

  1. 脊髓性肌萎缩症新生儿筛查的主要操作流程

在进行新生儿SMA筛查时,主要流程为:健康教育—知情同意—采集以及递送标本—实验室检测—得出检测结果—通知家属等。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儿SMA筛查属于基因筛查,并不会受到孕周、出生时间、进食、药物等因素的影响,对血片采集时间也没有特殊要求。一般来说建议在及早完成采血检查,如果新生儿需要接受骨髓移植、干细胞移植治疗等,则需要再新生儿治疗前完成采血。

  1. 脊髓性肌萎缩症新生儿筛查后的相关问题

新生儿完成SMA筛查后,还有一些事情需要与大家分享,这也是很多新生儿父母应该知道的注意点。

(1)在完成新生儿SMA筛查后,医护人员会继续为新生儿父母提供一些关于SMA的咨询服务。一般来说,沟通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医护人员为新生儿父母讲解关于疾病的知识信息、筛查结果及其意义;二是告知新生儿父母现有的筛查技术及存在的局限性,可能出现的结果等;三是如果筛查结果为阴性,会嘱咐新生儿父母注意随访,并且会将结果纳入儿童保健系统中管理;如果筛查结果为阳性,则会召回新生儿,经过再次筛查确诊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四是在等待筛查结果期间,嘱咐新生儿的父母注意观察新生儿运动情况,关注新生儿的呼吸、喂养等表现,出现异常情况,如运动能力落后年龄、喂养困难、生长障碍、运动功能丧失或减退,需及时就医。

(2)假阳性问题。在进行新生儿SMA筛查时,出现假阳性的概率相对比较低,而引起假阳性的原因大多是筛查流程不规范、筛查技术存在局限。如采用的新生儿筛查滤纸干血片质量相对比较低、实验室筛查方法选择不正确、操作人员存在不规范操作等情况,此外如果新生儿的白细胞计数比较低,也有可能引起筛查假阳性的情况。

(3)如果新生儿的SMA筛查结果为阳性,医院会及时联系家长,并且还会采集父母血液进行确诊的基因检测。同时医院还会对新生儿做出全方位的体格检查,评估新生儿的运动功能、电生理情况,以此尽快确诊,并针对新生儿的具体情况确定治疗方案。

(4)如果新生儿被召回后,其家庭核心成员,也就是新生儿的直系亲属,如父母亲,也需要进行SMA筛查,完成确诊实验。就目前而言,常用的确诊实验定量分析技术有液滴数字PCR、国际公认金标准技术MLPA、荧光定量PCR技术等,新生儿在确诊实验中还需要接受SMN2拷贝数的检测,这样能便于预判新生儿SMA分型、症状前治疗方案、后期规划等。SMA筛查阳性的新生儿,为了实现症状前治疗,建议在筛查结果出来后2周内进行确诊实验。而在确诊实验中需要特别注意标本不可受到污染,避免出现结果假阴性的情况,在整个确诊实验中,都需要保证标本的留取、运输、实验操作都规范准确。此外在确诊实验中,还要防范假阳性情况的出现。

(5)完成确诊实验后,医护人员也要加强与新生儿父母的交流,为新生儿父母提供专业咨询及指导建议。如果确诊实验的结果是阳性,需要将实验结果告知儿童神经病学专家、遗传学专家,依据新生儿疾病信息、家族遗传情况进行风险评估;SMA专家也会对新生儿的运功功能、语言认知、呼吸睡眠、喂养等各方面做出评估,结合评估结果及检查结果,制定出个性化治疗方案,并且也会对新生儿的日常管理、照护提供指导。此外同时医护人员还会建议新生儿父母所在家庭进行扩展性的SMA筛查,便于确定家族中其他成员是否患有SMA,或者是有患SMA的风险。

(6)如果确诊实验的结果为阴性,医护人员也会联系儿童神经病学专家、遗传学专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为新生儿父母解释筛查结果为阳性,确诊结果为阴性的原因。医护人员也会随之制定针对性的家庭随访计划,每隔3个月对新生儿家庭进行一次随访,一直会持续到新生儿2岁以上。在平常新生儿父母需要充分关注孩子的运动功能、认知语言、呼吸、喂养、睡眠等状况,发现异常后也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

以上就是本次为大家分享的关于SMA筛查的知识,希望大家看后能对SMA筛查有一定认知,同时也建议大家提高对SMA筛查的重视力度,主动带领新生儿完成SMA筛查,为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