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的常见使用误区你了解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2
/ 2

抗菌药物的常见使用误区你了解吗

尹永挥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苏村中心卫生院    276300

抗菌药作为现代医药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发现,挽救了许多人的性命。但随着抗菌药的滥用和误用,抗菌药的效果也越来越差,许多病人将抗菌药当成了“万能药”,想吃就吃,想停就停,认为越贵的药越好,效果就越好。因此,有必要对抗菌药进行科学的管理。那么,在普通抗菌药的应用上存在什么误解呢?怎样正确地应用抗菌药?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

1.什么是抗菌药物?

抗菌药品是一种能杀死或抑制细菌的药物,主要分为阿莫西林、头孢菌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左氧氟沙星等,在很多家庭的小药箱里是常备的药物之一,但是由于其为非处方药,必须要在医生或者药剂师的帮助下合理、安全地服用。

2.抗菌药物的使用误区有哪些?

2.1抗菌药物就是消炎药

在医疗领域,炎症可以划分为感染性的炎症与非感染性的炎症,这与消炎药并不是一回事。感染性炎症主要是因为病原体(主要是细菌或者真菌)感染了身体而引起的。非感染性炎症主要是由于抗原刺激、无创伤、自身免疫等,比如关节扭伤后会有红肿热痛、风湿性关节炎等,这种情况下可以口服一些消炎止痛的药,比如:阿斯匹林,布洛芬等。

2.2随意使用抗菌药物

感冒:在平时,许多人一有感冒就立即口服抗菌药物,实际上,这是一种上呼吸道疾病,一般是由于病毒引起的,可以通过服用一些改善鼻塞、流鼻涕的药物来缓解,同时还要注意多休息。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细菌、霉菌等疾病,而不能对抗病毒。如果身体比较虚弱,抵抗力比较低,因为感冒引起了下呼吸道细菌感染,就会有咳嗽的情况,这时候就应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相应的抗菌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腹泻:分泌性腹泻是由于由细菌感染导致的,通常会伴随着发热、水样便等表现,此时需要进行抗菌药物的治疗。动力性腹泻属于非感染性腹泻,主要表现为腹痛、腹痛、腹痛、腹泻等,具有典型的腹泻症状,一般不会发烧,服用抗菌药物也不会有效果。首先要明确导致腹泻的病因,然后进行对症治疗,比如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调整肠道菌群平衡等。

2.3价格越贵越好

许多病人"买昂贵的,不买便宜的",以为价格愈高,疗效愈佳。实际上,细菌、真菌、病毒都有很多种,抗菌药物主要作用于细菌和真菌,而细菌则分为阳性菌和阴性菌,抗菌药物对于细菌的敏感性各有差异,即使是同一类抗菌药物,其抗菌谱也存在较大差异。医生在选用抗菌药物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病人的细菌种类、临床表现、感染部位、病人的年龄,还要考虑到病人的病情,因此,医生在选用抗菌药物的时候,会考虑到病人是否感染了细菌,会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感染部位、以及病人的年龄进行判断。所以,在选用抗菌药物的时候,不应只考虑其本身的费用,而应考虑到自身的具体情况。

2.4打针比吃药效果好

有不少病人以为抗菌药物输液效果要好于服药,到医院后常会主动提出要输液。其实,具体要根据感染程度、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抗菌药物的特性来决定是否可以服用或静脉注射。如喹喔啉的口服制剂,其生物利用度超过90%,与静脉滴注接近;如果是细菌性腹泻或者是单纯性尿道感染,可以通过服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服用抗菌药物更加方便和安全,世界卫生组织将“能够口服的不要肌肉注射,能够肌肉内的不要静脉注射”作为合理用药的准则。

2.5症状好了立马停药

对于感染,一般都需要服用一些抗菌药物,但是有些病人在服用之后,感觉症状好转就立刻停止服用,担心多出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事实上,抗菌药物的抗菌效果与药物的浓度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存在着很大的关系,一旦症状好转,药物剂量出现变化,但是体内的致病微生物还没有被彻底消灭,“野火不尽,春风吹又生”,提前停止用药,可能会造成感染的反复,病情恶化,而且很可能会对细菌产生抗药性,对病人造成更大的伤害。要想完全扑灭致病细菌这股“野火”,按时用药是最重要的。

2.6只要发热就用抗菌药物

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药物热、肉芽肿性疾病、栓塞性静脉炎等都会导致发热。所以,如果出现了严重的发烧症状或者是由于细菌感染导致的,那么就不需要服用抗菌药物了。

2.7频繁更换抗菌药物

有些病人服用抗生素后1天,体温并没有出现明显的降低,这让他们很担心,觉得用药没有效果,于是让医生给他们换了抗菌药物。当抗菌药物被人体吸收后,通常需要48-72个小时,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判断其效果,所以不能经常改变抗菌药物的使用。

2.8广谱抗菌药物要优于窄谱抗菌药物

在病因不明的情况下,临床上常用的是广谱型抗生素,但在明确了致病菌后,需选用敏感性较强的窄谱型抗生素,避免出现耐药及微生态失衡。

2.9不恰当局部外用抗菌药物

在系统性和器官感染的治疗中,尽量不要使用抗菌药物,由于在皮肤粘膜上使用的是一种非常难被吸收的物质,如果在感染区域达不到有效的浓度,就会出现耐药性。

2.10抗菌药物使用很安全

在用药时要密切关注抗生素的副作用。临床上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胃肠反应、血液系统损伤、肝肾功能损伤、凝血功能障碍、诱发二次感染、诱发细菌耐药等。

2.11抗菌药物使用的种类越多越好

如果一种抗菌药物可以治愈,则不宜与其他抗菌药物联用。因为联合使用的药物类型愈多,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愈高。

2.12围手术期必须用抗菌药预防

在围术期大量应用抗菌药物,不仅会导致医疗资源的大量消耗,而且还会诱发细菌的抗药性。因此,正确、合理地预防使用抗生素是围术期的关键。对于不需要抗菌药物的手术切口,如头部、颈部、躯干和四肢的外科,以及不需要植入物的甲状腺腺瘤切除术、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等 I级(干净)的切口。预防性药物只有在以下条件下才需要进行: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几率高;外科治疗包括有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的关键器官;有异物置入的外科;患者有较高的传染风险。

3.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

3.1产生耐药性

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使得病原菌产生了耐药性和广泛的耐药性,从而使得普通或高效的抗生素对病原菌无效,并产生了“超耐药”,从而造成了临床上的严重后果。

3.2脏器功能损害

抗菌药物的滥用会对肝肾、神经系统等产生损伤,大部分抗菌药物通过肝肾等器官进行代谢,如果长时间不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就会导致肝、肾等器官的损伤。

3.3菌群失调

在临床上,如果长时间服用广谱性抗菌药物,会对人体内的有益菌产生一定的抑制或杀死作用,从而造成一些不良菌的滋生,造成机体微生态失衡。

4.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炎症是机体对外部或内部的刺激所产生的一种自我防卫反应,主要症状包括:局部皮肤等器官出现发红、充血、肿胀、皮温高、疼痛等症状。导致机体出现炎症反应的主要原因有两种,一种是感染,一种是非感染。由细菌,病毒,真菌等引起的炎性反应叫做感染性炎性反应;外伤,紫外线,高温,痛风等都属于非传染性的炎症。简而言之,抗菌药物只对由细菌造成的发炎有效果,对于由病毒造成的发炎则毫无帮助。

4.1平时要做好个人卫生工作,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防止细菌入侵,降低感染几率。

4.2一定要在医生或药剂师的帮助下,避免滥用抗生素。

4.3按时服药,不可擅自停止使用。

4.4针对不同类型的细菌和感染情况,选用相应的抗生素,做到有的放矢。

4.5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选择服用药物,也可以选择肌肉注射。

结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遏制耐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付出努力。滥用抗菌药物将导致今后无药可用。让我们携手努力,遏制耐药,描绘健康中国的美好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