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怎样预防和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2
/ 2

深静脉血栓怎样预防和护理?

牟鑫

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83

摘要: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常见而危险的血管疾病,通常发生在下肢深层静脉内,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肺栓塞等。本文对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内容进行科普,强调在手术、长时间卧床、高龄等易发因素下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的必要性,以及相关的护理内容,旨在提高患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一、深静脉血栓的概述:

(一)定义:深静脉血栓是指在深层静脉内形成的血栓,通常发生在下肢,但也可发生在其他部位。这些血栓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因为它们可能脱落并引起肺栓塞。

(二)分类:深静脉血栓可以分为两类:初发性和继发性。初发性深静脉血栓是指在没有明显的先天性或获得性血栓形成风险因素的情况下发生的血栓。继发性深静脉血栓则通常与其他疾病或情况,如外伤、手术、肿瘤等有关。

(三)病因:深静脉血栓的主要病因包括Virchow三联征:血液高凝状态、静脉壁损伤、静脉血流缓慢。其他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高龄、肥胖、长时间卧床、吸烟等。

(四)临床症状:下肢肿胀、疼痛、发热、皮肤发红等症状。

(五)诊断:诊断深静脉血栓通常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血液检查、CT扫描和MRI等。

(六)治疗:抗凝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包括肝素和华法林。对于危险性较高的患者采用介入性治疗或手术。

(七)并发症:深静脉血栓的严重并发症是肺栓塞,即血栓脱落并阻塞肺动脉。其他可能的并发症包括慢性静脉功能不全、静脉炎和溃疡等。

二、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一)活动与运动:

在日常生活中,长时间的静坐或卧床是增加深静脉血栓风险的常见因素。因此,为了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采取一系列的活动与运动是至关重要的。

特别是对于那些长时间久坐的人而言,定期改变体位并进行适量的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在飞行或长途车程中,应该每隔一段时间起身走动,进行简单的伸展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对于办公室工作的人,每隔一段时间站起来走动一下,进行颈部、肩部和腰部的拉伸,有助于减少静脉血栓的风险。

踝泵运动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康复运动,通常用于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减轻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在日常的具体实施中,患者坐在椅子上,抬起双腿,然后用脚踝进行小范围的旋转运动,顺时针和逆时针各进行几分钟;仍然坐在椅子上,尽量抬起双腿的足尖,然后缓慢放下。这有助于激活小腿肌肉和促进血液流动;坐在椅子上,模仿行走的动作,用脚踩地板。这可以增加下肢的血流量;站立时,将双脚的脚跟尽量抬起,然后放下。这有助于激活小腿肌肉和促进血液流动;站在原地,将体重转移到一个脚上,然后慢慢起伏。接着将体重转移到另一个脚上,再进行起伏。这有助于活动小腿和脚踝肌肉。

此外,规律的体育锻炼也是预防深静脉血栓的重要手段。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可以增强心血管系统功能,提高血液循环,减缓血液凝结的速度,从而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风险。

(二)基本预防:

1.抬高患肢,避免下肢静脉穿刺:对于手术后的患者,特别是那些需要长时间卧床的人,抬高患肢有助于减轻下肢的负担,促进血液回流。此外,避免下肢静脉穿刺可以减少外部创伤,减缓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2.鼓励患者主动活动尽早下床:早期主动活动对于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至关重要。医护人员应鼓励患者在医治过程中尽早进行适度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栓风险。

3.多饮水,避免脱水: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保持血液的正常流动状态,减少血液黏稠度,从而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风险。患者应被鼓励保持良好的水平衡,避免脱水状态的发生。

4.改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控制血糖血脂:生活方式的调整对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至关重要。戒烟和戒酒有助于维护血管健康,而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可以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从而预防深静脉血栓。

5.鼓励患者深呼吸,避免膝下单独垫枕:患者进行深呼吸有助于维持良好的氧气供应和血液流动。避免膝下单独垫枕有助于保持下肢自然的姿势,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三)机械预防:

穿压力弹力袜:压力袜是一种特殊设计的弹性袜子,可以提供适度的压力,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少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这些袜子通常在下肢,特别是小腿区域提供渐进性的压力,有助于防止血液在静脉中滞留。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是一种通过逐段充气和放气来提供压力的装置,通常用于患者床旁。这些装置可以模拟腿部肌肉的运动,促进血液流动,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它们适用于那些由于疾病或手术而不能主动活动的患者。

足底静脉泵是一种通过周期性地压迫足底来促进血液循环的设备。这种运动模拟了正常步行中腿部肌肉的活动,有助于防止血液在静脉中凝结。

三、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一)病情观察:病情观察是深静脉血栓护理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定期监测患者的症状,护理人员可以及早发现和处理深静脉血栓相关的变化。下肢是常见的发病部位,因此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下肢肿胀、疼痛、发红、变温等症状。感觉异常也是需要密切关注的指标之一,以确保患者能够及时感知任何可能的异常情况。特别要留意是否存在肺栓塞的症状,如呼吸急促和胸痛,这可以指导医护人员采取紧急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

(二)体位护理:对于卧床患者,体位护理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手段。定期更换体位有助于减轻长时间维持一个固定体位所带来的压力,特别是在下肢区域。此外,抬高患者下肢能有效减轻静脉压力,促进血液回流。这样的体位调整旨在降低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三)饮食护理:饮食护理对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维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包括限制食盐摄入和避免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对于维持正常血液流动和防止血液黏稠化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不仅能帮助维持体内水平衡,还有助于预防血液黏稠,从而降低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四)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深静脉血栓管理的核心措施之一。严格遵嘱用药,尤其是抗凝血药物,是确保治疗效果的重要步骤。通过定期监测凝血指标,通过及时调整药物剂量,以维持患者的凝血状态在合适的范围内,防止血栓的进一步发展。

(五)心理护理:深静脉血栓的诊断和治疗可能给患者带来焦虑和恐惧。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应对情绪波动。通过积极的沟通,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帮助建立积极的心态,对康复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