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超声诊断与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2
/ 2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超声诊断与探讨

许立云1韩冬2张晓宇3刘翠霞4陈立娥5

    昌平区中医医院      超声医学科 医学影像科 北京昌平 1022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本次共计选取51例研究对象,均为病理检验后确诊为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患者。本次采取回顾性分析,实验开始前征得了患者同意,均对其实施超声诊断、病理检测,以病理检测为“金标准”,探讨分析超声诊断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经本次研究数据分析看,超声诊断后准确确诊42例,诊断准确率82.35%。结论:超声诊断能够准确诊断浆细胞性乳腺炎,而且还可对其进行准确分型,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浆细胞性乳腺炎超声诊断;准确率

引言:乳腺炎是女性常见病、高发病,浆细胞性乳腺炎是其中一种。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对乳腺健康的认知度明显上升,因此愈加关注乳腺健康。浆细胞性乳腺炎属于一种良性疾病,据统计数据看,乳腺炎中大约5%为浆细胞性乳腺炎,由于相比其他乳腺炎比较少见,因此很可能被误诊或漏诊,而且在误诊时多被误诊为乳腺癌,因此当前如何对浆细胞性乳腺炎进行有效诊断成为了一大难点[1]。目前,超声诊断在临床疾病诊治中比较常用,对于浆细胞性乳腺炎也可通过超声诊断。据悉超声诊断浆细胞性乳腺炎有较高的便捷性、高效性及准确性,鉴于此在本次研究中便探讨分析了超声诊断在浆细胞性乳腺炎诊断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5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病理检验后确诊为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患者,经过对其基本资料分析看,确认符合实验参与条件,而且已经征得患者同意。51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介于23~67岁,平均(37.4±5.2)岁,并且包括35例左侧乳房、16例右侧乳房,患侧乳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乳房硬块、乳头溢液及疼痛症状。

1.2 方法

对51例患者行超声诊断,选择飞利浦IU22彩色超声诊断仪,设置探头频率为5~10MHz,同时检验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指导其保持仰卧位姿势,并暴露患侧乳房,对患侧乳房进行外上、外下、内上、内下等不同位置的扫描检查,记录病灶形态、大小、钙化等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超声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病灶的诊断情况,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将对所有数据信息均进行统计学处理,选择SPSS22.0 软件作为统计学处理工具。实验期间的数据内容有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可通过“(x±s)”表示计量资料,对于后者可使用“%”表示。统计学处理期间,需对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使用“t”“X2”作为检验工具,对其进行统计学意义分析,对于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的情况可表示为(P<0.05)。

2 结果

2.1 超声诊断结果

经病理诊断确认51例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具体类型为单纯导管扩张型、囊肿型、肿块型、囊实混合型、脓肿型,具体病例数分别为6例、9例、19例、11例、6例;通过超声诊断后准确确诊42例,诊断准确率82.35%。

表1 超声诊断结果分析(%)

诊断方法

例数

单纯导管扩张型

囊肿型

肿块型

囊实混合型

脓肿型

诊断准确率

病理诊断

51

6

9

19

11

6

100.00%

超声诊断

51

5

8

15

9

5

82.35%

X2

13.514

P值

<0.05

3 讨论

乳腺炎是临床常见乳腺疾病,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乳腺炎的一种,属于慢性非细菌性炎症,虽然临床上对乳腺疾病有比较深入的研究,但对于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具体病因仍不明确。当下对于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病因主要认为与乳腺上皮不规则增生、分泌功能失常等因素有关,而且患者个体化情况也有一定的差异,并可能会因其个体的乳腺导管发育异常、乳头凹陷问题引起浆细胞性乳腺炎[1]。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超声诊断浆细胞性乳腺炎,并且在本次研究中便探讨了超声诊断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价值。

浆细胞性乳腺炎大致可分为5种类型,即单纯导管扩张型、囊肿型、肿块型、囊实混合型、脓肿型,每一类型均有不同的超声图像特征。在单纯导管扩张型的浆细胞性乳腺炎超声图像中,会发现多根乳腺导管明显扩张,有比较强的管壁回声增强特点,管内有点状弱回声,但在病灶腺体内并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囊肿型病灶多存在于乳晕深面或乳头,有不规则囊,在囊内有一定的弱回声点;肿块型则有团状的混合回声或低回声,并无明显包膜,病灶形态不规则;囊实混合型内部无回声,或者存在弱回声、点状强回声且边界不清;最后,对于脓肿型,则有病变范围扩大、边界不清晰、内部结构杂乱的特点[2]。病理诊断能够对浆细胞性乳腺炎进行准确判断,但存在有创性特点,患者接受度相对不足,超声则有较高的安全性、便捷性特点,能够快速对患侧乳腺部位进行超声探测。如结果所示可见,超声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断准确率高达82.35%,而且能够通过超声图像特点准确辨别不同的浆细胞性乳腺炎类型。

前文中提到,浆细胞性乳腺炎相比其他乳腺炎占比较少,容易被误诊,因此在对其进行超声诊断时要注意与乳腺癌互相鉴别。相比浆细胞性乳腺炎,乳腺癌的病史较短,绝经女性患病率较高,而且乳房外上象限是主要累及区域。浆细胞性乳腺炎主要表现为乳头、乳晕下导管不规则扩张,并且因上皮增生、脱落会形成浸润现象,因此很容易被混淆。其次,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会有长期乳房肿块、疼痛表现,病灶相对较浅,而且病灶血流征象比较轻微,反观乳腺癌,病灶血供丰富,病灶可见钙化;同时,浆细胞性乳腺炎虽然也有钙化情况,但其钙化特点主要为斑片状,乳腺癌的钙化特点主要为沙粒样

[3]。此外,除乳腺癌外,浆细胞性乳腺炎在临床诊断时还可能与急性化脓性乳腺炎、乳腺囊性增生症、纤维腺瘤、乳腺结核形成误诊。因此,在对疑似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情况进行诊断时,应全面了解患者临床表现、既往史,随后结合超声结果进行全面分析,降低误诊率。

经本次研究综合分析看,浆细胞性乳腺炎病情复杂,在临床诊断时可通过超声诊断,而且超声可以在准确确诊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同时鉴别不同类型,对后续临床治疗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苏效添,曾媛媛.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药物及手术治疗进展[J].安徽医学,2022,43(04):486-489.

[2]娄永庆,陈红跃,蒋俊玲.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研究进展[J].智慧健康,2021,7(08):31-35.

[3]刘斌.超声检查在肉牙肿性乳腺炎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1,36(09):19-22.

第一作者:许立云 19781月 汉族 籍贯:河北石家庄 副主任医师 研究方向:超声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