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血透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2
/ 2

 风险管理在血透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杨媛媛

皖南康复医院(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安徽省芜湖市241000

摘要:目的:探析将风险管理用于血透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以提高血透护理管理水平为导向,在具体实施中,将选取70例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参与实验,时间为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已经征得70例患者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实验。并且患者意识清晰,可无障碍交流,无不可入组情况。为保障本次研究顺利进行,将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例如对于先入组的35患者,应将其纳入至对照组,继续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对于另外35例后入组的患者则纳入至观察组,对其实施风险管理,对比不同护理管理模式下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首先,本次研究统计了两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期间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其中应用风险管理的观察组出现1例“参数错误”、1例“上机温度未调节”、1例“穿刺针与管路不紧密”情况,风险事件发生率8.57%;而在对照组中,因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的局限性,共计出现8例风险事件,发生率22.85%,具体包括2例“参数错误”、3例“上机温度未调节”、3例“穿刺针与管路不紧密”,对比后确认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次。分别于血液透析后评估比较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具体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其中观察组中包括20例“满意”、13例“基本满意”和2例“不满意”,满意度94.28%;反观对照组,“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数分别为17例、12例、6例,满意度82.85%,相比之下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情况复杂,临床护理难度大,科学合理地护理管理对保障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有关键作用。从本次研究分析看,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已经有所不足,略显逊色,无法紧密贴合血透患者实际情况,而风险管理模式则能够有效弥补常规护理管理的不足。从本次具体实施情况看,风险管理的实施可显著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而且患者满意度高。

关键词:血液透析;风险管理;风险事件;满意度

血液透析是用于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方法,能够直接将血液中的毒素杂质析出,达到净化血液的作用,因此可有效稳定患者机体内环境,降低肾脏负担。现如今血透患者数量较多,血透治疗频次高,相关的护理管理工作也愈加复杂化,容易形成护理安全隐患[1]。基于此在本次研究中重点探析风险管理在血透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实施于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纳入研究对象70例,均为血液透析患者,男女比例41∶29,年龄33~71岁,平均(52.04±4.69)岁,并将患者分配为两个小组,即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5例。

纳入条件:①患者意识清晰,可无障碍交流;②自愿参与实验,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在对照组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

于观察组中采用风险管理。①完善风险管理制度:为保障对血透患者的护理安全,应关注对风险管理制度的优化改进。对此可由科室护士长、主治医生对过往血透患者护理风险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具体危险因素,结合血透患者特点及其护理工作特征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如消毒隔离制度、排班制度等。②风险评估:应在护理工作中严格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全面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如年龄、生命体征指标、身体状态等,以此为依据进行风险评估,同时可以此为依据为患者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③健康教育:正式实施风险管理模式时,护理人员可与患者交流,告知实施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应给予详细解答;为保障每次血透顺利进行,应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对动静脉内瘘的保护,并可定期指导患者学习动静脉内瘘维护方法[2]。④制定应急预案:血液透析期间有一定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如参数调节错误、上机温度未调节等,均可能形成风险事件。对此,护理管理部门应对过往血透风险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可能导致参数调节错误、上机温度未调节等风险事件的危险因素,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应急预案,便于及时防范突发风险事件[3]。⑤严格执行“三查十对”及双人核对:每次血透治疗的相关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均应严格落实“三查十对”制度,确保所有细节均可被照顾到,而且在交接班时应实施“双人核对”,确保接班者能够全面了解患者情况,明确护理重点;所有护理人员在接触透析机及其相关设备前均应严格清洁手卫生,确保落实无菌操作[4]

1.3 观察指标

统计比较两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向两组患者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具体满意度指标为“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满意度=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

实验期间的统计学处理均使用SPSS21.0进行,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对于计数资料,可通过“%”表示,由“X

2”进行检验,对于符合正态性分析,且数据间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的情况可表示为“P<0.05”。

2 结果

2.1 风险事件发生情况

从统计数据分析看,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

组别

例数

参数错误

上机温度未调节

穿刺针与管路不紧密

发生率

观察组

35

1

1

1

8.57%

对照组

35

2

3

3

22.85%

X2

10.075

P值

<0.05

2.2 护理满意度

通过护理满意度的评估比较结果看,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护理满意度对比(%)

组别

例数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35

20

13

2

94.28%

对照组

35

17

12

6

82.85%

X2

13.414

P值

<0.05

3 讨论

血液透析是治疗肾功能衰竭的首选疗法,可起到对肾脏的替代作用、稳定机体内环境,减轻肾功能的进一步损伤。护理管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基础,科学合理地护理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5]。在本次研究中探析了将风险管理用于血透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所选研究对象均为肾功能衰竭患者,在风险管理的具体实施中,非常关注患者情况,并对其实施了针对性的健康宣教,促使其加深认知,提高动静脉内瘘自护能力; 同时还包括制定应急预案、落实“三查十对”。如结果中表1、2所示可见,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合本次研究分析可见,将风险管理实施于血透室护理管理中可显著提高护理安全性,而且得到了患者的认可。

参考文献:

[1]杨艳飞,林灿芬,黄玉,罗桂萍.无缝隙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22,44(03):467-470.

[2]胡梦君,汪广凤.分阶段延续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能力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2,29(18):183-185+189.

[3]陈倩倩,叶梅,李娜,卢竟,陈欣.ICU后门诊对ICU血液净化病人延续性护理管理的作用[J].福建医药杂志,2022,44(03):167-168.

[4]张思迪,王美荣,徐晖,邹丽君,魏小燕,刘海波.“互联网+优质护理”模式在血透患者管理中的应用观察[J].江西中医药,2022,53(12):32-35.

[5]陈汝兰.PDCA循环管理对血透室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2,37(11):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