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造价控制要点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3
/ 2

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造价控制要点探究

李娜

新疆维泰开发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 乌鲁木齐830057

摘要: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造价成本指的是工程设计、生产、施工、使用等整个建设周期内产生费用的总和。合理的造价控制方法能够减少建筑工程建设中不必要的费用,进而提高工程建设的整体经济效益。由于建筑工程建设周期较长,涉及环节较多,传统的工程造价控制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无法全方位、多维度地对各个建设环节产生的造价费用做出有效控制。在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创新工程造价管理思路,科学开展成本控制工作,能切实提高企业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真正落实动态管理与成本控制效果。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以及创新工具和优化模型,以期推动动态成本控制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造价控制;要点

中图分类号:  TU72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动态成本控制作为造价管理的新兴工具,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与传统的静态成本控制相比,动态成本控制可以实时反映项目成本的变动情况,能够提高工程造价预测的准确性,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通过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造价成本估算、构建全生命周期造价控制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造价控制方法。对比分析可知,新的方法能够缩小工程造价成本偏差,提高工程综合经济效益。

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必要性

1.1降低工程建设成本

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控制可有效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减少投资风险,保护参与建筑工程建设各方的经济利益。造价管理是建筑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一般情况下建筑施工企业会根据预算造价开展项目建设,但不完善的企业造价管理体系会导致工程建设成本超出预算。大部分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较长,项目建设所需的施工材料的市场变动较快,用工成本也会不断增长,这些因素都不断影响工程的整体建设成本。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做好施工材料管理工作,尽量避免材料浪费问题,以便合理地控制施工成本,降低工程造价。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控制工作不同于传统的成本控制,更有利于建筑企业适应建筑行业的发展要求。不断优化工程造价管理措施,可以减轻不可控因素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降低工程建设成本,真正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科学管控。通过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可以有效解决成本控制问题和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浪费问题,最大程度地发挥项目人力、物力资源价值,确保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项目建设各环节的成本控制。

1.2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建筑行业项目建设的漫长周期里需要购买的施工材料种类、数量众多,企业工程造价坚持动态管理理念,加强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管控,可以切实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在项目建设中构建系统性的动态管理和成本控制系统,全方位把控项目施工准备、施工进度、施工技术等各个方面,可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建设水平,促进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化管理,还有利于建筑企业及时发现施工风险、减少施工材料浪费问题,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2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造价控制要点

2.1决策阶段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是在工程正式实施之前的决策阶段。在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需要明确施工材料、机械设备等,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融入项目的论证、图纸设计等环节,结合建筑工程实际功能,进行动态管理和成本控制。例如,某改建项目的造价管理,将某写字楼改建为酒店,建筑功能的改变,需要造价动态管理和成本控制的内容也随之变化。在改建项目中,为了降低二次改装费用、科学控制成本,可以综合分析项目建设成本影响因素,以及酒店未来发展战略、功能分区等,保留写字楼的一部分区域作为酒店办公区和储物间,并重新规划、调整项目设计内容,从而降低工程概算造价。

2.2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主要是控制施工预算,根据施工图纸、施工定额和施工图进行预算,由施工材料费用、人工费用以及机械设备费用等,来确定工程计划成本。施工阶段是确保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控制效果的关键阶段。在建筑工程建设中,不断加强施工阶段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控制,尽量减少施工材料浪费现象,并采用招投标方式,最大程度地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招标中,要明确建筑工程的建设内容、标底价、工期等。选择性价比高的专业施工单位,造价管理和现场管理、材料管理深入融合,严格管控施工现场、材料质量以及施工安全。当建筑功能发生变更时,要及时调整工程造价,落实施工材料、机械设备等成本控制措施,全面了解建筑行业市场行情,熟悉施工设备和材料价格,以减少项目建设的资金投入。

2.3 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

在动态成本控制过程中,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第1,要构建开放和透明的沟通环境,确保所有相关人员都能及时获取项目信息,如项目进度、成本情况和政策变化等。同时,企业要鼓励员工及时反馈,提出关于项目管理的想法和建议,不仅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发现和解决成本控制问题,也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第2,要建立统一的协调平台,整合利益相关方的信息,共同推进动态成本控制实施。企业可以建立专门的项目管理团队,并借助项目管理软件建立协同平台,确保在统一的指导和监督下开展项目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但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企业投入大量时间和资源,持续地试验和改进,才能找到最适合的方法。另外,企业要建立评价和反馈机制,确认沟通和协调机制的应用效果,根据反馈结果进行调整。

2.4构建全生命周期造价控制模型

将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划分为不同的阶段,例如前期调研、设计、采购、施工、运营等。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需要分别进行造价控制。在每个阶段开始之前,进行成本估算工作。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结合历史数据、类似项目的经验以及专业知识,对该阶段的成本进行估算。根据成本估算的结果,制定项目的预算。预算应包括每个阶段的成本分解,以及总体的项目成本预算。在项目的不同阶段,通过对成本的监控和控制,确保项目的实际成本与预算相符。成本控制需要进行定期的成本核算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成本偏差。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变更,例如设计变更、范围变更等,这些变更可能对成本造成影响。需要建立变更管理机制,对变更进行评估和控制,避免成本的不可控增长。定期对项目的成本绩效进行评估,分析项目实际成本与预算之间的差异,并找出造成差异的原因。通过绩效评估,可以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提高项目的成本管理水平。在项目结束后,对全生命周期的造价控制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将项目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并进行模型的优化和改进,为未来的项目提供参考。需要注意的是,全生命周期造价控制模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同时,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确保项目各方的共识和合作,也是成功实施全生命周期造价控制模型的重要因素之一。

结束语

   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造价控制对提升工程综合经济效益,减少工程建设产生的不必要费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造价控制方法能够改善传统造价控制方法的缺陷。施工单位需要从最初的投资决策阶段出发,针对设计、施工和竣工结算阶段,结合工程的具体内容科学制定工程造价控制工作措施。设计的方法具有较高可行性,能够缩小工程造价成本偏差,实现建筑工程造价成本与进度综合控制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玲玲.试论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J].河南建材,2019,(06):149-150.DOI:10.16053/j.cnki.hnjc.2019.06.085

[2]张璐.对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思考[J].门窗,2019,(19):204.

[3]吴雪玉;丁海静.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J].科技经济市场,2019,(05):88-8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