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思想政治教育之情感教育的实施路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3
/ 2

初中班主任思想政治教育之情感教育的实施路径分析

邓强先

四川省达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实验学校

摘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情感教育对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情感教育并非以单纯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为目的,而是在尊重学生认知因素的基础上利用情感手段进行教学,并没有脱离认知谈情感,而是着眼于培养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人,与新课改核心素养的培育理念相一致。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思想政治教育;情感教育

引言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涉及到话语目标、话语内容、话语表达等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情感认同的目标导向和以情感人的育人方式为话语体系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新时代的时空方位和时代新人培养的使命任务为探索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的情感向度提供了重要方向。

1情感教育的特征。

(1)兴趣性。兴趣性是情感教育的独特魅力所在。情感教育是调动学生情感以促进教学的方法,这也决定了它在应用过程中必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激情。利用兴趣性进行教学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热门话题。(2)感染性。概言之,情感教育的感染性就是教师将教材内含的情感因素和自身情感向外释放,以调动学生的内部感情,引起师生的情感共鸣。但由于不是所有情感都能发挥积极作用,教师需要选择恰当的情感表现方式,“指导学生正确地利用正性情感和调控负性情感,化消极为积极,化不利为有利”。

2初中班主任思想政治教育之情感教育的实施路径

2.1教育之爱是情感基础

教师的教育之爱是师生之间情感互动的基础。教育之爱包括两个层面:一方面是对立德树人教育事业的由衷热爱。初中有教育、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基本功能。从不同的功能导向出发,会产生不同的实践倾向。教育指向后继有人,相对而言,初中的育人功能是最核心的功能。学生是教育的客体,也是成长成才的主体。教师是教育事业的关键主体,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直接影响。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坚持立德树人还源于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真懂真信。真懂是对教师扎实学识的要求。真信,体现为信仰,是一种高级的情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只有首先在思政课教师心中扎下根,才能在学生心中开花结果。”只有真正把握理论的彻底性,认同理论的价值指向,才能真正具备理论自信,真正具备教育自信,对立德树人的热爱方可持久而深厚。另一方面,教育之爱还包括对学生的真心喜爱。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现实中,把学生工作视作简单的事务性工作、以学分绩点高低衡量学生、以教育者的视野和能力评判学生等不良倾向时有发生,学生在教育中难以感受到情感上的关怀和归属,进而与教育者产生情感疏离,以致于在课堂上出现“不爱听、不想听、不会听”的现象。“好老师的眼神应该是慈爱、友善、温情的,透着智慧、透着真情。好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应该是充满爱心和信任的,在严爱相济的前提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仁爱之心是一名好老师的基本要求,不管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是日常思想政治工作,都需要教育者倾注温暖和感情,以真心换真情,在教育之爱中让学生感受到尊重、理解与期冀。对此,教育者需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摒弃代际偏见,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成长,对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给予充分信任。

2.2教师践行“寓教于乐”,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践行“寓教于乐”的理念,虽然能实现“学中乐”,但不能仅停留在这一层次,要向高层次的“乐中学”发展。首先,教师要发挥教学机智,巧妙组织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快乐——兴趣是个体进行智能活动的最佳情绪背景”,学生在快乐舒适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并对知识产生兴趣,就会主动探寻知识背后的意义,“从而使教学活动直接触及学生的灵魂,唤醒学生特定的情绪和感受”,使学生在乐中学习,以学习为乐,达到学习的最高境界。

2.3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说服力,使学生听得懂,解决入脑的问题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马克思揭示了理论说服力的前置条件是理论的彻底性。但彻底的理论说服人还需要教育和接受的过程,否则就陷入“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窠臼。“‘理’之所以能够服人,源于‘理’本身的彻底性和人对‘理’的可接受性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内容是特定的,将特定的知识转化成学生可接受的道理、情理,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的内在要求。情感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包括两个层面的要求:一是通过揭示话语内容本身的情感意蕴,使客观的内容具备情的感召力。二是以情感为手段,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表达。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讲故事、生活叙事、政治仪式、文艺呈现、实践体验等都体现了情感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说服力的赋能。

2.4建立多元教学机制,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1)营造良好教学情境,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思想政治课有着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独特魅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思想政治课的必然要求。而情境具有化抽象为具体的功能,与初中思想政治存在一定的适配度。一方面,情境的设置不是随意的,而要立足教材,与教学基调相一致。教师需要利用情境还原政治现象,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将抽象的思想政治知识呈现给学生,提高情境解释教材的能力。另一方面,情境的设置必须是有效的,即情境必须能够调动学生的情感,增强知识的感染力,真正作用于教学,否则就会是一种无效情境。教师设置的情境要贴近学生实际,既能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能在情感方面得到发展,同时教学实效也有所保证。(2)巧妙选择教学案例,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感染力。由于初中思想政治理论性和逻辑性较强,教师需要借助一定的案例进行知识讲授。案例具有吸引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情感的功能。如果在教学中穿插案例,学生会眼前一亮,集中精神。首先,教学案例要足够典型,与教学内容存在内在联系点,不能“为了案例而案例”。教师可以依托案例实际,将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引入课堂,借助合作探究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解构分析,调动学生的情感,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结语

在初中思政课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情感教育融入初中思政课教学全过程,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初中思政课教学就能更好地实现育人育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裴秀芳,谢丹,杨晓.基于核心素养的情感教学:内涵及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26):49-52.

[2]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