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桥梁景观艺术设计探索与实践——以深圳交通建设工程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3
/ 2

城市道路桥梁景观艺术设计探索与实践——以深圳交通建设工程为例

周英丽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城市道路桥梁作为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实用性和功能性,也是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部分,承载着城市形象塑造和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角色。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城市环境品质的追求,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注重道路桥梁的景观艺术设计,营造有温度、有记忆、可传承的高品质道路空间氛围,改善出行和活动体验,这不仅事关每一位市民的安全、健康和幸福,更是提升城市创造力、竞争力的关键之一。本研究对深圳交通建设工程中的实践经验进行详细的剖析和总结,旨在探索城市道路桥梁景观艺术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以打造具有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的城市景观。研究提出,在今后的城市道路桥梁景观艺术设计中,应加强设计创新和指引标准制定,并加强与相关利益方的沟通合作,以提高设计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道路桥梁;景观艺术设计;深圳交通建设工程

引言:城市道路桥梁作为城市交通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连接功能,也是城市居民关系最为密集的公共活动场所,承担着公共空间功能、城市形象展示和文化传承的任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在道路设计中关注慢行体验、公共生活营造和设施品质,注重在桥梁设计上融入艺术创意和文化符号,以提升城市景观的品质和魅力。深圳作为一个发展迅速且富有创新活力的城市,于2016年将道路桥梁景观艺术设计作为专篇纳入道路桥梁设计中,在交通建设工程中也进行了一系列道路桥梁景观艺术设计实践,得到广泛关注和认可。本文旨在通过对深圳道路桥梁景观艺术设计的探索与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并提出道路桥梁景观艺术设计进一步改进的思路和方法。

一、城市道路桥梁景观艺术设计现状分析

近年,深圳道路桥梁建设正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城市道路桥梁设计理论、方法、标准规范体系不断完善,在目前深圳交通建设工程的实践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然而,道路桥梁景观艺术设计仍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许多城市道路设计主要重视机动车通行效率,对慢行设计以及人的交流和生活方式关注过少;重视景观界面视觉效果,忽视道路场景和行人互动需求,缺乏趣味性人性化的街道公共生活营造;一些历史文化街区道路重视历史文化符号的提取,缺乏对道路空间场所精神的理解;加上不少居住、商业等街区常常缺乏绿化和艺术元素的融入,导致城市道路风貌千遍一律、道路服务能力弱、景观单调乏味,缺乏吸引力缺等问题,对道路整体形象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

同时,风格过于单一、机械化是目前道路桥梁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大量的桥梁外观呈现出平凡且缺少个性化的特点,造成了同质化的城市形象。缺乏创新性设计理念和审美追求,使得城市桥梁的美学价值难以体现。同时,城市桥梁的周边环境缺乏绿化和景观塑造,使得桥梁成为了一个孤立的建筑,无法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1]。

二、城市道路桥梁景观艺术设计探索与实践

(一)优化道路桥梁景观艺术设计的理念和原则

一是注重创新性和个性化的设计理念。以人为本,构建人本城市设计体系,从传统的“交通工程学”向“活动空间理论、需求层次理论、人体工程学、工业美学、生态学”等多理论学科融合转变;通过引入新颖的设计概念和艺术元素,从城市空间和时间维度进行统筹考虑整体道路空间,面向道路整体空间一体化设计,使其成为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独特的设计手法、造型语言和材料运用,使道路桥梁具备独特的艺术韵味和魅力,从而构建集交通、生活、景观和休闲游憩等多元化功能于一体的宜行、宜游的城市人居环境。

二是强调道路桥梁景观艺术设计与城市规划、道路设计的关联。在新建道路桥梁或对已有道路桥梁进行改造时,应将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设计的范畴,考虑交通系统、建筑群体、自然景观等因素,确保道路桥梁设计与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相协调,增加其在城市中的融合度。

三是注重文化特色的体现和传承发扬。各城市具有独特的历史、地域文化和人文环境,道路桥梁景观艺术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充分考虑与城市文化特色的契合,塑造有文化内涵的城市景观道路。通过运用具有本地文化内涵的图案、材料、色彩、雕塑、灯光等元素,使道路桥梁成为城市文化的展示窗口,展示出城市独特的艺术氛围。

四是加强景观艺术设计参与主体之间的协作机制。在道路桥梁景观艺术设计过程中,需要建立多方面的协作关系,包括政府部门、设计机构、市民群众等利益相关者的参与。通过多方面的合作和沟通,实现各方利益的平衡,更好地吸引并整合各界资源,推动道路桥梁设计水平的提升。

(二)道路桥梁景观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和创新

首先从空间上着眼,面向道路整体空间一体化设计,加强多专业技术融合和全流程紧密配合。传统道路设计往往只在道路红线内进行考虑,不能覆盖整个空间,或道路周边优美的自然风景、人文景观得不到充分借用和利用,形成了景观艺术设计上的欠缺。因此采用系统性思维,将道路桥梁看作一个完整的公共空间,突破传统道路设计红线一刀切的缺陷,将红线内部的道路空间、沿线的建筑退让空间、路侧绿化带及附属设施纳入景观艺术设计研究范围,可实现跨越行政边界、跨交通方式、跨利益主体的多元协同需求,达到交通、商业、服务、景观等功能有机融合,实现从“道路”向“街道”的转变[6],以打造和谐、宜人的城市空间。

其次,强化道路场景和行人互动需求,关注街道公共生活营造。以人为本,关注街区使用人群的交流和生活方式,基于当地城市环境和历史文化的理解,增加人性化的功能场地和文化艺术元素的融入,优化慢行体验,提升道路服务功能和街道吸引力,打造具有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的城市景观。

此外,注重设施品质提升,新材料、灯光和音效等技术手法的运用也为道路桥梁景观艺术设计带来了新的表现形式。鼓励使用一些新材料运用,力争主体结构达到结构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使得桥梁呈现出轻盈感和通透感,并且能够与周围环境产生有趣的对比和交互作用。同时,通过巧妙的灯光布置和投影技术,桥梁可以在夜间成为城市景观的焦点,并创造出独特的光影效果;在音效应用方面,将音乐、自然声音等元素融入设计中,可以与桥梁形成互动,拉近人们与桥梁之间的情感距离。

三、城市道路桥梁景观艺术设计实施效果评估

(一)城市道路桥梁景观艺术设计中的市民参与

在城市道路桥梁景观艺术设计实践中,注重市民参与与社区融合很重要。重大项目可以通过调研、设计工作坊、听证会等方式,广泛征求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市民是道路桥梁的使用者和受益者,他们的参与可以帮助设计者更好地了解不同人群的需求和期望,从而设计出更适合市民需求的道路桥梁景观,创造一个包容、友好的公共空间。同时,这样的实践将为城市道路桥梁的景观设计艺术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和社区精神,提升城市品质和居民幸福感。

(二)深圳交通建设工程景观艺术设计效果

在深圳道路桥梁景观艺术设计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深圳交通建设工程中的道路桥梁景观艺术设计注重与城市整体形象的协调。例如,在滨海大道的超级总部基地段中,为弱化道路对城市功能及形象的割裂,该区域道路采用下沉的方式,释放了路面100,000m2 公共空间,实现深超总高密度城市空间与深圳湾公园自然空间的缝合。

深圳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城市,交通建设工程的道路桥梁景观艺术设计充分体现着地域文化特色。例如,在春风隧道项目中,提取“春天的故事”为主题概念,提取春风、春蔓、春晖设计语言应用于隧道、桥梁、景观工程,打造具有深圳文化特色的道路桥梁景观。

此外,注重生态保护与环境友好性。深圳交通建设工程的道路桥梁景观艺术设计充分考虑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例如,福田区的深南中路步行天桥上,设计中加入了垂直绿化和光线透明的材料,不仅美化了桥梁的外观,还提供了额外的生态功能和空气净化效果,为城市增添了一片绿色[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深圳城市道路桥梁景观艺术设计的研究和实践探索,我们发现在城市发展和城市形象塑造过程中,道路桥梁景观艺术设计是一项目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多专业技术融合和全流程紧密配合,通过注重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关注慢行体验、公共生活营造和设施品质,采用创新的艺术表达手法,可以有效提升城市的美感和内涵。然而,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加强设计创新、标准制定和利益相关方的合作。我们希望本研究对进一步提升城市道路桥梁景观艺术设计的质量,并为其他城市的交通建设工程提供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曹翠,魏艳亭.城市道路景观人性化设计方法[J].现代园艺,2023,46(18):114-116.

[2]王志龙,张志伟,冯士海等.材料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与装饰装修中的应用[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3(17):98-100.

[3]钱玮钰.数字技术发展下旅游型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3(08):96-98.

[4]郁珊珊. 基于多元视角的城市道路景观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23.

[5]深圳市道路景观艺术设计审查工作探索_王学坤

[6]协同治理与品质提升——超大城市交通治理的思考 张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