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儿童立场的主题环创探索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3
/ 2

回归儿童立场的主题环创探索与实践

邱金萍

柯桥区柯岩新胜幼儿园     312000

《指南》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幼儿园的环境中,不仅需要充分发挥环境的“激趣”、“导疑”和“求索”功能,更需要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创造一个基于儿童立场的互动环境,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来促进儿童的学习和游戏。作为一种环境中的“隐性课程”,应该以儿童的视角为基础,让幼儿亲身参与,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和所想,从而形成一个能够主动认知、动手操作和真正喜欢的生活环境。

一、在幼儿园主题墙的构建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

(1)横向展开而深度不足

陈鹤琴先生说:“儿童所接触的,能给他以刺激的一切物质。”因此,主题墙是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游戏教学的有效载体。目前,主题墙的构建通常采用横向展开的方式,注重呈现与活动主题相关的多个维度,但对于幼儿在主题活动中所面临的真实问题,却鲜有关注。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主题墙对幼儿实施有意义的教学是一个值得探究和实践的课题。许多主题墙并非以幼儿成长为出发点,而是以装饰的整洁、有序、美观为主要表现形式,追求外在的形式,注重色彩的鲜艳和美观明朗,使主题墙变得美丽动人,但却忽视了墙饰的隐性教育价值和显性教育作用。

(2)纵向创造性不够

幼儿对这些墙饰的兴趣并不太高。尽管幼儿们会对环境的美丽、整洁和素雅感到赞叹,但若缺乏幼儿亲身参与的场所,其所带来的教育价值将会大打折扣。所以幼儿园应创设一个能引起幼儿兴趣并与自己的活动相结合的情境——“自主墙”.“自主墙”是一种有秩序的墙壁装饰方式,它可以引导和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墙饰设置存在许多缺陷,尤其是在考虑难度和复杂性方面存在不足;永久不变的是,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永久消失。

(3)形式简单、互动不足

在以往的主题墙创设中,主要采用填充幼儿活动照片和手工作品的方式来营造氛围和氛围。此外,绝大多数幼儿手工作品和教师手工作品均未经过任何形式的修饰或加工,也未遵循一定的活动逻辑进行呈现。因此,主题墙创设过程往往缺少对幼儿情感体验的引导,而更多地体现出成人的预设性或强制性。可以观察到,主题墙的构建方式主要依赖于单一作品的黏贴,而缺乏以儿童为视角的设计。另外,主题墙内还缺少对幼儿情绪感知能力培养的材料。

二、制定以儿童为中心的主题墙创设策略,以回归其立场

意大利著名教育专家说过幼儿园墙面作为一种空间语言与视觉符号,对孩子们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但由于受传统建筑形式和设计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当前幼儿园墙面的布置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将环境这一潜在因素挖掘出来,使其发挥更大作用呢?因此,我主张在构建主题墙时,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准则:

(一)在主题的引领下,呈现一个令人惊叹的瞬间

将班级的主题教学活动的运行方向与主题墙饰的创设紧密结合,以幼儿在主题探究中所获得的阶段性成果、遇到的困惑以及教师和家长提供的相关内容支持等为主体,构建主题墙饰。主题墙回归儿童立场时,应当以儿童视角为出发点,创作出符合幼儿自身需求的内容。主题墙设计应该符合幼儿认知发展特点,关注每个孩子的个性差异。对于幼儿而言,主题墙并非仅仅是展示主题活动的全部内容,而是根据他们的兴趣点,呈现出那些令他们难以忘怀的“哇时刻”或令人惊叹的瞬间。

在大班主题活动“我们的果树朋友”中,主题墙的设计不再呈现果树的分块知识,而是以幼儿的经验为出发点,紧随幼儿的兴趣,探索“幼儿园的果树在哪里”、“探秘果树”和“拯救果树大行动”等一系列令幼儿难以忘怀的精彩瞬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环境,并结合生活实际,用绘画的手段来描绘现实世界中的各种事物,以此引发幼儿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果树现象的思考。幼儿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可以运用图画、符号等多种表征方式,并以思维导图、日记画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和问题,展现出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以问题为中心,注重内核的深度和广度

儿童立场的主题墙应当涵盖三个方面:首先是探究儿童问题的本质,其次是揭示儿童探索的方式,第三是引导幼儿以主人的身份参与主题环境的创设,最后则是将教师从动手者转变为观察者、倾听者和支持者。加强对幼儿兴趣点的关注,细致观察孩子的需求,激发他们主动创造主题环境的热情,倾听幼儿的内心想法和想法,为孩子提供恰当的支持。要把主题墙布置成一个开放而自由的空间,并能与周围建筑相呼应。在整个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导他们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为自己的墙面环创增添独特的装饰元素。

随着“勤劳的六幼人”主题活动的深入推进,幼儿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晚上是否需要保安爷爷的工作?”“幼儿园里有哪些玩具可以用来做游戏?”“食堂的阿姨们是怎么工作的?他们是怎么分工合作的?”“花匠爷爷每天是怎样做的?”“花木工爷爷每天是几点上班的呢?为什么要把花搬进搬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鼓励幼儿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下来,以便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三)注重幼儿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

在“春天”主题活动中,教师将幼儿所搜集到的春天纪念品展示在主题墙上,以供幼儿通过观察、触摸、嗅闻等方式,引发他们多方面的感官体验,从而形成对春天的感性认知。

中班阶段,幼儿的表征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他们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导,逐渐增强了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并且表现出了使用图画和符号来表达自己想法的倾向。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中班大环境的有利时机,引导幼儿将表象进行整合并加以运用。教师可鼓励幼儿运用简单的符号或图画,以表达其思想,并记录其主题墙的内容。

大班幼儿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发展阶段时,他们具备自主表达的能力,可以通过图画或符号捕捉事物的特征,并进行初步的分类和整合,因此,大班的儿童海报中常常出现大量的图表、符号和文字。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运用思维导图对不同内容的海报进行组织与呈现,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海报内容。在“果树”主题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运用思维导图深入探究主题活动的发展脉络,以便更好地呈现活动的全貌。

在幼儿园生活中,幼儿园主题墙的创设是一道充满多样性和丰富性的风景线,通过以儿童为中心的主题墙设计,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动性,同时也能够激发幼儿对主题内容的深入了解和掌握,增加幼儿的知识储备库,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良好形成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