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管理在创伤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3
/ 2

疼痛管理在创伤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许丹

广元市中心医院

四川省广元市

628000

摘要:目的观察疼痛管理结合心理护理在创伤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8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疼痛管理结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疼痛控制方法、疼痛控制教育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5d,观察组的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现时疼痛强度(PP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管理结合心理护理有利于有效控制创伤骨科手术患者的疼痛情况,改善其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提高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疼痛管理;创伤骨科;护理管理;应用

引言

创伤骨科多见于突发性伤害,通常都是因坠落、交通事故、打架、重物砸伤等情况导致身体相关部位发生骨折、肌肉损伤等病症[1]。该病症具有突发性特点,患者的病情相对较重,疼痛程度较高。创伤骨科患者一般需要通过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术后患者也会产生较强的疼痛感,造成患者情绪不稳、血压上升,甚至产生相关炎症威胁生命。良好的护理管理可以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避免患者因过于疼痛而引起情绪波动、血压升高,使患者术后能够以良好的状态进行治疗[2]。因此,加强创伤骨科患者的镇痛护理十分重要[3]。我们在创伤骨科手术患者的护理管理中应用疼痛护理管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23~70岁,平均(45.35±11.25)岁;骨折部位为上肢12例,下肢18例,脊柱5例,其他5例;闭合性骨折28例,开放性骨折12例;交通事故伤27例,坠落或跌伤13例;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16例,高中及以上24例。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2~70岁,平均(44.82±11.18)岁;骨折部位为上肢10例,下肢20例,脊柱6例,其他4例;闭合性骨折30例,开放性骨折10例;交通事故伤25例,坠落或跌伤15例;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14例,高中及以上26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经临床会诊、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骨折创伤;在本院接受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年龄20~70岁;住院时间>1周;精神状态良好,具备正常的交流能力;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存在其他严重的骨折类型或因骨折导致其他器官病变;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有严重的躯体疾病;精神系统疾病;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术后存在严重的并发症,无法接受功能锻炼。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科护理。

①术前评估及健康教育: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评估心理-社会状况,根据其疾病认知程度、对治疗及预后的顾虑等进行健康教育,使其认识到护理对骨折愈合的重要性,以便积极配合护理干预。

②病情观察:术后加强监护,观察患处固定、肢体远端感觉、末梢血液循环等情况,出现感染、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③患处护理:保持患处皮肤干燥、清洁,做好保温护理,多询问患者感受,出现疼痛、麻木、皮温降低等问题应及时处理,抬高患肢并进行局部按摩,以避免出现血流灌注不足现象,减少组织缺血和损伤。

④外固定护理:行石膏或牵引外固定时,注意做好搬运、体位护理,保持有效固定和牵引,在可能发生压疮的部位放置气垫床、水垫等进行减压。

⑤疼痛护理:对于疼痛严重者,为其热敷、理疗以缓解疼痛;对于疼痛难以忍受者,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

⑥生活指导:鼓励患者开展力所能及的日常活动,指导其营养饮食,延长其晒太阳时间。

⑦术后功能锻炼指导: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指导家属协助患者积极进行功能锻炼,预防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发生,促进肢体功能康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疼痛管理结合心理护理。

①疼痛评估:鼓励患者及时、正确地表达疼痛,每日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估疼痛程度,>3~5分需加强注意,>5分需报告医师对症处理,采用物理或药物方式减轻疼痛。

②外界干预:确保病房环境舒适,调节为适宜的温湿度,播放舒缓音乐,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疗养环境,使其心情愉悦;在处理伤口、改变体位等操作时注意操作力度和稳定性,应用无痛或低痛护理,避免痛感增强;在患者睡前,护理人员需调节室内灯光光线,保持病房内安静,通过按摩、催眠音乐等帮助患者放松心情、快速入睡;告知患者日常活动幅度不可过大,指导其正确的咳嗽、翻身方法,尽可能减小活动幅度,避免伤口牵拉导致疼痛感增强。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对疼痛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疼痛控制方法、疼痛控制教育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1)。

2.2两组患者术前、术后5d的疼痛控制效果比较

术后5d,两组的PRI、VAS、PP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表2)。

3讨论

创伤骨科收治的患者是由于外力作用对患者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损伤,如四肢骨折、关节脱位、肌肉损伤、半月板损坏等,常见于坠落、交通事故、机械绞伤、重物砸伤等。创伤骨科具有病种多、病情复杂等特点,手术是创伤骨科患者常见治疗方法,效果显著,但患者在受伤后即产生较为强烈的疼痛,手术又属于创伤性操作,患者术后疼痛十分常见。术后疼痛可诱发一系列应激反应,给患者的身心造成负面影响,不仅让患者感到痛苦,还会让患者丧失治疗信心,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对术后康复造成一定不利影响,并可导致患者出现诸多不良情绪,不利于患者顺利治疗和预后,因此,加强创伤骨科患者的镇痛护理十分重要[4]。

疼痛护理管理模式使护理人员能够在原有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疼痛方面加以重视,制定完善的对策,采用疼痛护理管理帮助患者减轻疼痛[2]。我们在创伤骨科手术患者护理中应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评估患者的伤情和疼痛程度,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了解该病症的相关知识,让患者了解术后疼痛、康复期间疼痛属于正常现象,提高健康意识,促进患者能够正确对待疼痛,增强治疗信心。

同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积极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积极配合治疗康复。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帮助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减轻患者的疼痛。通过播放音乐及视频、与患者沟通聊天等方式,促进患者转移注意力,减轻疼痛感。

综上所述,对创伤骨科手术患者采取疼痛护理管理模式,能够通过健康教育、心理疏导、体位护理、药物治疗等方式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郑娟.舒适护理应用于小儿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和提升护理满意度的效果研究[J].中外医疗,2022,40(23):133135+139.

[2]萧艳玲.采用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动机性访谈教育对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作用[J].中外医疗,2022,40(17):131-13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