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的建筑工程设备管理模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4
/ 2

基于信息技术的建筑工程设备管理模式分析

高尚

370902197506301538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有着参与主体多元、规模大、组织调度相对复杂等特征,其工程项目的质量与效率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性。在当前建筑行业快速转型、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效率低、精细化程度差,逐渐难以满足建筑工程的建设要求。而信息化管理技术和手段的应用则能有效应对这些问题,通过有效地获取、处理、储存和传输各类建筑工程信息,显著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建筑工程;设备管理;模式分析

引言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的运用愈加频繁,已然发展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方式与手段。而信息化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的运用往往也影响着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效率的高低。故而,如何将信息化技术运用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之中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关注的重点。近年来,信息化技术也逐渐应用于建筑行业管理中,在提高建筑工程经济效益、控制工程造价、洞察潜在漏洞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信息化技术与建筑工程管理融合还存在诸多不足,亟须提升建筑工程行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1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优势

1.1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均需加强管理与成本控制,纯靠人力计算耗时耗力,很难系统全面地规划建筑工程资金。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建筑工程管理,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核算各施工环节的预算及成本投入情况,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信息化技术应用旨在根据工程项目进展情况,使人员调配及资源分配等更加合理高效,建筑工程项目进度得到保障,施工团队可以按质、按量、按时完成项目,从而提高了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1.2有利于洞察建筑工程的潜在漏洞

建筑工程项目需多个部门协同合作,借助信息化技术,相关部门可在第一时间处理各类问题。工程监理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负责编写项目监理规划,负责协调处理各专业监理业务,同时,还要主持监理工作会议及工地例会,常规工作量较大。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后,工程监理可以构建信息化系统,并将工程监理相关工作及时录入到信息库中,各部门可自主查阅并审核,进而弥补建筑工程管理漏洞,有助于建筑工程的正常运作。

2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面临的问题

2.1管理方式落后

目前,数字信息化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有效应用,其在建筑工程管理领域的运用能够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但是某些工程项目管理中依然在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并未认识到采用先进数字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从而限制了管理工作的开展效率。传统的管理方式往往需要投入较多的资源,管理成本较高,效果也不理想。

2.2信息化技术与配套设施问题

从信息化技术角度来看,主要体现为信息化配套设施、机制不完善,同时,工作队伍的专业技能水平不扎实。信息化技术的实际运用,必须首先考虑到配套设施和机制的完善程度,无论是数据分析、云计算、物联网,还是人工智能,信息化技术的有效运用,都离不开健全的数据收集、存储、处理和传输设施以及健全的工作机制。然而,现实情况是许多建筑工程项目受限于经济成本或施工现场环境,无法提供足够的信息化配套设施,不具备完善信息化管理机制,或者因交通运输或网络通信条件恶劣等因素影响,难以有效实施信息化管理,限制了信息化技术的全面应用。

2.3信息资源亟须整合

信息化技术虽对建筑工程管理起到了正向作用,但仍存在信息资源整合不到位的问题。从项目工程经济管理看,大部分经济管理人员具有实战经验,但缺乏信息知识储备。他们通常是以传统模式完成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虽采用了信息化技术也只是流于形式。部分经济管理人员认为,只要借助社交平台及时沟通,或是通过网络收发邮件,就能达到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在这样片面的认知下,建筑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浮于表面。经济管理人员既没有针对建筑工程项目各环节所需配备的资源做好统筹协调,也没有充分利用各项目分布的资源,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3基于数字信息化技术的建筑工程管理策略

3.1BIM技术的运用

BIM技术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首先,信息集成。结合数字信息建立3D模型数据库,在工程管理中可以直接从数据库中提取所需信息,利用数字信息模拟建筑物信息,从而解决以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不直观、不确定和不可控等。其次,工作关联性。建筑信息在模型建设和应用中相互关联,若某项内容改变,则其他内容也会变化,便于人员及时掌握情况,优化与调整管理内容。此外,可以将建筑信息高效地传递给技术人员,节省管理成本。再次,工作协同性。该技术可以为相关参建方建立同步工作的平台,便于和后期运营管理人员交流,实时掌握工程建设进度,促进相关管理目标的达成。最后,碰撞检查。基于建立的3D模型可以进行碰撞检查,及时发现不合理的地方并做出处理,优化管理效果。

3.2组建精通信息化技术的人才队伍

建筑工程项目负责人要提高对高素质人才队伍组建的重视程度,加强对现有经济管理人员的培训及指导,鼓励他们掌握信息化技术,并在建筑工程经济管理中熟练应用。与此同时,建筑企业也可以与相关高等院校进行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合作模式,为企业未来提供优质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才。此外,建筑工程项目经济管理人员也应改变传统认知,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技术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价值,努力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实现项目工程经济效益最优化。

3.3提升信息化应用程度的优化措施

工作队伍的信息技术素养直接影响信息化应用效果,因此,需要对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中涉及的各部分成员提供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同时提升其基础计算机操作技能和进阶软件应用技能,以及对信息化的了解和认知深度,以不断提高整体信息技术素养,潜移默化之中推进工作方式由传统方式向信息化方式转变。以工作流程调整和优化为信息化技术的融入提供基础。基于建筑工程管理单位实际,统筹考虑设计、施工、运维等每一个环节可能引入的信息化技术,并强调各个环节中信息化技术的高度延续性,实现全过程、一体化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4监测和控制工程进度

在工程建设初期,设计人员可以借助BIM技术完善工期计划,落细落实各项工程计划和时间安排,科学预估竣工时间。具体而言,BIM技术在监测和控制工程进度中的应用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实时传输数据。管理人员可利用BIM技术实时跟进工程进度,全面掌握工程进展情况。其次,建立预警机制。管理人员可在BIM模型中预设一些关键节点或关键工序,以及对应的里程碑日期。此后,BIM信息管理系统就会根据实时数据的变化自动计算出工程进度的“合理参数”。

结语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管理效果会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安全性、质量和成本等。为了提升管理工作的实效性,管理人员应与时俱进,加强数字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提升管理的智能化与信息化水平。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和5G技术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先进信息技术,已在一些项目管理中得到有效应用。在管理中融合数字信息化技术,还需要构建健全的融合标准,提升数字信息化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蔡田园.信息化在建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今日财富,2023(03):38-40.

[2]王远鑫,王振昊,邢济岐,等.现代数字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2(21):65-67.

[3]江进佳.新形势下推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探究[J].江西建材,2022(11):405-407.

[4]周魁灏.“互联网+”时代的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路径分析[J].中华建设,2023(05):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