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班级建设之活动育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4
/ 1

关于班级建设之活动育人

邹玲

砂子塘万境水岸小学  湖南 长沙 410000

班级建设是班主任的必修课,班级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需要用班级制度、班级文化、班级组织来进行处理和解决,好的班级建设会让学生们自主解决和消化一些矛盾冲突,甚至解决共同面对的班级任务、班级挑战、班级难题,然而不良的班级建设会激化矛盾,小事化大,甚至牵扯出家长之间的矛盾来。现在我就结合班级的亲身经验来谈谈班级建设的方法之一——活动育人。

集体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难忘的回忆,但它的组织工作、培育工作、调配工作相对来说也更复杂,要求组织者——教师付出许多的心血,有时间上的加班加点,也有精力上的冥思苦想。所以很多教师在面对这种任务的时候都是能推则推,但其实,这项费时费事的工作能让我们解决育人中许多的难题。

一、班级凝聚力问题。新接班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互相都不认识,彼此都很生疏,这样的人群环境,让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要保护自己,更因为它的年龄特性,对于身边的同学缺乏包容心,总是想要赢,想要得到表扬,受不得气,也受不得半点欺负,这时候,我们教师通常会被各种告状投诉包围,难以脱身。其实,这就是因为,班级在这时候还是一盘散沙,谈不上半点凝聚力,我们的学生之间也没有感情,无法对周围的人释放善意和包容。前不久,我就带领我的班级参加了一个队会课的展示活动,每个同学在其中都有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分工,每个角色都缺一不可,一个或几个角色表演完毕就需要下一个节目的负责同学紧紧跟上,这样一堂需要所有同学高度注视,鱼贯而接,前后有序的课,给学生带去的暗示是,我一个人做得丝毫不差,但如果有同学没有做好,这堂课就无法进行下去。我们要48个人每个人都按部就班地做好不同的时间点里不同的事,我们才能完成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所以,我们只有互相提醒、互相暗示、互相团结,才能完美呈现这堂课。经受了这样的心理熏陶,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彼此真心希望自己的同学好,自己的同学表现得越好他们越开心、越骄傲,这时候,他们已然是一种合作关系、亲密的战友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紧张的对手关系。这时候,凝聚力就油然而生了,当我们结束这堂课的时候,学生们都彼此互相望着,友善而欣喜。

二、学困生问题。我们无法避免的是,学习不是每个人都擅长的,有些孩子他们够努力,但仍然达不到理想的成绩,久而久之,在学习为主的课堂和生活中,这批孩子就容易被忽略,自我也会产生放弃的心理,甚至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很糟糕、可有可无的人。然而,活动,会关注每个学生的展示,只是分工不同,性格外向的去表演,沉静内敛的去协调,纪律严明的去整队,活泼好胜的去竞赛……每个人在活动中都根据自己的特性放大了他的优点、功用,让学优生学会用多方面的眼光去尊重学困生、发掘学困生,也让学困生重拾信心,重拾自尊心,赢得自己在同学中的一席地位,并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去引起同学和老师们的关注。避免因渴望关注而用调皮捣蛋、欺负同学、惹老师生气等极端方法。

三、缓和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互动。如果我们总从一个方面去看待、评价学生,我们往往会陷入一种偏执,而因为教师对学生评价体系的单一,学生在其中也会感到沮丧、失望,从而不对老师的重视、表扬抱有希望,这时候我们的集体活动就很好地让学生在教师面前展现不一样的自己,也让教师可以更多维地去评价学生、了解学生。在这次我们班级的队课中,平常有一个不爱说话学习也不见起色的孩子,在包粽子中表现了她灵活的动手能力和面对紧急情况不急不躁的应变能力,让老师们刮目相看,她或许不是一个工作上的强人,但可以想见,她肯定会成为家庭中贤妻良母的典范,这何尝不是一种优秀呢?还有一个同学,平时在学习上受到老师的否定比较多,每次看到老师眼神都是怯怯的,这一次非常完美地在队课中展示了他的分享能力和良好的待人接物能力,展示结束后,一次在路上碰到他,老远他就飞奔过来,非常灿烂地向老师问好。经过这次队课,不仅同学们在老师心中有了变化,老师在学生心中也在悄然变化着,有亲切、有亲密、有骄傲、有支持。

    集体活动对于班级建设的意义是重大的,对于当下的工作,或许是多余的工作,令我们身心俱疲,但从长远来看,它影响深远,在每个学生和老师心中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积极因素和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