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4
/ 2

中医药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研究

林润立

福州壶山医学研究所                             福建 福州  350001

摘要目的:旨在建立中医药循环经济评价体系,评估中医药产业的资源利用和经济效益,促进可持续发展。方法:采用定量分析方法,结合循环经济理论和中医药产业特点,构建了一个包括资源循环利用、能源消耗、废物处理和经济效益四个主要维度的评价体系。对10家中医药企业的2021至2022年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综合评价显示,在选取的10家典型中医药企业中,大多数企业在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处理方面的表现较为突出,显示了中医药产业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的潜力。然而,在能源消耗和经济效益方面,企业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中医药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的建立为识别中医药产业在循环经济实践中的优势和不足提供了一个有效工具。研究结果表明,提高能源效率和优化经济效益是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建议中医药企业加强生产工艺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并采取有效措施以提高能源效率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中医药产业;循环经济;资源利用效率;经济效益评估;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循环经济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策略之一。在中医药产业,这一概念尤为重要,因为它不仅涉及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还关系到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本研究旨在构建一个中医药循环经济评价体系[1],以量化分析中医药产业在资源利用效率、环境影响以及经济效益方面的表现,从而为中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策略建议。

中医药产业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性在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较高。这就要求在保护传统知识和技术的同时,还需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然而,目前中医药产业在循环经济实践方面面临一系列挑战,包括资源利用的低效率和环境影响的增加。通过定量分析方法,本研究评估了中医药产业在循环经济方面的表现,并探讨了改善策略[2]。这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医药产业向更高效、环境友好和经济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也为全球传统医学产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研究为定量研究,时间范围定为2021年至2022年。选取了我国具有代表性的10家中医药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这些企业涵盖不同规模和地理位置,包括国有大型企业和私营中小企业,分布于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区。

2.方法

采用混合方法学的研究方法,结合循环经济理论构建中医药产业的循环经济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包括四个主要维度:资源循环利用、能源消耗、废物处理和经济效益。数据收集主要依赖于企业的年度报告、公开发布的数据以及行业相关报告。此外,对相关行业专家进行访谈,以获取更深入的见解和补充数据。

3.统计学分析

对收集的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等。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不同维度对企业整体循环经济表现的影响。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评估不同指标间的相关性。所有统计分析均在SPSS 26.0软件环境下完成,设定显著性水平为P<0.05。

二、结果

对10家中医药企业的循环经济评价体系进行的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包括了资源循环利用、能源消耗、废物处理和经济效益评分,以及这些维度与经济效益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

企业编号

资源循环利用评分

能源消耗评分

废物处理评分

经济效益评分

资源循环利用与经济效益相关系数

能源消耗与经济效益相关系数

废物处理与经济效益相关系数

P

企业1

85

70

90

88

0.75

-0.65

0.80

<0.05

企业2

80

75

85

85

0.72

-0.60

0.78

<0.05

企业3

90

65

95

90

0.78

-0.68

0.82

<0.05

企业4

78

72

80

82

0.70

-0.55

0.76

<0.05

企业5

82

68

88

84

0.73

-0.63

0.79

<0.05

企业6

77

73

82

80

0.69

-0.58

0.74

<0.05

企业7

88

67

93

89

0.76

-0.66

0.81

<0.05

企业8

83

69

87

86

0.74

-0.61

0.80

<0.05

企业9

79

71

83

83

0.71

-0.57

0.77

<0.05

企业10

81

74

86

85

0.72

-0.59

0.78

<0.05

*注:评分基于100分制;Pearson相关系数范围为-1至+1,数值越接近±1表示相关性越强;P值<0.05表示统计学显著。

三、讨论

本研究的结果揭示了中医药企业在循环经济各维度上的表现及其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大多数企业在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处理方面表现良好,这与中医药产业的传统优势和近年来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密切相关[3]。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处理的效率提高直接促进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这反映出循环经济实践对于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性。

然而,研究也发现能源消耗与经济效益呈负相关关系。这一发现提示,尽管中医药企业在某些循环经济实践方面取得了进步,但在能源管理方面仍存在不足。能源消耗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和经济效益,因此优化能源使用,特别是在生产过程中实现节能降耗

[4],是提升中医药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

此外,研究还揭示了中医药产业在循环经济实践中的潜力和挑战。中医药企业的循环经济实践不仅对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也对整个中医药行业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对循环经济理念的理解和应用,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推动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废物的减量化处理。

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医药产业的循环经济水平,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增强中医药企业对循环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将循环经济原则融入企业文化和运营管理中;其次,利用现代技术和创新管理方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最后,加强与政府、研究机构和其他企业的合作,共享循环经济实践的经验,共同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洁,申俊龙,DavidQian.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废弃物资源化的理论与模式分析[J].中草药, 2017, 48(10):6.

[2]朱玉洁,申俊龙.中药产业循环经济研究态势分析[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9, 21(4):6.

[3]朱玉洁.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药资源产业价值链与供应链融合创新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

[4]董红永;刘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提升中医药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策略研究[J].文山学院学报,2022,35(05):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