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方式和活动形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4
/ 2

浅议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方式和活动形式

段洁茹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汉王镇文化站  江苏徐州  221149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质量的逐渐提升,群众文化活动形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设群众文化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全面整体文化素质,促进社会文化发展。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高质量的化精神活动已经成为了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人们生活主题也展现出以文化活动为主。所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道路。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组织方式;活动形式

前言:随着近些年人们物质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对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群众文化是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群众的文化生活中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向群众弘扬文化内涵,能够推动全民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群众文化活动特点及重要性

集中和分散是现阶段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特点,全面了解和掌握文化活动特点对组织开展文化活动,满足人们精神需求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群众文化活动主要分为三种,从活动地点来看,主要集中在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从参与人数上来看,群众文化活动主要以群体参与为主,但也存在个体参与的活动形式。从活动项目上来看,人民群众主要依照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和区分不同类型的活动项目,也存在不同兴趣爱好的群众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参与同一项活动项目。

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是以提升群众综合素质、生活质量以及群众文化建设为宗旨,通过综合与利用多种活动资源,利用多元化的文化形式促进全民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储备人才。开展文化活动,不仅能够丰富群众的日常生活、提高身体素质、开阔视野、丰富精神世界,同时还能够促进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

二、现阶段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现状

(一)文化活动群众参与热情低

虽然近些年各地区有关部门意识到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性,并组织开展了多种文化活动,但参与活动的群众数量并不是非常的多,特别是年轻人参与的人数更少。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首先,群众文化的组织者对文化活动理解较为片面和浅显,在活动策划和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都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导致许多活动形式都只是流于表面,没有深刻的内涵。其次,组织群众活动的相关工作人员并没有秉持群众自愿参与的基本原则,而是通过强制要求的方式让人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进而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群众长时间处于这种被动的状态下,也会对参与文化活动产生抵触心理。进而影响了整个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质量和效率。

(二)活动缺少创新性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精神文化追求的标准越来越高,但现阶段一些群众文化的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为单一和古板,无法吸引大部分群众的关注度,同时也无法满足人们群众的精神需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群众文化活动形式主要以唱歌、广场舞为主,形式较为单一,而且活动中也缺少附有文化底蕴的文化作品,另外,活动的创新度也不够,使得群众文化生活水平整体呈现较低的水平,活动规模也较小,层次较低。

(三)文化活动缺少相关配置

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都没有专门的场地,同时也缺少相应的硬件设备,有一些地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所使用的设备也较为落后,不符合新时代发展需要。并且,开展文化活动的工作人员在策划和设计方案方面缺乏专业人才,活动形式陈旧,缺乏趣味性。群众文化活动中缺少专业创作人员和业演出队伍,这些都是导致在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缺少群众基础的原因。

三、开展和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的策略

(一)提升群众参与热情

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要要意识到,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主题是群众,而不是工作人员自己,所以要提高对群众的引导,达到群众自觉、主动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目的,当群众发现在参与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自身得到发展,精神得到愉悦才愿意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文化活动当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全面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活动开展形式、开展内容都要以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通过贴近群众日常活的文化活动形式,才能够使得群众更加主动的参与到文化活动当中,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群众不断提升对自身的认识、增加对自身的了解,相关工作人员通过提升群众主动意识调动群众的参与热情,进而形成全新的群众文化活动模式。

(二)创新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

若想要推动群众文化活动快速发展,相关工作人员就应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对活动的形式和活动内容都要进行积极的创新。首先,可以以传统节假日为主题,相关工作人员要全面利用我国传统节日中浓厚的文化内涵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准确抓住群众怀旧的心理状态,开展踏青、登高、包粽子竞赛等活动形式,或者引导和鼓励群众积极参加“阅读打卡100天”全民阅读活动、“我为家乡代言”短视频大赛等活动,用来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当中。其次,相关工作人员应积极使用信息化技术创新和改造传统化产业,达到互联网化的目标,通过电子书籍、互联网电视、网络短视频等手段推动新群众文化形态的产生,对于创作网络群众文化作品应积极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鼓励,数字娱乐也是新时代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一种表现形式,能够快速推动新型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三)重视人才培养

各地方政府要意识到群众文化活动对于社会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在资金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全面制定和完善有关群众文化活动的相关制度,针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场地和设备都要有基础的资金支持,同时重视相关人才的培养和专业队伍建设,提升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各单位也要视文化伍的建设,多为年轻的专业人才提供培养机会和施展才华的空间,丰富和补充群众文化专业的人才储备。

(四)分散活动和集中活动同步进行

新时代群众相较以往对文化已经有了不同的需求,文化活动的主体要求更加有个性化,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已经从以往以文化馆、社区(村)组织为主转变为群众自发开展。从现阶段的群众文化活动情况来看,相关部门应增加对当地群众文化活动的考察,积极与群众沟通,相互交流文化活动经验,促进角色转变,将群众推动到文化活动当中的主导地位,对群众自发性分散的活动进行科学的引导和组织,促进文化分散活动的积极性和健康性。在群众开展分散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各部门单位也要积极履行自身的工作责任,定期开展一些高质量、高能量的集中性文化活动,为群众分散性的文化活动提供交流的平台和展现自己的机会。基于群众文化新形式未普及的背景下,各级单位应积极组织开展集中文化活动,同时,要全面开展宣传和推广工作,提升群众文化活动质量。宣传是推广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方法,增加与外界的交流和沟通。群众文化活动相较于高层次的文化交流活动,大部分人忽略了它的价值和意义。随着近些年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文化产业中各种群众文化形态也面临着改变,所以重视宣传推广工作是必然手段。

结语:综上所述,群众文化是从群众中来的,所以也要到群众中去。新时代发展过程中各级文化部门都应结合当地文化特点,在政府的支持下,做好充足的准备,积极设计和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政府部门要给予资金、场地和设备的支持。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和活动内容提升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并提升文化活动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全面发挥组织的价值,保证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进行,进而达到构建和谐社会风气和社会文化的目的。群众许多根本利益都会受到群众文化活动的影响和制约,所以提升群众文化活动质量仍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基于新形势的影响下,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应积极采取相关策略,推动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提升群众参与热情。

参考文献:

[1]李贵典.新时代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有效途径[J].民族音乐,2023(04):106-108.

[2]蔡婧.浅谈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和开展[J].中国民族博览,2023(14):101-103.

[3]叶美珍.关于新形式下组织与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6(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