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4
/ 2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思考

陈童辉

揭阳市榕城区梅云街道办事处梅畔小学   522000

摘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社会发展迅速,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社会各部门都越来越注重人才的道德素养。小学生处在从孩童时代到青年时期的过渡关键时期,他们的自我认识迅速发展。在这个阶段实施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意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本篇文章的重点是为新时代背景下的小学道德教育战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小学德育;路径思考

前言:在当下的教育时代背景下,过多的家长和教师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忽略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德育工作的教导,特别是面临着新时代的改革,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尤为重要,如何把德育工作深入到学生的学习中,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是管理工作的重点。教师更多地要把核心价值观与德育关系层层深入到教学中,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让学生健康发展。

一、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管理的重要性
      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学习和生活需求,可以将德育管理工作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围绕课程内容当中的德育知识进行有效讲解;其次,便是在校园生活当中对学生行为习惯、行为举止进行规范。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想促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则需要在学科教学基础之上,进一步帮助学生提高其综合实践能力。在进行课程内容讲授的同时,也应当相应与德育知识相契合,在潜移默化之中帮助学生开展德育管理工作。除此之外,教师也需要在组织学生开展校园活动以及教学活动中进行正确的引导,这样一来,有助于学生了解更多的社会常识及道德规范,并且又能够结合实践活动环节规范自身的行为习惯。在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优化小学德育管理工作,有助于改善课程教学效果的同时,又能够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基础,促进校园活动得以丰富,利用实践过程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

二、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问题

(一)德育管理内容模糊不清
        在新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德育管理,然而,也有一小部分学校仍旧归于形式化,或是没有认识到德育管理的重要性。由于对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便会造成学校整体的德育管理内容模糊不清,只是一味地帮助学生掌握更多文化知识以及理论内容,从而忽视了德育管理以及实践活动的融合。这样一来,便会造成整体的德育管理计划有所缺失,德育管理内容不清晰,对于学生能力及素质的培养而言,也难以真正起到正向推动效果。
        (二)缺乏专业德育管理人员
        在小学阶段开展的德育管理工作中,大部分任课教师能结合教授内容,将相关的德育知识融入其中。然而,由于部分任课教师没有受到专业知识的培训,难以在授课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带入德育内容,难以起到最佳的效果。在一些学校当中,虽然具备一定的德育管理人员,却也会由于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存在的差异性,便难以对整体的德育管理效果产生积极影响。除此之外,德育管理人员自身的文化水平以及日常的行为举止等多样因素,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三、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的有效路径思考

(一)筑牢德育阵地,优化学校教育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对于新时期的小学德育教育来说,能否开展具有高质量、高成效的小学德育工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综合能力以及师德师风水平,因此,必须要做好德育工作队伍的优化建设,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形象作用,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很容易对周边人的言行、举止进行模仿,而教师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长辈之一,更是学生模仿的对象,这就需要教师能够为学生树立效仿的标杆形象。小学德育工作者应当加强学习,掌握更加丰富多样的德育工作技巧,尤其要学会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开展具有数字化、现代化特征的小学德育教育工作。除此之外,还需要注重对个人日常行为举止的约束与管理,不做有违思想道德的事情,用自己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对小学生产生正面的引导与影响,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加强校风班风建设

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教师要突出“人本理论”的核心思想观念,立足于学生实际,开展更具针对性的德育工作。为此,教师需要做好“校风”、“班风”建设,在校园内、班级内营造优质的德育工作氛围,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让德育教育能够真正走进学生内心深处,确保德育教育可以在学生内心“生根发芽”,再通过师生的“抚育”,使学生的思想品格“长成参天大树”。例如,可以在校园内定期组织“文化交流活动”,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文化自信;可以在“劳动节”、“建党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组织开展相对应的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爱劳动、爱党、爱国的良好行为意识。除了以学校活动为载体,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也可以通过组织班级小型专题活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比如,可以在班级内开展“演讲比赛”、“文艺汇演”等形式活动,让学生可以接受更加细致、全面的德育教育。

(二)把握德育教育过程中的契机,有效渗透德育思想

在小学德育工作中,要引导学生联系到自身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对于各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究,挖掘其中的德育教育思想,把握德育教育的契机,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德育教育和浸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把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有效联系起来,尽可能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的相关内容,以此获得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和出发点,使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拓展,让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具备应有的发散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真正意义上实现育德于教。教师要针对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捕捉和升华,并设计出具有特色性的课堂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实际的听讲过程中,把自身的德育思想进一步升华。

例如,对汉字“愧”进行讲解的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怎么写,同时也要利用更生动形象的方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针对这个字的故事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心”中有“鬼”,所以才会愧疚。“值”,正“直”做“人”,而正直也正是人一生所追求的价值,通过这样的讲解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提升,同时引导学生做一个正直的,问心无愧的人。在汉字讲解过程中要进一步凸显汉字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突出“校社”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教师需要给学生充足社会实践的机会,不能让学生的德育知识与技能学习停留在书本层面,而是要通过大量的实践与体会,增强学生的感悟与理解,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印象,还能降低教师的德育工作压力。为此,需要突出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让学校和社会形成合力,在给学生带来更加丰富德育教育资源的同时,进一步充实小学德育教育力量。

为此,教师可以定期带领学生到辖区内的敬老院、孤儿院等场所,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实现对学生奉献精神以及互帮互助精神意识的培养;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到当地的红色教育基地、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着重围绕“红色精神”、“红色文化”开展主题式德育教育活动,进而培养学生的革命精神、红色意志、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

结语:当前,我国小学德育工作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也面临着一定的机遇与挑战。教师要关注到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提高的重要性,高度重视德育工作,根据现存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对小学德育工作的模式进行创新,通过实践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推动小学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并走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徐小燕.以生为本,润物无声——新时期小学德育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上),2019(06):34-35.

[2]翟锦锡.基于现代教育视角下的小学德育管理对策探究[J].考试周刊,2020(68):17-18.

[3]钟杜燕.新时代小学德育教育初探[J].读与写,2021,18(28):45-46.